高手與普通人區別在哪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那麼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怎樣成為一個高手呢?

一、思考模式不同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在於他的思考模式的不同。不一樣的思考模式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思考是世界上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大凡成功者都是善於思考的人。IBM公司總裁辦公桌上寫著“思考”二字,比爾·蓋茨每年有2個禮拜的閉關思考時間。一個人的思考品質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假如你改善思考品質,不論在哪種環境中,都能改善生活品質,你只要認為自己是哪種人就會變成哪種人。

高手與普通人區別在哪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我們一般都生活在一種習慣裡,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常常習慣於過去的思維方式。思維定勢了,心路就狹窄。其實,只要你把自已的心徑擴大1毫米,你就會看到生活中任何變化都有它積極的一面,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二、對事物的瞭解程度不同

普通人看事情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外在現象,而高手往往看到的是內在本質。

普通人對尋常事物往往視而不見,而高手往往能一葉知秋,這是知識儲備,洞察力和思維方式的巨大差別。

我想很多人都不曾真正瞭解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未曾真正瞭解過我們周圍的人,更未能深入思考一些事情,一些熱點。

而高手們則往往能撥開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比如對於同樣一件事物,普通人看到的是表面的10%,或者是別人說什麼他們就認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思考;厲害一點的能夠看到30%-70%的表層和內在原因,並且他們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

而高手能夠看到80%以上的內在原因,並且會歸納演繹推導出一系列的後續發展,更有甚者可以觸類旁通,由此打破對其他事物的思考。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從而啟發他發現萬有引力這一事例了。

通過這一小小的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居然能夠啟發牛頓發現著名的萬有引力,並且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的歷史。

要成為高手,除了知識的累積,更要培養洞察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三、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著名硅谷風險投資人吳軍博士認為,與其他外部資源或者個人因素相比,個人的成就首先取決於“見識”。 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你的見識。

高手與普通人區別在哪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吳軍用一條河來形容人生,河有三個維度,長度、寬度和深度,最後你對世界的影響力就是體積,體積越大影響力越大。一個有見識的人,一定是一個擁有人生智慧的人,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們能夠在生活和命運的打擊下站起來,找到更好的辦法,堅持前行。

不可否認,從一生下來,人與人之間就是有差距的,智力、環境、社會資源都不同。假設社會的金字塔共有100層,你一生下來就處在第99層,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我是花了不少時間才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的。

認識到這一點後,下一步就是怎麼才能實現層級的上升。你還要認識到,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就有回報,因為你上層的人也在努力,而且比你階層高很多的人稍微一努力就能輕鬆趕超你。社會不欠誰什麼,光努力還不夠,還要比你上幾層的人更努力才有突破這個階層的可能。

四、對新生事物的態度不同

1903年12月17號,萊特兄弟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有動力,可操作的持續飛機飛行,這架飛機飛行了約260米,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飛機試飛,是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但是這次試飛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歐洲國家甚至普遍對此感到難以置信,美國公眾普遍對製造飛機進行了攻擊,認為浪費了納稅人的錢,這使得萊特兄弟舉步維艱。

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後,萊特兄弟決定把研製工作繼續下去,他們堅信,遲早有一天他們的成果會得到公正的評價。

歷史也沒有辜負他們的認真和努力,萊特兄弟作為飛機的發明者永載史冊。

火車的發明也是如此。1810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了火車,當時的火車很小又笨重遲緩,遠遠比不上同時代的馬車。當時有人騎馬和火車賽跑,譏笑火車太慢,這項新事物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

但是斯蒂芬森並沒有氣餒,繼續研究火車,十五年之後的1825年9月27日,當第一列由斯蒂芬森設計的機車牽引的列車運載450名旅客,以24千米/小時的速度從達靈頓駛到斯托克時,受到無數人的歡迎,鐵路運輸事業就從此誕生了。

放下懷疑和偏見,擁抱改變,是普通人與高手的另一區別。

若是想成為高手,就要改變原有的觀念,擁抱新的事物,擁抱新的時代。

高手與普通人區別在哪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五、做事情的極致程度不同

做事情的極致程度不同,決定了你是否能完成技能和經驗的累積,實現自身水平的跨越。

極致是指高水平的大量重複做某一件事情,直到實現自己水平的突破。

這有很重要的兩點,一個是高水平,第二個是大量。

大多數人做事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複,結果為日復一日的重複簡單勞動,而高水平的重複是指在總結自己和前人的經驗上,每一次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

問問自己,每一次做同樣事情的時候跟前面一次比是否有所進步。

不要用你的感覺,而是要用文字、數據、圖片、視頻、語音等真實地記錄下過程中點滴,並且反覆檢討思考得出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收穫,然後再開始下一次的重複。

這就是覆盤和踐行的意義所在。

高手與普通人區別在哪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大量則是指長時間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練習,它考驗的是你的專注和堅持。

如同寫作一樣,有的人寫了幾天,覺得沒什麼收穫就放棄了,有些人可以堅持兩三個月,有些人可以堅持一年半載,但是要在這個領域真正取得一些成果的,沒有幾年以上的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發明青蒿素的屠呦呦先生,在她舉世矚目的成績背後,是50餘年默默無聞的鑽研和無數次的失敗。

摩西奶奶在76歲拿起畫筆之前,她只是這個世界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80歲時她在紐約舉行了個人畫展,94歲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100歲時,紐約州將她生日那天,命名成“Grandma Moses Day”。

對於繪畫,摩西奶奶有強大的興趣與動力,在繪畫創作的日子中,她常常是孜孜不倦,並積極向別人請教學習,在二十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創造了1000多幅作品。

要成為高手,即使天資聰穎,也需要長時間大量的刻意練習才能夠達到頂尖水平。

普通人也一樣,要想成為高手,就要把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做到極致,因為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也可能是你的天命所歸。

因此,成為高手,就是把你最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成為頂尖高手,就是把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