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朋友小林最近跟我吐槽:最近跟家裡相處不太好,甚至產生了離家出走的衝動。

細問之下才發現,家裡之所以總是三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根源在於大家都想控制彼此。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究竟為什麼家裡會頻繁發生爭吵呢?

熱播劇《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就是因為媽媽強行干涉她的意願和選擇,失眠近一個月後,離家出走,準備跳海,結束自己的生命。

媽媽哭著問她: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呀?喬英子在海邊聲嘶力竭地大喊著: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控制慾,不僅讓孩子想從這份關係中逃離,甚至想從這個世界逃離。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小孩不按照父母的意願好好學習,父母要生氣。父母不按照孩子想要的方式來愛自己,孩子要生氣。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在這種想要控制別人,而又無法控制別人的過程中,常常戰火紛紛。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來行動。當別人的行為與自己的想法相違背的時候,就想強行去改變他人。然而,他人又是很難被改變的。

因此,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就陷入了惡性循環,導致衝突和爭吵頻繁發生。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如何才能維持與他人的良好關係,接納自我與他人呢?

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只有放棄控制他人,才能讓關係變得緩和,朝良好的方向發展。

①認清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這一事實。改變想要控制他人的這一想法,就是自我改變的第一步。

格拉瑟在《選擇療法》中表明,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他人是我們所無法控制的。我們需要接受這一事實,接納這種挫敗。

認清我們想要改變他人這個行為是徒勞的。這時候,只有試著減少對對方的控制,才能讓關係變得緩和。

②在親密關係的相處中,我們容易遺忘的一個真相就是,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混淆心理邊界。國與國之間越界,就會衝突不斷。人與人之間,如果心理越界,在相處中也會衝突不斷。

為了緩和關係,我們應該停止強迫,控制,操縱,責備等有損關係的行為。只有多關懷,傾聽,支持,鼓勵,信任和接納,才能夠讓關係朝著良性的方向去發展。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學會接納有瑕疵的自己,也學會接納有瑕疵的他人。正是這些缺點,才讓人類變得更加真實。

我們評價和要求他人的時候,往往忘了,我們自身也不夠完美。

只有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放棄對自己的苛責,我們也才有能力去接納不完美的他人。減少對他人的苛責,代之以欣賞和鼓勵,關係才不會再緊張中變得失控。

霍克在《戰勝評價遊戲:超越自愛,超越自尊》一書中說:如果你希望避免那種缺乏自我認可,自我尊重和自我價值的自卑感,擺脫這種困境,你只需要使用一種技巧,即永遠不對自己或者其他人作出評價。

霍克接著說:如果你不能改變缺點,那就接納擁有缺點的自己吧。

不對自己或他人做出評價,接納自己和他人的缺點,接納擁有缺點的自己和他人,才能走出與自我相處的困境,以及與他人相處的困境。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④多看看名人接納自我接納他人的事例,利用榜樣力量來激勵自己。

愛比克泰德是古時候著名的哲學家。身為羅馬奴隸的他,戴著腳鏈,事先提醒主人,不要拉緊自己的腳鏈,以免弄斷他的腿,然而主人並沒有聽進去,然後拉緊了腳鏈,結果弄斷了愛比克泰德的腿。愛比克泰德當時並沒有憤懣,反而很平靜地說:“看,我沒說錯吧,你弄斷了我的腿。”

愛比克泰德的主人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打動,決定釋放他。後來,愛比克泰德成為了羅馬斯多葛哲學的一位先驅。

愛比克泰德進行了事先提醒,然而他的主人並沒有按照他的意志行動,由此產生了嚴重的後果。即便如此,愛比克泰德也沒有因為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而生氣,怨恨,憤怒。他只是平靜的接納了萬事萬物有權力不按照他的意願發展這一事實。

心理邊界的越界才是衝突的根源: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當我們與家人爭吵,對對方要求苛刻的時候,不妨停下來反思:一個人再不好也是有優點的,一個人再好也是有缺點的。不管你面對的是怎樣的人,都要問問自己,這種態度值得嗎?如果你認為不值得,就分析一下不值得的原因,看清楚這種態度對關係的破壞性,理清楚為什麼這樣是弊大於利。

如果發生了爭吵,這時候可以運用各種方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比如冥想和瑜伽,以及其他的方式。只要能讓自己冷靜下來,都可以去嘗試,讓自己放鬆身體,放空大腦,迴歸平靜,調整好心態後再去理清這次衝突的癥結所在。

著名的婚姻問題專家愛默生.艾格里奇博士,在30多年的工作中,發現了經營家庭和婚姻的真諦:愛與尊重。

最好的家庭狀態,就是給予彼此愛和尊重。

總之,放下對錯,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才能讓關係向良性的方向發展。爭了對錯,輸了關係。關係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