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部值得全家觀看的好電影

《八佰》:一部值得全家觀看的好電影


雖然沒有通過大屏幕觀看電影《八佰》,但依然不影響這部電影在我心目中作為近年來愛國電影的巔峰之作,尤其是在故事人物塑造中通過士兵個人成長、群體成長以及感染影響中國人,喚醒農民、賭徒、商人、學生等全民族團結凝聚不屈的靈魂和多層次豐富飽滿的精神內核。

電影故事線清晰,編劇和導演明暗安排幾條故事線,層次感強,敘事飽滿,主題明確。電影開始的視角從張譯、姜武、王千源、魏晨等幾個沒有戰鬥經驗,臨時拼湊的地方民兵,第一次直面戰爭,從不敢開槍,懼怕死亡,多次想逃走,躲避戰爭,到最後被集體愛國護家精神感染,魏晨護旗犧牲,姜武一人引敵人火力點,王千源主動衝鋒,捨命保護戰友撤退,為民族大義犧牲,既是人物成長,也是民族精神從渙散和觀望到凝聚的真實寫照,既是人物角色的自我成長,也是在關係民族存亡之際,國人的自我救贖,這條故事線具有高度的完整性,既具有人物心理變化細節描寫,兼具宏大的政治格局提升。

蘇州河兩岸人物情緒、立場變化也是一條精彩的故事線。故事設定很巧妙,當然通過查閱背景資料,這場戰爭的史實也大致如此。淞滬會戰開始後,國軍施行綏靖政策,消極抗戰,主要寄希望於國際社會“主持公道”,希望英美和日本條約拯救,戰局甚至可以用一敗塗地形容,堅守四行倉庫成為顯示國軍抗敵和贏得國際支持窗口最佳選擇。戰爭初期,守軍自知抵抗只是幾日,又有充足糧食、醫療物資、武器裝備,關鍵是決定影響英法列強租借安危的儲氣庫作為天然屏障,日軍無法使用重武器,這場戰爭勝負的更多傾向於雙方意志較量。但國軍一貫的表現和敵我力量的懸殊,讓河對岸國民對這場戰爭的結局毫無信心,外化表現就是對戰爭的淡漠,好似與己無關,不管是過程還是結果,租借區的外國人則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賭資。租借內賭場、舞廳、茶館、包括、戲班,舞照跳,歌照唱,燈紅酒綠,一起照舊。但不能迴避的是,國軍和日軍慘烈的戰鬥就呈現在河對面,戰局也不可能不影響著居住娛樂之英法租借各類人眼前。隨著戰局推進,從日軍三小時拿下陣地到堅守四天,國軍頑強狙擊。隨國軍不放棄一寸陣地,誓保祖國山河的頑強戰鬥,租借內賭徒、商人、戲子、記者、學生,甚至是性工作者、外國軍人等各色對戰爭的態度逐漸變化。從漠然,譏笑,戲謔,到尊敬,致敬,捐款捐物,不自覺參與,潛意識愛國主義被逐漸喚醒,情緒跌宕起伏,把控到位,一切順其自然。

電影源於現實,但又高於生活。電影色調偏於灰暗,隱喻時局,符合時代背景,但又設置了並不現實,頗具浪漫主義風格的白馬,孕育希望。從戰爭即將打響,白馬逃脫,後自己返回戰場,又成為團長謝晉元坐騎,威風凜凜,從氣勢上壓和其談判日軍首領一頭,營造了一個典型中國特色的浪漫,騎白馬,神似長山趙子龍式的英雄。同時,影片還設置了童子軍參戰、女學生遊過河送國軍旗幟、樓頂護旗、捨身自爆等橋段,賺足不少眼淚,在感受戰爭殘酷、革命不易的同時,又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八佰》雖然敘述的主角是國軍,但此時國共一起抗日,都是護佑祖國和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流淌著愛國護國的血液,值得紀念和尊敬。從影片本身來說,剪接明快,節奏經湊,特效逼真,不失為一部高分的主旋律大片,值得全家一起觀看的佳作,也是導演管虎最新代表力作。


《八佰》:一部值得全家觀看的好電影


《八佰》:一部值得全家觀看的好電影


《八佰》:一部值得全家觀看的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