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李廣利在漢武帝中後期開始逐漸走上仕途,因為他的妹妹是漢武帝的寵妃,於是他的身價也隨著水漲船高,最後更被封為“貳師將軍”,在衛青和霍去病先後去世之後,李廣利更擔任起漢朝向外攻擊匈奴的重任。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李廣利

按道理有個妹妹在皇帝身邊當貴妃,這位李貴妃還生下了個兒子,被封為昌邑哀王,李廣利可以說是屁股穩穩當當坐在自己將軍的位置上,然而在公元前90年,也就是漢武帝當皇帝的第50個年頭,這位漢朝大將軍,竟然拋棄一切,在前線投降了匈奴,最終又被匈奴殺害。

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老來糊塗信巫蠱,漢武自毀子孫基

事情先要從漢武帝晚年的嗜好說起。《漢書.武五子傳》這樣寫道:

是時,上春秋高,意多所惡,以為左右皆為蠱道祝詛,窮治其事。

凡是跟巫蠱有牽連到的人,沒有不受到嚴懲的,甚至要窮究根底,一直到挖不出別的參與者為止。在此之前,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衛伉都因為受到巫蠱的牽連,先後被下獄刑訊,最終身死。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漢武帝

原來衛皇后生了太子劉據,而衛皇后的姐姐嫁給了公孫賀,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竟然是太子的表兄弟。仗著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兒子,太子的表兄弟,這位公孫敬聲無惡不作,不但生活上驕奢淫逸,而且行為上不遵紀守法,還擅自挪用軍隊軍費開支,被檢查出來後關進了監獄。

公孫賀這個著急呀,他想盡辦法去幫自己的兒子逃脫牢獄之災。這時候剛好漢武帝下令追捕一名在逃的“大俠”朱安世。於是公孫賀主動請纓承擔了這項工作,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朱安世抓捕回來了,似乎他的兒子也終於可以得脫樊籠,重獲自由。沒想到這位朱大俠有一項本事,就是說假話騙人,在監獄裡沒事幹就寫了封誣告信,說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跟陽石公主私通,父子兩個還私下裡在甘泉馳道埋下人偶,詛咒漢武帝趕緊死掉。這可犯了漢武帝的忌諱,於是毫不猶豫把公孫賀父子還有受到牽連的陽石、諸邑公主、衛皇后的兄弟衛伉抓了起來,一起殺掉了事。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公孫賀

諸邑公主和衛伉被抓起來、公孫賀父子被針對,似乎已經有了一種陰謀的味道,一切權力的爭鬥,指向權力的核心:皇位。而衛皇后這時候多已經不得寵了,她的外援衛青和霍去病也早已不在,只剩下了姐夫公孫賀、一個不成氣候的弟弟衛伉以及三個女兒。

外戚的重要性

外戚是什麼呢?外戚其實就是皇帝媳婦孃家的人,這些人在自己家裡有人當了皇后或者妃子後,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而外戚顯然對於政治格局有著很大的影響。《史記.鄭世家》記載:

鄭莊公三十八年,北戎伐齊,齊使求救,鄭遣太子忽將兵救齊。齊釐公欲妻之,忽謝曰:“我小國,非齊敵也。”時祭仲與俱,勸使取之,曰:“君多內寵,太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

後來鄭莊公之後,鄭國太子無外戚支援,沒有當上鄭伯,鄭國也陷入相當一段時間的混亂,導致鄭莊公打下的基礎毀於一旦。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鄭莊公

太子據也面臨著這樣的局面,作為衛皇后的兒子,漢武帝的太子,此時衛青已經去世了十多年,朝堂上下重新洗牌已經洗了好幾輪,太子孃家親戚沒有什麼成才的,太子位置也漸漸孤立。而漢武帝在這段時間,先後寵幸趙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然後又寵幸尹婕妤、鉤弋夫人,難免生了兒子,互相之間有所權謀,連太子和衛皇后都不免擔心位置不保,還是漢武帝看透了這一點,曾經予以安慰才暫時平息了這一切。而漢武帝的眾多子女中,恰恰其中一位皇子,便是李廣利大將軍的外甥了。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太子劉據

不過李將軍此時還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直到江充陷害了太子和衛皇后之後。

時間過得很快,公孫賀的事情才剛剛結束,漢武帝此時已經67歲高齡了,因為生病,選擇到長安北邊的甘泉宮度假修養,國政大事已經委任了太子掌管。但是江充不爽了。

江充有著很強的危機意識。曾經因為太子的信使在只有皇帝才能馳騁的馳道上縱馬,便向皇帝打了報告,信使被殺,而太子也因此對江充懷恨在心。江充此時權力很大,可是漢武帝終究漸漸老去,總有一天政權要交到太子手上,到那時勢必自己落不了好,於是江充鋌而走險,藉著漢武帝在甘泉宮而且篤信巫蠱的機會,帶著漢武帝派遣給自己的幾員大臣,一起搞起了謀害太子的勾當。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江充

他們在整個皇城到處挖,連皇帝座椅的地基都不放過,這一天挖到太子的東宮,竟然一下子挖出了一個小人偶人偶身上還插著針,江充馬上準備向漢武帝彙報。

按照巫蠱事件之前興起的血雨腥風,凡是攻擊到漢武帝本人的這種行為,即便貴為公主也不能身免。太子據不由擔心起來,找了自己的師父商量之後,決定趁著消息還沒有傳遞出去,發兵以江充謀害漢武帝為名,抓捕殺掉江充。

可惜太子做事終究有失穩妥,最重要的是江充當時權力確實大,很多大臣都與他勾連,而掌握兵馬的一位大臣恰在其中,太子無奈發動幾百東宮人馬前去抓捕江充,雖然江充被殺,可是依然有江充黨羽跑掉了,到了漢武帝跟前一陣哭訴,太子謀反罪名成立。

漢武帝一怒之下讓丞相帶兵攻打太子。而太子那裡是對手,結果落荒而逃,到自己過去的一位朋友家躲了起來。最終又被搜不到,只好選擇自殺。從此衛皇后以及其黨羽徹底被掃除乾淨了。與公孫賀被抓,似乎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間隔。

失去太子的漢武帝,雖然依然風平浪靜,但是暗中湧起的潮流是他不知道的,這中間就有李廣利。

李廣利是誰,李廣利可是外戚啊,他的外甥昌邑王劉髆可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太子死了,剩下的幾個皇子都有機會當太子。而作為當朝掌握最大兵權的將軍,李廣利無疑能夠算得上一條大粗腿。即便昌邑王自己沒有什麼當皇帝的想法,這些久在政壇混搭的老油條們可要好好為自己的權力穩固做做打算。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劉屈氂

於是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勾結到了一起暗中商量扶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

其明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出擊匈奴,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與廣利辭決。廣利曰:“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屈氂許諾。——《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正傳》

在那個時候,豈止是李廣利這些大臣們心中有所異動,連那些皇子們都坐不住了:

武帝末,戾太子敗,燕王旦、廣陵王胥行驕,後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為太子,年八歲。——《漢書.昭帝紀》

及衛太子敗,齊懷王又薨,旦自以次第當立,上書求入宿衛。上怒,下其使獄。

胥壯大,好倡樂逸遊,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動作無法度,故終不得為漢嗣。

——《漢書.武五子傳》

燕王旦在太子據和齊王先後去世後,似乎理所當然最有希望當太子了,可惜他行為過於驕狂,意圖又特別彰顯,為漢武帝所不喜歡,最終沒有繼承皇位。他的另一個兄弟廣陵王則完全是個俠客形象,沒有法度約束,所以更提不上名單了。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燕王劉旦

可惜啊,李廣利前腳帶著大軍去打匈奴了,後腳丞相劉屈氂就被人藉著巫蠱的餘勢給揭發暴露出來:內者令郭穰向皇帝舉報,說丞相夫人在家裡做小人詛咒皇上,而且背地裡說皇帝的壞話,恨不得皇上早點死。結果順藤摸瓜,查出來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的密謀,兩家人被一起關進了大牢,丞相劉屈氂被腰斬,妻子被砍了腦袋。而李廣利的家人也被關押進了大牢。這皇位的爭奪,最後也便宜了漢昭帝。

或者這時候漢武帝對於李廣利帶領近十萬大兵前去攻打匈奴還是多少有所忌諱的,所以雖然他的家人都被關了起來,卻始終留著沒有殺掉。而李廣利的家人屬下也有跑出來的:

其掾胡亞夫亦避罪從軍,說貳師曰:“夫人室家皆在吏,若還不稱意,適與獄會,郅居以北可復得見乎?”——《漢書.匈奴傳上》

於是李廣利在初期獲得了一定勝利後,聽說了京城發生的事情,心中大是憂懼,他就想呀,或者只有獲得比較大一點的功勞再回去才好跟漢武帝套近乎求情。於是李廣利帶領7萬漢軍精銳,深入漠北草原,尋求匈奴主力。這下反而讓軍隊疲倦不堪,被以逸待勞的匈奴單于帶領5萬騎兵包圍,然後讓漢軍大敗虧輸,李廣利也不得已投降了匈奴。

單于知漢軍勞倦,自將五萬騎遮擊貳師,相殺傷甚眾。夜塹漢軍前,深數尺,從後急擊之,軍大亂敗,貳師降。《漢書.匈奴傳上》

李廣利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有達成建功立業的目的,而且把整個漢軍部隊交代在了大草原,最終自己也投降了匈奴。遠在長安的漢武帝此時已經是快死之人了,他聽到了逃跑回來的士兵彙報,一氣之下把李廣利的家人也送上了斷頭臺。

這位漢武帝的將軍,軍功爵祿都不缺,最後為何投降了匈奴?

李廣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