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內驅力,讓孩子主動學習?

青青藤教育


【木棉Tree觀點】

內驅力是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是瑞士著名哲學家,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提出。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邊纖維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求的內部動力。


簡單來說,內驅力就是動力。當孩子擁有內驅力時,他會主動學習。學習變成他由內而外的需要,成為家常便飯,給人一種“一頓不吃餓得慌”的感覺。


在我的幼教生涯中,遇到過這樣的孩子。其中一個是四歲多快五歲的小男生,他的內驅力被完全激發,老師示範的工作,如果第一遍他無法掌握,那一天他會進行專研,直到弄懂為止,解便、洗手、喝水等需要提醒,並且在離開的時候還會請老師幫忙照看一下他未完成的工作,因為他想要把它弄懂,如果今天沒有時間了,第二天他依舊會專注的進行專研,不會就主動找老師解決。他的學習從不讓人擔心,放學後的鋼琴班、街舞班等興趣班都是主動要求學,主動完成老師的練習作業。

那如何在日常中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呢?

一、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日常與孩子的交往中,要轉變我們的思想,尊重孩子,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像師幼關係。在傳統的師幼關係中,教師是教育者、指揮者、管理者,現在新型的師幼關係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強調師幼之間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的關係。現在教育都有所改變,那麼家庭也應該有所改變。

當你尊重孩子,與他平等相處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讓他敢做、敢想、敢說,才能發揮出更多的潛能。


二、多問啟發式問題。

啟發式問題也就是開放性問題。通過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你認為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感受?你覺得怎麼做更好?”這樣的啟發式問題可以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三、學會傾聽

通過對話啟發孩子的重要前提是要學會傾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夠聽到孩子心底的聲音,讓他感受到你的愛,才有更廣闊的天地去自由飛翔。


四、尊重孩子,遵循個體自然發展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不能急於求成,要順其自然,不然就會起相反的作用。孩子的成長也是這樣的,我們要尊重他們,順應他們的步調,並且要足夠的相信他們,給他們選擇的自由,遵循自身發展階段進行支持引導。充分讓孩子去嘗試、去做,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五、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其實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一所學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也要做到,這樣言行一致給予孩子的不管是思想觀念,還是行為習慣都是有益無害的。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只要準備一個自由的環境來配合兒童生命的發展階段,孩子們的精神與秘密便會自發的顯現出來了”但這個自由是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像我們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就是規則,只要不去觸犯這個規則我們就是自由的。同樣的孩子們的自由環境也就是有一定規則下的自由環境。

只有我們堅持去做了,充分給到孩子這樣的成長環境,能夠很好的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其主動學習,把學習變成必需品,熱愛學習,愛上學習。

我是木棉Tree,關注我,為你解決更多育兒問題。


木棉稚語


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學習的內驅力。關於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的研究也很多,本文我將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詳細說一說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大部分的孩子學習都是被動,一般的表現如下:

1、孩子不愛學習

2、孩子學得很痛苦

3、孩子學習沒有方法

4、孩子把學習當做任務

5、孩子習慣了父母陪著學習


要想讓孩子自主學習,有幾個很重要的方面:

一、樂趣與好奇心

這是學習的啟動器,特別孩子小的時候,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一般都能吸引孩子去學習。孩子的知識面不是很廣,普遍都會對一些新奇的東西感興趣,但是各個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沒有統一標準的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材料。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一般人的好奇心都維持不了太久,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是會迅速消失。如果想持續的投入學習中,需要其他的因素來支撐。

【注意點】激發好奇心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看書、看視頻、聽故事、生活中實踐等等來實現。另外,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家長如果能夠及時地幫助孩子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往往就能讓孩子有比較強的探索精神。好奇心不是簡單地玩樂,而是渴望深刻了解和掌握的渴望。家長平時應該鼓勵孩子去探索,對一個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進行深入學習。

在這裡我推薦家長是用網絡來幫助孩子啟動好奇心,單純閱讀書籍的學習方法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學習應該是一個立體化的,更立體的感知能夠讓孩子的體驗更加深入。各種紀錄片、自然科學的視頻資料、經典的動畫片、經典電影等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材料。一般我們的選擇都要從獲獎作品中挑選,不能僅僅為了讓孩子開心就選一些看起來很流行的材料。


我們在選擇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現在的孩子知識很多,但是腦子很亂的一個原因就是被很多的不良書籍和動畫片誤導了。

電影需要家長給孩子精挑細選,大家可以從迪士尼獲獎影片中找到不少很好的動畫片。而紀錄片,則從BBC的作品中就能找到很多合適的材料。

二、成就感,可以掌控的感覺

成就感是維持孩子學習最強的動力。一個孩子感覺到了成就感,那麼往往就能夠持續的投入精力學習。成就感來源於很多方面:老師或者家長的誇獎,一個好的成績,自己感覺能夠很好地完成,透徹地掌握等。

大部分孩子厭學的原因,就在於學起來很費力,感覺自己無法掌握。


【注意點】成績和誇獎實際上只是一個過渡,真正的成就感來源於內心感受的掌控感:我能做好!

現在的教育方式讓太多的孩子失去成就感,不到幾年就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有些題目太難,大大超出孩子的能力,導致孩子有一種挫敗感。

家長可以做的事情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答案,死記硬背下一個答案不會強化孩子的成就感,反而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需要依賴大人。


比較好的方式是給孩子做一些關鍵的解釋,給孩子一個臺階,一個工具,然後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真正的成就感來自於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時候孩子需要鼓勵,但是過多地跟孩子說“你好棒!”

實際上會傷害孩子的學習動力。家長要注意誇獎孩子要走心一些,儘量能夠誇到孩子的心裡去。


比如如果孩子計算很糟糕,那麼你可以找到孩子一些細節上面的進步來誇獎孩子,比如:

你今天的計算題做得比昨天快了不少,而且退位減法今天都對啦。

今天寫作業很認真,所有的題目都理解對啦。

這道難題儘管沒有做對,但是你的方法很特別喲,我都沒有考慮到,我們試著繼續往下做。

三、自己在做決定

孩子需要有自我做決定的體驗,如果這個任務或者決定不是來自於自己,孩子就會損失一部分的能量。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往往效率更高,主要原因在於沒有情緒上的磨蹭,使得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大腦的活性也更高。


【注意點】讓孩子自己決定,不是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性子做事。這裡指的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要給孩子一些自我主導權。比如寫作業的安排,如果家長一直靠自己督促孩子、監督孩子,那麼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累,而孩子的狀態也會越來越差。

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商定一個寫作業的時間段,然後讓孩子自己安排。這個寫作業的過程家長要逐漸由協助孩子轉變成慢慢放手。


起初孩子的表現往往很難達到你的期望,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孩子一定會取得不小的進步。

目前比較大的困境在於:部分孩子貪玩,而且家庭的環境中很多讓孩子玩的誘惑,對於這部分孩子,一方面要減少干擾孩子學習的東西,另一方面要給孩子做好心裡建設。

總結:

孩子要想學習,比較關鍵的是學習的對象是否能夠激發自己的好奇心、能否給自己帶來正反饋,是否讓自己有自我感--自我決定,能夠掌握。

父母在孩子上學的初期,實際上就是要幫孩子從這些方面獲得體驗。我們的學校會讓很多孩子厭學,這是學校的教學方式和競爭模式決定的。家庭是學校教育的補充,這個補充不是知識方面的補充,更應該是一種平衡。

孩子在學校壓抑了一天,回到家之後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寫作業。這一開始很難,但是值得我們去爭取,幫助孩子找到自主學習的感覺。


我是翼翔老師,關心教育。本文是我悟空問答的第986篇文章。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內驅力"是指一個人強烈的內在意願。這是一個進口的詞彙。解釋起來很拗口,不好懂,實際上,題主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回答: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從被動學習變為自覺主動地學習。

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問題。我們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從興趣出發。

我們在生活中發現,如果讓孩子學習感興趣的知識,就會學得很快,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即使十分疲勞辛苦,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悅,即使困難重重,也不灰心,而是自覺的相辦法克服。因此,無論是家長或者老師都應該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引領孩子,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自覺性)。

(2)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信任。

家長和老師要傾聽、理解、接納、包容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有了進步,及時地給予鼓勵、欣賞和祝賀。用平等的態度充分肯定孩子每一個,那怕是微小的進步,從而取得孩子的信任。而不是居高臨下、想方設法地控制孩子。

(3)設定目標,有計劃地完成,使孩子產生成就感,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制訂具體的、量化的、規定時間內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促進孩子努力學習;一旦目標實現,應該同孩子一起總結經驗,使孩子產生實實在在的成就感,從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如果,家長和老師積極協調配合,孩子不斷地受到成功的激勵,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狀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產生只要努力,就會改變的信心,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期待和憧憬,自覺學習就會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