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

“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要比專注彌補短處,從平庸到普通來得容易。”――彼德.德魯克。

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

德魯克的話,讓橙夢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故事《動物學校》

在很久很久以前,為了應對"新世界"裡的種種挑戰,動物們策劃了一項"壯舉"――創辦一所動物學校。他們制定了包括跑步、爬樹、游泳和飛行在內的一系列活動課程,並且為了便於管理,規定所有的動物必須選修所有的課程。

鴨子的游泳技術頂呱呱,甚至超過了教練的水平,飛行成績也相當不錯,只有跑步最差,因此放學之後,他總是留下來勤練跑步,還為此放棄了游泳訓練。到最後,他的腳蹼嚴重受傷,游泳成績也降到了中等水平。但是學校樂於接收這種中等水平,因此,除了鴨子自己,大家都覺得這沒什麼不好。

兔子本來是班裡的跑步冠軍,但是在無數次補考游泳之後,終於精神失常。

松鼠本來是一個爬樹高手,可是飛行課老師卻非要讓他從地面飛到樹上,而不是從樹上跳到地面。高強度的練習害得松鼠腿部抽筋,結果爬樹課得了個C,跑步得了個D。

鷹這個孩子實在很麻煩,必須嚴加管教。爬樹課上,他是第一個到達樹頂的,但那是因為他根本不用"爬"的,而是用自己的看家本領――飛行。

學年末的畢業典禮上,一條怪模怪樣的鰻魚居然以平均分第一名的身份代表所有學生致辭,就因為他泳技高超,爬、跑、飛都還會那麼一點點。

北美土撥鼠們,以課程中沒有加入刨土和挖洞兩項技能為由,堅決不肯讓自己的孩子上這所學校,同時拒絕納稅。他們聘請獾來訓練孩子,後來還與美國土撥鼠和北美黃鼠合作創辦了一所相當成功的私立學校。

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

橙夢還想起了哈佛幸福課沙哈爾在《哈佛幸福課》中講訴了他自己學習寫作的經歷,他說:

哈佛開學前,每個學生都要求完成寫作考試,基礎好的進高級寫作班,不好的進基礎寫作班。我的寫作水平不好,被分配到了少數人所在的基礎班。

課程開始了,老師讓每位同學提交文章,一週後,寫作課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他說:“沙哈爾,你的文章太沒有邏輯了,這是你的弱項,你需要刻意練習,增強一下文章的邏輯性。”

此後一學年,我努力思考、努力練習,想要變得更有邏輯,可是卻越來越差,我也越來越焦慮,寫作課成了我的噩夢,好不容易以勉強及格的成績通過考試,升入了高級寫作班。

同樣,高級班也要提交開學論文,一週後,高級班的寫作老師同樣將我叫到了辦公室。在去辦公室的路上,我瑟瑟發抖,準備迎接老師的批評,果然,老師說:“沙哈爾,你在哪裡?我為什麼看不到你?”

我疑惑地看著他,他繼續說:“你學識淵博,知識面廣,平時說話都能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可是,為什麼在文章中,看不到那樣的你呢?”

我回答:“基礎班的老師說我缺乏邏輯性,所以,我一直在增強文章的邏輯性。”

老師說:“此後,你不需要過多地思考邏輯,寫文章時就當做與自己交談,我想要在文章中看到那個旁徵博引、侃侃而談的你。你能這樣做嗎?回去重新寫一篇如何?”

我點了點頭,放下了對文章邏輯性的追求,天馬星空地手書我心,只兩三天的時間,就拿出了一篇十幾頁的文章,或許缺乏邏輯,但卻情真意切,內涵豐富。

高級寫作班的老師讓我專注自己的長處,自由的書寫,同時,他和我一起對寫好的文章進行適當的邏輯架構。這讓寫作課成了我最喜歡的課,並一直筆耕不輟,到今天,我已經出版了十幾本書。

基礎班的老師,讓我專注彌補自己不擅長的文章邏輯結構;而高級班的老師,讓我專注發揮自己知識面廣的優勢,行雲流水、手書我心,同時適當組織文章結構,彌補劣勢。前者讓寫作課成為我的夢魘,後者讓寫作成為我生活中最熱愛的事,成就了我的今天。

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

怎樣專注長處,從優秀到卓越?德魯克指導我們,需要做到三點。

首先最重要的是,專注於你的長處,把自己放到那些能發揮長處的地方。

其次,加強你的長處。例如鴨子應當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練好游泳,兔子練好跑步,松鼠練好爬樹,沙哈爾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寫作。

第三,用長處培養的自信,帶動劣勢的彌補與提升,努力學習新技能、汲取新知識。當發現任何由於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見和無知時,加以克服。

有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術業有專攻的人,往往對其他領域的知識不屑一顧,或者認為聰明的頭腦就可取代知識。比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師遇上與人相關的事就束手無策,他們還以此為榮——因為他們覺得,對條理清晰的工程師頭腦來說,人太混亂無序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人員常常以他們連基本的會計知識或數量分析都一無所知而自傲。

不過,人們要是對這樣的無知還沾沾自喜的話,那無異於自取滅亡。其實,要讓自己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你就應該努力學習新技能。例如沙哈爾在專注優勢的同時,對寫出的文章進行適當的邏輯架構,他的文章和書籍也變得越來越有邏輯性。

最後,長處和優勢是動態變化的,有些長處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形成的。例如,沉默寡言的橙夢,從未想過自己也可以變成人們眼中侃侃而談的人,這得益於幾年持續的閱讀和刻意練習演講,她也從未想過,一遇寫文章就卡殼的自己,通過刻意練習寫作,有一天也能行雲流水般,用文字表達心聲。

德魯克說:“我每三年或四年,就要重新學習一門新學科,我一輩子都在學習,因而有了越來越多的長處。”

正是這種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思維,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博學、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事實上,德魯克一直都專注在他最大的長處――閱讀、學習、思考、著書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