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過去中國的留學生和當今的出國留學有何不同的看法?

筆峰毓秀


實力和實力之間的區別,兩個實力意思完全不一樣,過去的實力其實就是自身的水平實力,現在的實力絕大多數不是自己的實力,個人和家庭差別天和地,靠自己實力獲得留學資格的那才是真正的牛,靠家庭出去的人只能說命好,並不代表說自己能力上的優秀,過去絕大多數情況下依靠自身實力獲得名額的。

現在不用自己實力有多厲害去爭,只要你家裡面餘額充足就可以出去留學,現在和過去的區別在於門檻高低不一樣,過去門檻高所以需要強大的實力才能邁過去,現在的門檻沒有那麼高了,所以餘額就成為了唯一的門檻,只要你有餘額,那出國留學其實就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世界名牌大學的門檻還是很高,只能說一些不知名的外國學校不設立門檻,導致很多人可以去留學。

以前出國留學的都是去世界知名大學留學,而普通的不知名的學校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資格,世界經濟的發展,不知名大學現在也成為了留學的熱門,當然這是因為名牌大學的門檻太高,絕大多數人進不去,但是為了獲得留學經歷,所以會選擇不知名的大學來獲得留學的經歷,當然有的人留學的目的是其他,但是脫離不了資本的運作。

過去去留學的全部是精英,現在去留學的不一定了,過去只有精英才有資格去,現在每個人都有資格去,過去名額需要自己的真實能力去爭取,現在不需要你去搶,所以條件限制降低很多,唯一的硬性條件就是你家得拿的出讓你出去留學的本,沒有錢什麼事都辦不了,外國人眼中其實也是一樣的,眼中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現在外國留學的基本現象就是這樣,財力就是唯一的門檻,過去能力才是門檻,兩者之間區別太大了。


無法超越的足跡


這過去和當今的定義,有些模糊,就自己定義一下吧。

過去:1、解放前,有兩類人出國,一類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為追求救國之道,到法國勤工儉學。這次出國之旅,造就一大批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另一類是有錢的知識分子,學成大多回國,很多成為各界精英。2、文革後,也有兩類人出國,一類是公派留學生,現在是各行業、政府的中堅力量。另一類是奔綠卡、洋國籍去的,現在是當地的華僑,混得差異較大。

當今:1、公費,依然是各行業精英,回國後更上一層樓。2、自費,有錢人加有計劃人的子弟。相當一部分,還是為追求學歷而去。我有一85年畢業的學生群,10個學生,5個子女留學英美,一公費四自費,全部學成回國。我98屆畢業的學生,3人留學英國,都回囯,因為國內工作更好。留在美國、加拿大的學生也有,一般混得可以。但也常回囯,看父母,每每談起,都沒有什麼優越感,似乎孩子出生在外,更多為了孩子留在海外。

全然沒有什麼"靠父母權貴","外國月亮比中國圓"⋯一切只是個工作而已。

從這次疫情,可讓海外華人瞭解中國,也讓我們瞭解海外華人。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一、過去的留學生,是萬里挑一,現在的留學生,是魚龍混雜。

二、過去的留學生,是帶著學習任務,準備著回國服務,振興中華的。現在的留學生,是為鍍金,爭取綠卡,回國也是為取到半個外國人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