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如果進入12強,李鐵會像當年高洪波一樣被解僱嗎?

不開燈


國足如果進入12強,李鐵會像當年高洪波一樣被解僱嗎?

①土帥打硬仗前“被下課”成慣例

回顧高洪波兩次下課的經歷,很多人其實都會為他鳴不平。因為他前後兩次臨危受命,在國足低迷和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接手國足。第一次上任時和足協達成一致,亞洲盃是練兵的,終極目標是世預賽,因為沒有太在意亞洲盃戰績,最終高洪波在40強賽前被洋帥卡馬喬換掉了。第二次上任情況也大致類似,辛辛苦苦帶隊打進了12強,結果開局不利壓力太大,足協方面又說這事得有人承擔責任,所以高洪波再次下課裡皮接任。

由此來看,本土教練做國足主教練“被下課”成慣例,因為是“自己人”好商量,不用掏違約金。

②高洪波二次下課是因為成績不理想

不可否認的一點,那次高洪波帶隊殺進12強這功勞是屬於他的。同時,他在12強賽前面的戰績也確實不好,高洪波前面帶隊4戰3敗1平 拿到1分,而裡皮接手之後5戰2勝2平1敗拿到8分,最後還差點創造奇蹟順利出線。當時就有球迷說,只恨裡皮接手晚了,要不然我們那次就能進軍世界盃了。由此來看,高洪波當時“下課”更多原因是戰績不如意,所以李鐵會不會下課取決於他帶隊在40強賽的成績。

③李鐵和高洪波的情況有何不同?

相同點:首先李鐵和高洪波都是臨危受命,高洪波接手的時候國足水平下滑,環境惡劣,而李鐵接手是因為裡皮辭職甩掉了這個爛攤子。從這一方面來講,他兩人都是在中國男足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本應該遇到更加公平的對待。但是當時包括現在的環境都是急功近利,主要還是拿成績說話。如果輸給比自己弱的對手,那免不了就要揹負巨大的壓力,唯有下課以解球迷的憤怒。

不同點:李鐵和高洪波的情況也有不同之處,李鐵是初出茅廬的少帥,因為他在河北華夏幸福和武漢卓爾的執教履歷都十分亮眼,所以足協和球迷都對他還是很有期待,輿論環境要比高洪波執教時期好很多。另外李鐵只簽約到40強賽結束。如果最後進了12強再來說執教的事,這是他比高洪波聰明的地方,如果沒進12強那是中國足球積重難返,如果進了那李鐵一戰封神,李鐵給自己留下了尊嚴和後路。

總結:中國男足的事情真的太複雜了,即使現在有很多歸化球員,但也無法保證就能順利進軍12強,李鐵是不是會走高洪波的老路,一切取決於他在40強賽剩下比賽的戰績。如果能夠晉級那一切都好說,如果晉級不了,那就根本談不上換不換的問題了。


體壇視點


一,眼下,國足世界盃的預選賽前景岌岌可危,進入十二強只是理論上有點希望,如此尷尬窘境,李鐵若能帶領隊員們殺出重圍,爭得十二強一個名額,無疑是大功臣。

二,從李鐵的過往看,留樣背景、上次殺入世界盃的功臣隊員,以及跟隨世界名帥多年曆練等等,這樣的高光履歷下,出任本屆國足主教練,可謂眾望所歸。

三,後米盧時代,足協在主教練人選方面,一直在燒錢,而收效甚微,一次又一次衝擊世界盃無果,早已傷透了全國球迷的心,如果李鐵本屆世界盃能進入十二強,必定會使心早已冰冷了的球迷,又一次燃起希望的烈火,如果這樣的大前提下,足協任性換帥,無疑是在卸磨殺爹,冒天下之大不韙。結果很可能是在玩火。

四,國足本土主教練薪水,僅僅是洋教練薪水的幾十分之一,這樣低廉的主教練,能做到洋教練所不能企及的大事,必然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特大新聞,真要換帥,無疑是站到了廣大關心、喜歡足球的老百姓們的對立面。

基於如上幾點,足協是不會換帥的。個人觀點


四貝人家807


應該被解僱,水平有限招兒不多達不到更高級別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