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企產口罩機零件 兩月吸金1億

粵企產口罩機零件 兩月吸金1億

圖片說明:利德科技(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部門。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自主研發出非接觸式紅外額溫計\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內地最新公佈的一季度數據顯示,外貿大省廣東一季度外貿呈現兩位數下滑。在疫情下,外貿企業如何繼續生存?大公報記者走訪發現,不少企業開始跨界生產防疫物資,在危中覓生機。如有汽車配件企業開發口罩機耳繩裁剪刀,兩個月銷售總額就達1億,95%的國內外口罩機都用上了該配件,提高了全球的口罩產能。■大公報記者盧靜怡

日前,記者來到一家臺資企業──聖辰自動化公司的研發部。該研發部位於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周邊不少是高校合作開辦的產學研園區。這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總經理兼CEO陳泓霖,是理工科出身的“技術派”高管。他笑言,自己每天呆得最長時間的不是辦公室,而是研發大樓。

新產品迅速打入市場

“我們公司至今已經生產了8000多種不同類型的產品。”但對陳泓霖而言,這些產品的分量,或許比不上疫情期間緊急研發出來的一個小小的口罩機耳繩裁剪刀來得重。裁剪刀部件銀色的刀鋒閃出光芒,黑色部件印著一串字符“XG-23A”。“‘XG’代表‘新冠’。”陳泓霖目光炯炯,他手上這個小小的零件,兩個月來給公司帶來的銷售額,超過了公司去年內銷總和。

“這個產品,我們一個月可以生產16萬隻。這兩個月總銷售額約有1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在整個業界來說都是很驚人的。”這個數字有多驚人?陳泓霖說,他們公司是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外銷佔比8成,內銷佔比約2成。去年公司內銷總額為8000萬元人民幣。換言之,這個小小的口罩繩裁剪刀兩個月的銷售總額比2019年全年的內銷總額還要高。

“第二波疫情在海外爆發,歐洲很多客戶訂單都停了,加上海關封關,我們有貨也難出口。”陳泓霖來大陸發展多年,經歷過沙士和08年金融危機,因此此次疫情最嚴重時,他也沒有陣腳大亂。

在2月復工之後,陳泓霖雷厲風行,帶領團隊到口罩機企業考察。在口罩機生產線上,裁剪口罩耳繩線的環節依然是傳統手工處理。“我們回去用10天左右時間,就研發了這個小小的耳繩裁剪刀,可以全自動裁剪,效率大幅提升。現在國內外有95%的口罩機都用了我們的配件。”

“雖然現階段海外市場訂單仍不明朗,但通過生產防疫物資產品,通過這個耳繩裁剪刀,很多國內企業也認識了我們。”陳泓霖說。這段時間歐美受疫情影響生產停頓,反而讓內地有技術、有研發能力的企業浮出水面。“過去不少大的廠商,傾向於找海外品牌生產商合作。在疫情下,他們才發現國內也有實力可靠的企業。”他說,公司在汽車配件行內知名度比較高,這次的耳繩配件生產,則讓他們收穫了打入內地自動化生產行業的“敲門磚”。

紅外測溫儀訂單飆升

轉型生產防疫物資,是當前風雨飄搖的外貿企業的救生圈。這段時間,不少外貿企業老闆都發現,身邊的同行都忙著“變身”:服裝廠轉做防護服、包裝廠跨界生產口罩、數控線轉型設計口罩機、洗滌用品增開消毒液生產線等故事不斷上演。廣東省政府官網披露,從2月至今,廣東累計生產的口罩機佔到同期全國產量的8成,口罩、口罩機、貼條機、膠條4類物資國家調撥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原本生產工業溫度計的外貿企業優利德科技(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間,車間生產線幾乎沒停下來。只是,生產線上原先出品的各種工業類測量儀表,如今變成非接觸式紅外額溫計、可投屏式紅外熱像儀等醫用測溫儀器。

“疫情發生後,在原有的工業類測溫技術基礎上,用了差不多半個月攻關研發,順利轉產醫用測溫產品。”優利德副總經理楊正軍告訴大公報,在申請相關歐盟商品流通認證後,出口醫用測溫儀將成為今年業務最大增長點。“現有產能提升,國外需求增加,依靠原有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銷網路,出口新業務發展的空間很大。”

丨編輯:吳偉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