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雙龍探極”“雙星抱月”、月球地質圖 、蛙類化石、新冠病毒攻擊

今日科技話題:“雙龍探極”“雙星抱月”、月球地質圖 、蛙類化石、新冠病毒攻擊

1

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凱旋


今日科技話題:“雙龍探極”“雙星抱月”、月球地質圖 、蛙類化石、新冠病毒攻擊

▲圖片來源:三沙衛視


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極地科學考察船,返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這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歷時198天,兩艘極地科學考察船行程共7萬餘海里。考察隊圓滿完成南極陸地科學考察、工程技術維護以及南極羅斯海、宇航員海、阿蒙森海等相關海域調查,共完成62項既定任務,取得豐碩成果。

——新華網

2

4月26日晚將出現“雙星抱月”奇特天象

天文專家介紹,如果天氣晴好,4月26日晚,我國公眾將有幸欣賞到“雙星抱月”這一奇特天文現象。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4月26日日落後不久,金星如一盞指路明燈懸掛在西北方天空,惹人注目;在金星下方不遠處,有一顆橙紅色的星星,這是恆星畢宿五。雙星彷彿鑲嵌在天幕上的兩顆寶石,一白一紅,一明一亮。隨著夜幕降臨,一彎蛾眉月將閃亮登場,並在晚8時左右,停在金星和畢宿五之間,形成“雙星抱月”的奇特天文現象。

——新華網

3

科學家繪製出史上最全面月球地質圖 :堪稱“巔峰之作”


今日科技話題:“雙龍探極”“雙星抱月”、月球地質圖 、蛙類化石、新冠病毒攻擊

據外媒報道稱,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的科學家聯合繪製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該圖被稱為“統一的月球地質圖”(1 : 500 萬比例),將在第51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期間揭幕,旨在作為研究和分析工作的資源,並有助於將來的地質調查。


——環球網


4

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化石


今日科技話題:“雙龍探極”“雙星抱月”、月球地質圖 、蛙類化石、新冠病毒攻擊

▲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圖片來源:《科學報告》在線版

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在南極洲發現首個現存蛙類的化石,這一發現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證明了南極半島在與南部超大陸(岡瓦納大陸)分離之前擁有暖溫帶氣候。新發現的化石屬於“頭盔蛙”科,這一化石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對古代南極的全新認識。相關研究報告4月23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托馬斯·摩爾斯及其同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前往南極半島西摩島探險,期間發現了一個髖骨和有紋飾顱骨的化石殘骸。這些化石樣本大概有4000萬年的歷史,來自始新世,全都屬於智利蟾科,也被稱為“頭盔蛙”。此前,人類尚未在南極洲發現過屬於現存科的冷血兩棲動物或爬行動物的痕跡。

——《科技日報》

5

最易被新冠病毒攻擊的3種細胞發現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4月23日在《細胞》雜誌刊文指出,他們在人體肺部、鼻腔和腸道中,發現了最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攻擊的三種細胞類型,還發現冠狀病毒可能利用宿主細胞的天然防禦能力,劫持一些蛋白供自己使用。他們表示,儘快共享這些數據和發現,將有助於集中力量闡明新冠病毒如何攻擊人體,更好地測試現有抗病毒療法,並幫助科學家研製出應對新冠肺炎的新療法。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22日報道,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入侵細胞需要兩大關鍵“幫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和TMPRSS2蛋白酶。ACE2是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受體,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通過劫持ACE2入侵人體;TMPRSS2會激活刺突蛋白幫助病毒入侵人體。但哪些細胞會表達這兩類蛋白一直是未解之謎。


——《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