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自古男孩比女孩有地位,曾經姥姥說:“男人出門勞作,女人家中緊閉房門,有人叫門問是否有人,女人從不答應,因為從前女人是絕不允許拋頭露面。”

據我所知生活在少數民族的女孩可以享受如同男孩子一般的同等待遇。

改革開放後女人雖然得到了一襲自由,但最終還是得不到家中的認可,無論家中的男孩多麼不爭氣,老輩子人們還是覺得男孩是自己家的人,可以承擔傳宗接代的責任。

即使在當下不免還有些人會存在這樣的思想,他們覺得最理所當然的是和兒子一起生活,女兒是靠不住的,但他們卻忘記了最終能給他們真正心甘情願買單的是對孩子的三觀培育。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01

被大家熟知的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玉的媽媽是一個有著傳統思想觀念的女人,自始至終母親做的任何決定都沒有把女兒考慮在範圍內,也從來不尊重過女兒的個人思想。

大兒子蘇明哲出國留學需要30萬,她為了錢連帶把明玉正在住的那間屋子一起賣掉,明玉沒有了自己安靜學習的空間,只能和他們一起擠在一樓,晚上熬夜學習母親還嫌棄太亮睡不著催著關燈,因為母親覺得女孩子家考什麼清華北大,考個師範或者像她一樣當個護士就挺好。

因為一份複習資料她把自己的女兒逼到離家出走,去超市打工賺學費。

但就是這個不被看好的孩子,卻成了家裡三子們中最出息的孩子。

在母親去世後為她買了墓地,出了所有喪葬費,反而她最看好的那個二兒子明成最終生活的比較被動。

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應受到同樣的待遇,畢竟這個時代已經不允許女人只停留在從前的無才便是德,而是同樣要為家庭作出經濟的貢獻。

所以說女孩子同樣也需要優質的教育,也有為自己追求夢想的必要,而不是隻為了對父母進行言聽計從毀掉自己的前程。即使無人支持也要自我努力完成。

早已今非昔比,何要被觀念束縛住女子前行的道路。

曾有人說:在沒有被法律限制的時候,就不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被限制住。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02

鄰居趙爸爸與她妻子努力了5年最終還是沒能如願以償的為家裡生個男孩,家鄉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嚴重,如果沒有兒子日後會被稱為家裡沒有人。

為了兒子妻子懷孕4個月被查出說是個女孩,他們竟斷然做了引產,但誰知造化弄人,事實結果告訴他們的卻是個男孩,妻子也因為這次的手術也傷了元氣未能再懷上。

被封建思想固化的鄉俗讓他在對自己此生必須有個兒子著了魔,因為這件事情夫妻關係一直不和,最後只好離婚。

離婚後他很少回家,妻子離婚不離家一直和他的母親生活在一起,現在搞得8歲的女兒也不願與他相處,內心對他產生了抗拒。

他活在鄉俗觀念裡,活在別人口中,這樣不僅苦了自己更是苦了妻子,讓本就和睦家庭走向分離。

他執著到忘記去把已經正在成長探索中的女兒培養成打破鄉俗觀念的影響,如果他們用心把女兒培養成最耀眼的那顆星,誰還會在乎他是否有兒子,而不是每次提起時都會說他家女兒真了不起,比男孩都有才能。

在這拼個人實力的時代,何必再讓女子承受那些陳舊觀念帶來的傷害,難道著重點不應該是建立在適者生存的培養基礎上,培養到能夠獨當一面。

不要因為自己內心的枷鎖而傷害別人,瞭解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03

與趙爸爸思想不同的有位周爸爸,周爸爸是一名老師,很喜歡孩子,現在家裡的女兒已經五歲,小姑娘可謂是能歌善舞,與爸爸親暱的讓媽媽羨慕,每次說起都會對女兒翻個幸福的白眼。

說起來周爸爸著實讓人很欣賞,無可挑剔,但他的母親還是想要個孫子,總覺一個孫女有些不妥。

當母親提起這個話題時,周爸爸攔下母親的話說:其實現在男孩女孩都一樣,相比較我更喜歡女孩些,相交總歸貼心些。這幾年因為工作我這個做兒子的一直未能顧上您,反倒是妹妹常來看您,如果說生兒子是為了傳宗接代,那麼生女兒就是在為自己的人生留後路。

周爸爸的母親聽完這番訴說的話看著兒子笑笑,也不再勸說,自此也不再提,陪著全家一起疼愛著這個小孫女。

後來和周爸爸聊天得知他的想法,女孩培養好更有責任感,就看怎麼灌輸思想培養價值觀。他只想用心到有質量的去培養好孩子。

人們常說:男兒有擔當,女子夠貼心,要不怎說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

只是現在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精力一再壓縮,再加上培養一個孩子帶來的精力與經濟的巨大壓力,讓很多人對生養產生了一種新的價值觀。

所以現在有人只做對孩子重點培養事情,即使是女孩也一樣,畢竟現如今的生活已經讓很多人認識到女孩也必須要有獨立的能力。

培養正確價值觀,不同的觀念營造出別樣的未來。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04

疫情面前無性別,危難面前同樣不分性別,培養正確價值觀,做一個真正有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還記得武漢中學生女孩陳琪方那句:“哥們,挺住,我把我的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了。”

這話讓人聽著內心升起一股暖流,沒有誰不害怕失去親人,但他們總能展現出充滿愛的大局觀。

曾經有人說父母是一所最好的學校,也有人說做父母應該有合格證再成為父母。

產生不同想法是因為生活中,讓我們看到了正能量和負能量的不同結果與影響。

受到重點培養教育的優秀孩子真心讓人心生歡喜,讓人感覺家中充滿了幸福與溫馨;再放眼看去那些與父母形同陌路的人,他們也曾是爸媽的寶貝,也曾想要讓他們有個前途一片光明的未來,但最後他們卻視父母為仇人,輕則不來往、重責對峙法庭。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1.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因為母親的不平等對待,讓她產生了反抗的心理,最終選擇離家出走賺錢供應自己的學業夢想。

因為母親的不平等對待讓她的性格變得有些冷漠,也讓她與二哥蘇明成的關係達到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2.趙爸爸因為思想與活在別人嘴中一直被束縛著前行,這不僅傷害了妻子,還錯過了培養女兒的好時機,這可謂是人情兩空,讓妻子和女兒對他失望透頂。

他為了要兒子一次次傷害妻子,這可謂是沒有情義,讓女兒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從心靈上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錯過最佳管教階段,這可謂是不負責任。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有這樣的思想關鍵,沒有兒子則罷,家庭影響太大,未來還要為了傳宗接代傷害別的女子。

3.周爸爸的話讓我想起曾經那個北大弒母的兒子,也讓我想起不顧父母,輕易結束自己生命的那些孩子,但是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優秀。

所以說孩子受到父母同等的尊重是關鍵,不能因為性別不同給出差異的理念待遇,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長,也會在必要的時刻理解父母的感受。

對孩子培養正確價值觀是關鍵,只有內心充滿愛,未來才會更有方向。

願女子不再因重男輕女上受到傷害……

拋開舊觀念,重點培養是關鍵。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素三,歲月靜好,安之若素。愛閱讀,愛記錄的一位高級採購師,希望我們能在字裡行間相遇相知,請留言,請關注。


姚晨:疫情面前無性別,只有內心超正的價值觀


孫儷《幸好不漂亮》:後宮佳麗出色頻頻,為何唯獨對她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