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行養什麼階段的豬可以掙錢?

盈信畜牧


我覺得你先別管什麼階段的豬你看完再考慮

近三年前,當我決定養豬的時候,我對農業一點也不瞭解。具體來說,我不知道如何養豬。我以前是幹廚師的,在很多飯店和食堂做過廚師。我想與我的食物和它的來源進一步聯繫,這種慾望在我生命中第一次讓我決定開始養豬。我在網上認識了很多和我一樣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對養豬很有興趣。我到處旅行,參觀了一系列小型養豬場。從這些養殖戶和朋友那裡,我對養豬業的知識和能力有了模糊的認識。

下面分成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都基於養豬的某個方面。對於許多養殖戶來說,這些軼事和忠告似乎是明顯的或不必要指出的。這篇文章不是為經驗豐富的人準備的,而是那些想用幾隻豬來完成現有操作的人,或者是第一次想了解養豬業的人。

這些是我所學到的東西。

養育和成長

我工作的第一個養豬場有兩次育種,兩次都是繁殖和生長的操作。。我在第一個農場工作的百分之七十五的問題與繁殖有關。我們曾經失去母豬,在它分娩後。曾經遇到母豬患乳房炎,曾經有計劃外的懷孕,有過大公豬傷害小母豬,有暴躁的公豬不願意待在圍欄裡,等等。這些都是養殖戶開始想避免的問題。每四小時喂小豬一次奶是不容易的,對於剛開始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不太容易的。另一方面,嚴格的生長管理更容易操作。你可以從有信譽的養殖場購買八週的仔豬,培育它們成長,然後進行交易。這樣你可以先練習,完善自己的養殖系統,從而補足自己的不足。

公豬管理/閹割

如果你決定養一頭公豬和一些母豬,有幾件事要記住。不要挑一頭喜歡尖叫的豬。它們不會太溫順,在你身邊會變得暴躁。可能最後不得不剔除,因為它保護欲太強。

有各種各樣的閹割仔豬的方式。最好參觀一系列養殖場,看看幾種不同的方法。避免閹割仔豬造成更多的傷害。由於上面提到的原因,確保閹割了之後遠離母豬。

餵養和澆水

餵食和澆水絕不應該短缺。除了公豬和母豬(在嚴格的配給條件下),在餵養和飲水時,豬可以自由選擇。餵養這是最常見的實現與衛星連線。(我稱之為衛星連線,因為它看起來像冷戰時期的衛星)。一個簡單的百度搜索“戶外豬飼料”將會有很多你想要的結果。每日餵食的時間會導致豬的戰爭,它們都爭相爭奪飼料。對養殖戶來說也可能是危險的。在我們轉向衛星連線之前,我在爭搶飼料時被撞倒和踐踏不止一次。你的豬會吃的更多,但它們也會催肥快。關鍵是知道你的豬什麼時候到達了遞減的回報點,並在這一點之前或之後將它們帶到屠宰場。

涼爽、乾淨的水是豬的飲食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南方。豬不會出汗,所以它們在漫長炎熱的夏天需要依靠大量的水來冷卻自己。任何一個夏天在豬場看到過水槽的人,也看到一隻有進取心的小豬浸沒在水槽裡。水槽需要檢查,清洗,更換一次或一天兩次。飲水器是很重要的,一般是這樣的構成,水在一個小托盤分配,比用一個槽更高效、清潔的系統。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乳狀飲水器,樣子就和它們的名字一樣。豬咬住嘴,它們就會喝到水。這種方法是最昂貴的,也是日常管理中最容易管理的方法。





鄉野印記


養豬是一門技術活,各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哪個環節做得不好的話就不賺錢了。主要參考兩個方面,一是適應能力強的,二是育肥效果好的。養殖數量:開始時養殖數量應控制在50-80頭,隨後在擴大。養殖成本:養豬成本的主要方向是飼料。

養殖戶可以自己配置飼料。預防疾病:做好豬圈的衛生和消毒工作,定期檢查。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養豬過程中要注意的四個忌諱,豬農可以參考。現在養豬不用藥是不可能的,但是亂用藥就是不可取的。如果豬長時間使用抗菌素的話不僅會產生耐藥性,豬的免疫力也會下降,長期這樣下去,你的豬沒有病的時候已經耐藥了,等真有病的話拿什麼治?因此建議豬農在用藥的時候根據豬的生理階段、季節變化、周邊疫情情況用即可。

成本計算。一般來說,豬隻每天採食幹物質量(不含水份)約佔體重的5%;採食風乾料(約含水12~14%)約佔體重的6%;採食青飼料,每天可佔到體重的20~30%,(可按25%計算)。有了上述數據,就可計算出任意一頭豬的一生飼料消耗量。

  


江浙鄉村


現階段投資豬場,具有以下特點

1:高投資,目前行情一元母豬100斤大約1萬元一頭,二元母豬100斤大約8000塊一頭,三元母兩百四五十斤,大約五千塊一頭

2:高回報,受疫情影響,豬價高企,頭均利潤超過三千元,利潤是往年的十倍以上

3:高風險,受疫情影響,肉豬存活率較低

4:高准入門檻,整個濯田鎮共有151家豬場,全部三證齊全,其餘散戶都不存在了,短期內也無法辦理相關證件

5:高技術水平,不同技術水平帶來不同成活率,且飼養模式上的選擇具備不可逆性,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

豬場的投資分為新建型,租賃型,由於新建豬場難度較大,審批較難,一千萬以內的投資不予考慮,故本文重點分析租賃模式

租賃豬場模式下,共有以下三種投資方式

方案一:投資二元母豬,生產三元小豬,自繁自養,以投資一百頭母豬計算,自繁自養,到肉豬出欄,大約需要兩百萬,大約14個月後可以開始出豬,此方式投資較高,風險主要來自於母豬100斤到200斤階段,萬一發送疫情會導致母豬本錢的虧損(因為100斤到200斤階段豬賣不出去不值錢)以及後期小豬生產出來後還需要承擔較大疫情風險,總結:此方案暫時不適合現階段操作

方案二:投資肉豬,直接從種豬場購買整批同等大小的小豬回場飼養,整批進整批出,以投資一千頭肉豬測算,大約需要300萬(主要原因是當前小豬價格高企均價達到了兩千元)此種模式利潤較低,風險較高,小豬150斤以內風險較大。

方案三:直接外購200斤左右的三元豬,進行二次育肥,飼養到三百斤以上再買,此方案投資較大,風險較小,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一旦發病,相關的調豬老闆和豬中介會惡意壓價,故此種方式只適合自有調豬車的人操作。

方案四:直接購買母豬,進場生小豬後直接賣小豬,不飼養肉豬,此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1:投資成本低,母豬生了小豬就賣,降低風險,不養肉豬資金佔用少

2:風險低,如果採用引種二元母豬的方案,則風險主要集中在180斤以內階段,由於現在市場上二元母豬基本都是七八十斤的,所以飼養到一百七八以內的風險較大,同時由於二元母豬均價在七八十塊一斤,一旦出問題後,只能以二十元上下的肉豬價格出售,虧損較大,故實際的操作手法應當是引種三元母豬回來飼養,引種三元母豬,均重一般為兩百五六,引種回來後一旦出現疫情,直接可以正常出售,而且二元母豬買入的時候是按照肉豬行情價格買入,賣出也是按照行情價格賣出,所以風險極小

3:見效快,正常投資二元母豬後,大概需要三到四個月才可以配種,配種後需要四個月時間才能生產,生產後小豬需要六個月以上才能出欄,全程需要14個月才能見利潤,而採用這種引種三元母豬賣小豬的方式,母豬進場就兩百五六,進場一個月內就可以完成配種,四個月妊娠期外加一個月哺乳期,總共六個月就可以出售小豬完成周轉

4:利潤高,三元母豬一頭大約五千塊左右,哺乳期成本大約兩千元,成功生產出一胎(10只),每頭現在行情大約賣兩千元,毛利潤即可達到一萬三千元左右,投資利潤比非常可觀。

5:前景好,後期視國家相關政策決定,目前行業共識大約2021年9月份以前會出正式疫苗,一旦國家出了正式疫苗,直接可以利用現有的母豬資本和小豬,直接轉型到前文的方案一(自繁自養模式),獲取更高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