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提到桂林,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多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馳名中外的桂林山水,會讓人們一到當地就被其折服,不由喟嘆大自然是如何造就如此舉世無雙的風景。

億萬年的化學反應

3.8億年前,桂林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量海洋生物的鈣質骨骼

以及其他碳酸鹽類物質不斷在海底沉積,

形成了緻密堅硬的碳酸鹽巖,

累積厚度超過4500米,純度較高。

6500萬年前,滄海變桑田,汪洋成陸地。

厚厚的碳酸鹽巖從海底抬升為陸地,

同時,

喜馬拉雅運動導致地殼水平或垂直運動,

向上運動慢慢形成山體,

水平和下切運動慢慢形成河流,即灕江。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桂林氣候溼熱,

年降水量在1940毫米左右,

平均氣溫19.3℃,

因此桂林地區水量十分豐富。

積累了4500米的碳酸鹽岩石

能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

且溫度越高,水量越多,水流越大,

碳酸鹽溶解得越快,越容易隨著流水流走,

加上大量二氧化碳含量較低的外源水匯入,

更加劇了碳酸鹽的溶解。

無數次的化學反應,積少成多,

厚厚的碳酸鹽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億萬年的化學反應

一點點塑造著桂林的山和水。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奇妙的岩石森林

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化,

碳酸鹽巖慢慢沉積然後逐漸抬升,

再經過地殼運動,

形成了桂林山水最初始的形態。

不過,這隻形成了桂林地區的大概樣貌,

最終是水流化作刻刀,

一點點雕刻出最美的桂林山水。

水是至柔之物,

卻能改變堅硬的碳酸鹽岩石,

它所運用的“神器”叫作溶蝕。

溶蝕 在植物茂盛的地區,雨水中會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會形成碳酸。碳酸鈣是碳酸鹽巖等可溶岩的構成物,當雨水與岩石接觸,碳酸鈣就會與雨水中的碳酸發生反應,生成溶於水的碳酸氫鈣,堅硬的岩石就被雨水一點點溶解侵蝕了。因此,含有碳酸的雨水流入含有碳酸鹽的可溶岩層時所產生的地質作用,就被稱為溶蝕。

水流沿著岩石表面流動,溶蝕出凹槽,

凹槽越溶越深,

中間突出的部分越發尖削高大,

就形成了一座座山峰。

地勢較高的地方,

水流會向下溶蝕形成山峰,

但是山峰與山峰之間底座依舊相連,

形成連綿不絕的群山,

底部相連形成四周封閉的窪地,

人們稱之為峰叢窪地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地勢較低的地方,

大量外源水和岩溶水彙集形成地表水系,

進一步溶蝕碳酸鹽巖,

形成了一座座孤立的山峰。

遠遠望去,

好似在廣袤的平原上生長著一片岩石森林,

也被稱之為峰林平原。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水秀與洞奇

地殼運動的差異性和不同的水文地質特徵,

導致桂林的峰叢和峰林協同共生,

同時異態發展,

最終形成了桂林的“山清”“石美”。

碳酸鹽巖被水流溶蝕帶走,

不會形成大量的泥沙使江水渾濁,

而是溶於水中。

再加上桂林石多土少,

所以桂林的水都是清澈透明的。

清澈的灕江水蜿蜒穿梭於桂林的青山間,

映襯出桂林的“水秀”。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碳酸鹽巖有裂縫,水則見縫就鑽。

隨著時間流逝,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會將裂縫漸漸溶成空洞,

並且不斷沖刷,使縫隙逐漸擴大,

慢慢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態多樣的洞穴。

飽含碳酸鹽的水從洞穴頂部滴下來,

碳酸鹽析出結晶,形成千奇百怪的鐘乳石,

像瀑布、像石柱、像旗幟、像蓮花……

造就了桂林的“洞奇”。

桂林山水為什麼甲天下?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洞穴幽且深,處處呈奇觀”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再多的讚美之詞也無法表達桂林山水的美。

當你瞭解了桂林山水背後的滄海桑田,

此時,再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心中除了對大自然的崇敬,

也多了一份對時間的感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