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阿里入局後,AI芯片江湖的丕變

華為阿里入局後,AI芯片江湖的丕變

文 | 西局

AI芯片行業真正的戰爭來了。

華為在10月放了一顆“衛星”,智能時代的降臨彷彿又被推進了一步。也給國有AI芯片行業帶來了震動。

“一直有傳言說華為在做AI芯片。現在我要說……這是真的。”10月10日,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佈了華為的AI戰略和全棧解決方案。華為發佈兩顆AI芯片:基於達芬奇架構的華為自研AI芯片昇騰910和華為昇騰310,以及基於它們的雲服務;並且推出了打通雲端和終端,全場景、全棧的AI解決方案。

而就在一個月前,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宣佈,阿里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將達摩院的自研芯片業務和阿里收購的中天微整合在一起,佈局阿里雲+端。明年,阿里的第一款神經網絡芯片將發佈,此外還將自主研發CK902系列芯片。

今年 5 月,來自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的“太章”推出,成為全球首個 81 比特隨機量子電路模擬器。張建鋒也表示,預計在兩三年內做出量子芯片系統。

在此之前,中國AI芯片企業們,已經掀起了創業和融資的熱潮。在上半年,西局做了個不完全統計,當時國內已經湧現了20餘家“芯”創業公司,多數在2014年之後成立。其中,也不乏寒武紀、地平線這樣知名的佼佼者。

已經有十幾年,半導體行業不曾出現過這樣的景象:創業公司紛紛湧入,而在它們背後,是產業資本近億美元的催化。

自然,我們不能簡單地期望它們的體量能夠迅速趕上英特爾、英偉達。而在海外,亞馬遜、谷歌、Facebook、微軟,互聯網和雲計算的巨頭們,也已經開始在雲+IP/芯片+框架+行業AI解決方案,全棧、跨場景的更加宏大的層面上進行佈局,滿足更大平臺的部署需求。

單打獨鬥的AI芯片創業公司們,已經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而現在,華為阿里的入局,正意圖以全棧AI解決方案,打開企業級服務市場。

這也讓國內AI芯片領域的格局,再度發生了改變。原本為華為提供麒麟970芯片NPU的AI核心架構的寒武紀,是否就此和華為從合作對象變成對手,成為業界討論的重點。

AI芯片領域,還欠缺一個類似當年的英特爾那樣位置的角色。阿里華為巨頭的入場,以及AI芯片創業公司們的發展,未來面對的,將是算力新物種的繁榮時代、中國芯們在AI賽道上彎道超車的機會,還是走向巨頭的壟斷?

“算力”=未來

對駛向未來的巨艇而言,“算力”就是船票。

雲計算的廣泛應用,讓越來越多的數據開始在雲端處理,大量的圖形、視頻帶來了更大的額運算量,同時企業對高效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需求也開始增加。人工智能在算法上的突破推動了最近一次的AI浪潮,深度學習的訓練和推斷需要更加大量的計算。

在算法提高之後,“算力”的需求開始爆發。

英偉達成為AI時代受益最大的巨頭。在2016年之前,它上市17年來的股價從沒有突破過40美元,而在2017年5月,孫正義花40億美元購買了它4.9%的股份時,英偉達股價已經飆升到了將近170美元。

GPU的處理流程,更加適用於深度學習算法的訓練,但在應用層面性能的性價比較低,而且功耗極高——黃仁勳就是這樣獲得了“核武狂魔”的“光榮”稱號。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深度學習及其相關應用的專用芯片,應運而生。

但在AI芯片這塊競爭領域中,英特爾這類以往的半導體巨頭不再是唯一的主角。

錯過了智能手機時代的英特爾,面對英偉達在GPU上的強項,開始發力商用的AI芯片。從2015年開始,英特爾收購了一大批AI公司,支持開源深度學習框架,開發神經網絡處理器和FPGA等,英特爾押寶的神經網絡芯片也提上了量產日程。

英偉達的GPU和谷歌的TPU,成為AI芯片領域新的兩座山峰。但一向專注於芯片研發的英偉達,也在面臨新的挑戰。

互聯網和雲計算巨頭們已然紛紛下場。軟硬結合漸成趨勢。微軟押注FPGA芯片加速雲服務器;亞馬遜和Facebook,也在今年先後開始投入AI芯片設計,將芯片和雲平臺相互結合;作為終端廠商的蘋果,也開始研發AI芯片。

戰國時代出現,也給國內的AI芯片,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曙光。

“端智能”的創業機遇

國內的AI芯片創業公司們最先看到了機會來臨。

寒武紀創始人陳雲霽曾說,站在學術的角度,神經網絡處理器還是個新興領域,“和通用CPU不同,中外這次是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上”。

從應用場景上,AI芯片主要分為雲端服務器芯片和智能終端芯片。在雲端芯片領域,GPU佔據了主導地位。但隨著計算能力需求的增加和物聯網技術的提高,“端智能”概念也開始興起:把更多的數據處理放在設備端,把AI計算量的壓力從雲端向靠近數據源的邊緣端轉移。

“軟件+加速芯片”,硬件不大,算法為主,是巨頭們未曾深入涉足的領域,也成為AI芯片創業公司們能夠切入的機會。

寒武紀是AI芯片創業公司中最為耀眼的一個。華為發佈的全球首款手機AI芯片麒麟970,其中集成了寒武紀的NPU(寒武紀 1A 處理器)作為神經網絡專用處理單元。今年5月,寒武紀發佈了Cambricon MLU100雲端智能芯片,“由端入雲”。

去年12月,餘凱創立的地平線在三年研發後,推出了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面向自動駕駛的征程處理器和麵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處理器。

從2017年下半年,資本對AI芯片創業公司的熱度逐漸增高。到了2018年,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讓核心技術能力更加得到全行業的重視。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核心技術,國之重器。國內投資對之的傾斜度也一時達到高峰。

2018年6月,寒武紀獲得B輪融資,估值達到25億美元。今年5月,耐能獲得A輪1800萬美元融資。

“做芯片”之風已經席捲而來。針對各細分“碎片化”場景的AI芯片開始湧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語音AI芯片。

5月16日,雲知聲在北京發佈了首款面向物聯網領域的AI系列芯片UniOne以及第一代芯片“雨燕”。 5月24日,出門問問在北京發佈了旗下首款AI語音芯片模組問芯Mobvoi A1。之後,Rokid在杭州發佈了旗下AI語音專用SoC芯片KAMINO18。 在同一時間,思必馳CEO高始興確認公司正在打造AI語音芯片。

“應用層面的競爭和進化正在加速”,地平線相關業務負責人曾對西局說。在他看來,智能化時代正洶湧而來,而在這個智能化時代,並不意味著“標準化”——個性化和差異化才是真正的智能。“在智能時代,以往靠規模化取勝的公司的優勢將被大大削弱。”

具備芯片研發積累的礦機芯片廠商,也正舉起AI芯片概念的大旗。

2017年,礦機芯片廠商比特大陸推出了AI專用芯片“SOPHON(算豐)” 。今年10月17日,比特大陸又正式發佈終端人工智能芯片BM1880。 “硬件軟件化、軟件場景服務化是個巨大的趨勢”,比特大陸人工智能產品戰略總監湯煒偉曾對西局說,“未來的物聯網終端中,AI能力將非常普遍,相應的雲上AI計算需求也隨之增加,對芯片行業也將會有海量的需求。”在他看來,這種高度快速、定製化的需求,對中國創業公司而言有天然的優勢,是最容易適應的。

挑戰來臨

但對於AI芯片創業公司而言,挑戰來得更快。

華為宣佈自研芯片,一度使得業內關於“華為放棄和寒武紀在芯片IP上的合作”的傳言甚囂塵上,也有人猜測,寒武紀業務將受到打擊。畢竟,在國內,很少能找到比華為更大的終端出貨對象。

一向低調的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出面公開回應稱,華為的達芬奇架構“在意料之中”。並且,他表示,寒武紀的MLU100主要針對雲端,和華為並不形成競爭,而浪潮、聯想、曙光等也都是寒武紀的合作對象,這對寒武紀自身的業務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於IP授權模式的思考,也隨之而生。

國際巨頭們建立生態圈的觸角,也開始延伸到了國內。今年年中,深鑑科技被美國芯片巨頭賽靈思收購。

“大家經常說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但實際上,做這個東西非常困難。”被收購後,深鑑科技創始人姚頌曾表示,“如果我只做IP核,授權給客戶生產,把IP交付給客戶,也就是說收入產生會很慢。如果只做到IP核層面,不把芯片做出來,收入規模嚴重不足,量也很少,每一個芯片收的錢也非常少,收入會非常滯後。”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曾對媒體表示,現在的AI芯片市場被“過度炒作”。市場上還缺少剛需的AI產品,而只有當AI殺手級應用出現,專用的AI芯片才能有爆發的動力。

大廠拼“生態”

“英偉達到底是一個GPU公司,還是一個軟件公司,還是一個平臺公司,這個定義是非常重要的。”姚頌說,“必須要超脫芯片本身才可能有競爭力,才可能是被用戶真正需要的一個東西。”

國內AI芯片江湖,也正快速進入巨頭進軍的階段。BAT和華為等,正在快速地邁入了雲端AI芯片領域,站在了舞臺中心。

今年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宣佈“中國首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已在流片。

4月,阿里宣佈達摩院開始研發神經網絡芯片;次日,中天微被阿里收購的消息傳出;在雲棲大會上,“平頭哥”也正式成立。

今年7月,華為的“達芬奇計劃”被外媒曝光,幾個月後,華為自研的AI芯片和AI戰略全面亮相。華為宣佈,AI芯片是專用芯片,且並不對外銷售,而是重點瞄準了安防、零售等行業的AI解決方案為主。

避開了和英偉達在硬件銷售領域的正面競爭,大廠們正致力於在AI芯片領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態圈。

AI芯片圈最終的比拼,還在於生態。谷歌和英偉達兩大霸主,在AI領域的佈局更久,也更深入。每年的I/O開發者大會和GTC大會,集聚了大量開發者、合作伙伴,打通了從科研、交流、應用、投資、以及商業化落地的鏈條。

而對國內的各大廠而言,生態圈的建設還僅僅是開始。徐直軍也並不隱瞞,在對外採訪中表示,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吸引開發者來共同做大做強,仍然是挑戰。

戰爭還剛剛開始。

AI芯片火熱的背後,國產芯片行業面對的仍然是長長的征程。多數公司都表示,在設計和封測領域,國內芯片公司在逐步向美國追趕,但是在製造環節上,中美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國內的芯片製造主要還是由臺積電代工。魏少軍在今年的一場演講中表示,國內集成電路產能仍嚴重不足,而且可能出現部分節點上產能過剩、先進工藝節點產能不足的失衡問題。他指出,國內每年投入約45億美元用於集成電路研發,還不到英特爾一家公司年研發投入資金的一半。

不過,當年中國芯們“彎道超車”之不易,在於起跑線的落後,與沒有起步的機會。至少現在,在AI芯片領域,國產芯片和海外對手站上了同場競爭的舞臺。

“(AI芯片創業)兩到三年內會碰到一個低潮,今天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創業者將成為技術變革的先烈”,魏少軍說,“但是,這也仍是最令人動容的偉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