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好轉能否隨意停藥?

症狀好轉能否隨意停藥?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應視藥物的作用特點和治療目的而定。

一般以改善疾病症狀為目的的藥物,只要疾病症狀得到改善,就可以馬上停止服用藥物。例如,感冒藥只要消除咳嗽、發熱、流涕等感冒症狀;止痛藥只要減弱身體的疼痛症狀,退燒藥只要減弱身體的發熱症狀,就可停止服用了。

但是,以治療疾病或控制疾病為目的的藥物,就不能因症狀好轉,就隨意停止服用藥品,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造成疾病的復發或者更嚴重的不良後果。例如下面的藥品:

症狀好轉能否隨意停藥?


一、糖皮質激素:如治療發生性心肌炎、各類血管炎和風溼性肌痛等瀰漫性結締組織病時,使用考的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進行治療期間,若驟然停止服藥,可使原疾病復發或惡化,出現“反跳”現象,甚至發生“腎上腺皮質危象”,如果需停止服藥必須逐漸減量,緩慢停藥。

二、抗結核藥:抗結核藥使用應遵循“聯合、規律、全程、適量”的原則,中途不得隨意停藥,如果出現中斷、停藥等不規範的治療行為,極易導致結核桿菌耐藥,導致全身播撒型結核,給治療帶來極大地困難。

三、抗心絞痛藥:長期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絞痛,驟然停藥可致嚴重的心絞痛復發等反應。長期服用心得安等β受體阻斷劑,突然停藥容易出現心絞痛症狀加重等反應。撤藥時必須小心監護24周,逐漸減少劑量直至最後停藥。

四、

降壓藥:在較長時間服用降壓藥後,如果突然停藥,可出現出汗、臉部潮紅、失眠、易激動、頭痛、頭暈、噁心等交感神經活動亢進表現,嚴重者可發生高血壓危象、腦溢血等。因此,如要停藥,應在醫生指導下,從之前7~10天開始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五、降糖藥:如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時,血糖檢測指標控制到正常值後,如果突然中斷用藥,可使血糖驟然上升,甚至出現酮症酸中毒,乃至昏迷。  

症狀好轉能否隨意停藥?


六、抗生素:有些患者不按醫囑時間劑量服用藥品,或者怕長期使用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在症狀基本消除後就停用抗生素,等復發後又重新開始服用,其實這樣反而更容易是細菌產生耐藥性,最後導致無抗生素可以使用。

七、抗病毒藥: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核苷類藥物,應堅持原則長期服用,如果服藥過程突然停藥,可發生肝病的急性加重,甚至發生肝衰竭。

八、抗癲癇藥:如服用苯妥英鈉、阿普唑侖等治療癲癇,癲癇症狀得到控制後,若立即停止服用藥品,有可能引起癲癇頻繁發作,甚至出現癲癇持續發作狀態。確實需要更換藥物,也應採取逐漸過渡的方法。

症狀好轉能否隨意停藥?


以上所列藥物只是舉例,具體使用應以藥物說明書或醫師、藥師指導為準。

以下是幾個主要名詞的解釋:

反跳現象是指長時間使用某種藥物治療疾病,突然停藥後,原來症狀復發並加劇的現象,多與停藥過快有關。

腎上腺危象:表現為體溫異常、胃腸功能紊亂、循環衰竭、低血糖、低血鈉、神志淡漠,甚至出現譫妄和昏迷等症狀。如無法及時診斷或出現漏診、誤診以及無法及時救治,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

高血壓危象:表現為血壓突然大幅升高,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等,可併發高血壓腦病、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衰竭等。不但影響血液循環系統,還可累及心臟、視覺、消化、神經、泌尿等,甚至危及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