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來了,穿著”綠鞋“、向A股的284億走來了

近期,有兩隻股票的上市格外引人矚目,一隻是赴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作為中國第一隻美股+港股同時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且在香港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仍然選擇在港交所上市的世界級巨頭,一起關注自然的。

另一隻則是郵儲銀行。不過和阿里巴巴引起關注原因不同,首先郵儲銀行是幾年國內的IPO募資最大的企業,其募資總額高達284億。其次,近期有兩個銀行的快速破發,給市場帶來了極大的震動,郵儲銀行自然備受關注。

不過,與其他銀行不同,郵儲銀行此次IPO自然是有備而來,也就是市場中所說的"綠鞋機制"。即新股發行後30天之內,如果股價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的"綠鞋"資金入場。

一時間,引起市場的廣泛討論,那麼,"綠鞋"機制到底是什麼?能夠保證郵儲銀行的股價穩步上漲麼?

“綠鞋機制”什麼?

綠鞋機制,也叫"超額選擇配售權",是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的一種成熟的股票發行機制,其目的是為了公開合法干預市場和股價。

由於美國波士頓綠鞋製造公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初次應用這一機制,所以被命名為綠鞋機制。出現以來便迅速獲得了國際金融市場的認同和青睞,成為海外市場中常用的發行方式。

此機制下,承銷商被髮行商賦予一種權利,即新股上市後的一段時間內,承銷商可以根據市場上投資者對新股認購的具體情況,要求發行商在預計發行的新股數量上額外發行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者選擇從二級市場上直接買入新股。若需要,這二者可全部施行

對於我國而言,在1994年首先應用於港股,隨後廣泛應用於內地的B股。在A股的試點,則是從2001年開始,不過雖然有了試點機制,但並沒有真正的企業在IPO中使用,直到2006年,工商銀行在選擇A+H上市時,主承銷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為了順利完成工商銀行的上市公司,應用了"綠鞋機制"。同樣的,在2010年,7月上市的農業銀行和8月上市的光大銀行,也採用了"綠鞋機制"。

所以說,本次郵儲銀行是我國A股歷史上,第四次採用"綠鞋機制"上市的公司。

"綠鞋機制"有什麼作用

既然是A股歷史少見的機制,自然有其特殊的作用。

第一,對發行人而言,發行期後一段時間內的股票價格維穩。簡單而言,股價過高被熱捧時,主承銷商可以使用綠鞋,使發行人增發股票,增加供給,平抑股價。而當投資者熱情不足,可利用"綠鞋"資金在二級市場邁入股票,增加需求,拉昇股價到發行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承銷商託市"。總體而言,就是使股價不會偏離發行價過多。

第二,對於主承銷商會有所降低風險。這主要取決於發行價,發行定價過高將導致主承銷商承受經濟損失。當運用綠鞋機制,若上市股價高漲,承銷商則無損失風險。但是,若定價過高,市場出現認購不足,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可用"綠鞋"資金,按不高於發行價的價格回購新股,發售給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提升股價。不過在A股的實際發行情況中,由於我國的特殊詢價機制,以及審核制對於企業上市的嚴格要求,很少出現上市即破發的情況,所以此種情況極少。

第三,上市公司可獲得更多的融資。如上所述,一般而言,我國的股票發行都是供不應求的,此時運用"綠鞋"機制便可增發股票。如此次郵儲銀行,若完全採用"綠鞋機制",募資總額將從284億元提升至327億元。

這種機制看起來是一個承銷商、發行人、投資者多方共贏的完美機制,其實則不然。"綠鞋機制"尤其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也是為何A股歷史上,目前僅有四次引入該機制發行股票。

首先是不利於承銷商的良性經營。既然綠鞋機制能夠給承銷商的定價糾偏,自然就弱化了承銷商的風險意識,阻礙未來的發展。其次,可能造成不正當競爭,因為"綠鞋機制"的認購需天量資金,容易產生機構投資者與承銷商的"合謀",進而擾亂股價的正常表現。再次,由於我國新股發行的供不應求,託市效果會顯得格外強勢,產生股價表現扭曲,"綠鞋機制"期限一過,股價就被修復的現象。最後,當"綠鞋機制"完全行使時,產生的超額部分最後將由中小投資者承受,一旦股價表現不佳,會加大損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進而引發對於監管的質疑。

因此,綠鞋機制在我國股市場上,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並達到其預期的目的,但其使用仍然需要謹慎,並對其作用保持冷靜的思考。

穿著"綠鞋"進A股的郵儲銀行,未來股價能不綠麼?

根據郵儲銀行的相關公告,此次綠鞋資金的規模為募資金額的15%(約為43億元)。而根據本次郵儲IPO的相關規定,網下投資者獲配部分的70%(佔發行總量的9.9%)會有6個月的鎖定期,戰略配售投資者(佔發行總量的34.8%)有1年的鎖定期。也就是說,市場流通盤約為55%左右,在一個月內,如果綠鞋資金全部進入市場中,綠鞋資金將佔據市場中全部流通盤的21.4%。將近1/5的市場托盤資金,基本能夠有效的穩定股價。

當然,事無絕對,對於股市的未來,我們永遠要心存敬畏。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綠鞋機制"的執行期為30天,所以,股價的真正承壓時刻,並非眾多投資者擔心的短期內,而是一個更加長期的過程,例如網下投資者鎖定期的6個月,戰略配售投資者鎖定期的1年。

不過,也無需過去擔心,郵儲銀行已經做出了穩定股價的承諾,三年內,當滿足一定條件時,將觸發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