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石化銷售儲運部暢通生產後路唯“快”不破

齊魯石化銷售儲運部暢通生產後路唯“快”不破

“原本3至6個月的磨合期,沒想到半個月就順利完成了任務。”4月2日,在談及船用燃料油鐵運出廠工作時,齊魯石化銷售儲運部煉油運行車間副主任鄭桂生感慨萬千。

3月份他們超額完成石腦油月度出廠任務、低硫船燃鐵運出廠再創新紀錄,從入廠到發出由原來的21小時大幅降至當前的14小時,不斷創出用時最好水平。

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銷售儲運部咬定產品出廠目標、上下同欲、密切銜接,積極優化汽運、鐵運裝車流程,加快產品出廠速度,為暢通生產後路、確保公司裝置穩定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15分鐘內作業

不久前,銷售儲運部接到公司指令:立即著手開展低硫船燃鐵運出廠工作。

“召必至、戰必勝”該部煉油運行車間當即立下軍令狀。

可船用燃料油採取的集裝箱運輸,這對一直從事罐車運輸的銷售儲運部完全是陌生領域,挑戰擺在了面前。

“找準突破口,全力優化出廠環節。”鄭桂生說,非常時期就要有超常決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他們對相關崗位展開多輪次培訓,同時提前優化線路佈局,專門設立6條專用股道存放編組燃油,在此基礎上,車間優化車輛檢查、信息錄入、裝車出廠等流程,力爭將時間縮到最短。

“調度負責計劃組織,車輛到達濟南鐵路局鐵石站後,立即著手根據作業計劃下達作業指令。”該車間調度員張軍科介紹。

“15分鐘內展開作業,是我們的承諾,下達作業指令後,無論遇到什麼天氣,都馬上開展相關工作。”機車四班班長王洪昌說。

他們加強與鐵路系統溝通,提前預判出車輛發出時間,第一時間反饋給煉油廠裝車崗位,雙方爭分奪秒各自開展工作,極大縮短了裝車時間。

“期間很多員工加班加點,將潛力挖掘到了最大,把不可能變為了現實。”鄭桂生被大家的精神所感動。

截至3月27日,該車間船用燃料油累計出廠597車2.6萬噸。

“力爭實現船燃出廠‘一天一列’的目標,為集團公司低硫船燃搶佔國際市場份額、公司效益提升做出貢獻。”鄭桂生信心滿滿。

15天連續作戰

石腦油是工業原料油。3月份受疫情影響,公司汽柴油產品出廠極為不暢,為確保物料平衡,公司加大了石腦油出廠量。

他們千方百計開拓運輸渠道。既然汽運受阻,那就開闢鐵運。銷售儲運部與鐵路部門密切溝通,四天就簽下了原本兩週才能簽訂的運輸協議。

任務下達後,液體車間立即成立了8名黨員骨幹組成先鋒隊,對閒置8個月之久的石腦油裝車設備檢查試車。梳理確認工藝流程、試驗裝車鶴管和定量裝車控制系統,不到兩天時間就打通了整個裝車流程。

車間領導帶頭緊盯現場,火車裝車班主操分兩批次實施帶班作業,確保裝車安全順利。

“員工嶽利民始終靠在班上,連續作戰了15天。”該部液體車間主任宋樂國被這種奉獻精神所感動。

截止到4月6日,該部石腦油累計出廠723車2.49萬噸,順利完成出廠任務。

3個優先保供原料

“2019年我們實現了丙烯裝車年出廠16萬噸的歷史最大裝車量。2020年3月又再次實現單日最高互供聚合級丙烯裝車新水平。”3月31日,該部裝洗車間裝卸二班班長馬新光自豪地說。

馬新光他們所裝的聚合級丙烯是生產口罩的原材料。

“我們對赴燕山石化的車輛優先過檢、優先過衡、優先裝車,保證來車就裝,並全力保證每臺車不少於23噸的裝車量。”該車間副主任劉新波用三個優先,詮釋了對原料保供工作的重視。

銷售儲運部領導帶班緊盯現場,車間及時聯繫烯烴廠進行出廠分析檢測,密切配合,力爭將每步裝車環節優化到最合理水平。

“燕山來的車路途遠,在保證安全的原則下,我們儘量裝上限。”該車間班長呂國西認為,多裝一點原料就意味著能多生產一些口罩。

截至3月底,齊魯石化已為燕山石化內部互供聚合級丙烯517車,12264.58噸,有力確保了抗疫原料的生產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