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養的人生,是最失敗的人生

人們都說,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其實窮養也好,富養也罷,有教養才是最重要的。

百度百科上如此解釋教養: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屬於他律教化顯現。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通俗點講,就是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帶給人的舒適度。有教養的人自然令人舒適,無教養讓人不齒甚至恨得牙根癢。

(一)

週末我和家人去家門口的公園散步。去往公園的一個巷子,被來來往往的人流車流擠得有點堵。一個開著電動汽車的中年人,被對向突如其來的車弄了個急剎車,跟在身後一個騎著電動車的學生模樣的男孩也措手不及。

其實在這條巷子裡,這樣的事是極為普通,尤其在週末。

可是男孩子不幹了,張口就髒話連篇,指責開汽車的中年大叔。中年大叔探出頭,微笑著向男孩解釋著,告訴男孩說話要文明。男孩不但不聽,反而變本加厲。

中年司機就那樣看著男孩子,再也沒有吭聲。男孩子罵罵咧咧地帶著發洩的快意揚長而去。

日子仍然繼續,這個路口仍然上演著不同的故事。但那個男孩卻讓我再次感覺到教養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沉默是最大的蔑視,中年男子用他的沉默表達了他對沒有教養孩子的不屑。這不是怕與不怕,一個乳臭未乾的毛孩,怕從何來?

因為缺失的教養,爽了一時,也許會毀了一輩。


沒有教養的人生,是最失敗的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二)

前不久,一起公交車上乘客毆打小孩的事件引發全網關注。

在四川省遂寧市的一輛公交車上,七歲男孩無緣無故用腳踢了坐在對面的一個年輕男子三下。男子突然站起,將小男孩過肩摔,重摔在地,並緊接著用腳在小孩的頭部狂踩三下。男孩隨即癱軟倒地。

對於此,孩子家長的說法是:就算調皮,也不該下這麼狠的手。

打人男子固然有錯,但多少人就是打著“還是孩子”的口號而縱容了孩子的囂張?

如果不是平時父母的縱容,孩子怎麼會有此膽量?說到底還是教養的缺失。

貝多芬說過,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讓孩子有教養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


沒有教養的人生,是最失敗的人生


(三)

我們再來說一個最近的網紅。最近,一個年輕的從小富養長大的留學生,成功地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她。

這個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說孩子有點親切,可是實在想不出來用什麼稱呼比較合適),在網絡上公然挑釁中國民眾的底線。

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媽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有幸生在一個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都富裕的城市,至於個人努力跟這些比起來,則絲毫不值得一提。

這是這個自以為是的傢伙發自肺腑的自豪與驕傲。其實單是這段話,最多也是她的高調炫富,炫她的官二代活著富二代身份而已,我們只能給她冠以恬不知恥。問題是,在國難當頭,她一次次地公然炮轟祖國人民,肆意踐踏著祖國的尊嚴。

一個富養大的女孩,一個在中國這片熱土上長大,靠著中國的土壤潛滋暗長的女孩,一個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女孩,能夠如此大放厥詞,這是誰給她的勇氣?

是無教養給她的勇氣。


沒有教養的人生,是最失敗的人生

巴德勒博士說:"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

所以教養,無關乎學歷,無關乎窮養富養。她是來自心底的善良,是來自父母自小的言傳身教。我們很難想象,在一個三觀不正的家庭裡,如何培養出一個有修養的謙謙君子。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思維,就是粗魯和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知道不知道,你們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也許今天,你只是逞了一時之能,總有一天,你會為你教養的缺失而付出慘痛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