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瓶沒》:竊·格瓦拉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

竊·格瓦拉,本名周立齊。立齊要紅了。

為什麼紅的呢?

咬住電瓶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

他是一名刻苦鑽研,自學成才,在電瓶車盜竊領域頗有造詣的專家。

而且還上升到哲學高度,是一名思想家,哲學家,行為藝術家。

代表作有《今生不打工的秘密》、《今瓶沒》、《電瓶隊長》、《電瓶車終結者》、《我和看守所不得不說的故事》......

而且此人頗具江湖聲望,有道是:平生不識周立齊,偷遍電瓶也枉然。

十步偷一車,千里不留瓶。廣西南寧一片天,誰見周某不遞煙?

話說這樣的人,怎麼能紅呢?

他不是應該被關進號子裡去麼?

是的,今年36歲的周立齊,已經四進宮,昨天是他人生中第四次出獄。

只不過這次出獄後,我相信他再也不會重操舊業了。

看守所十多年如一日的改造,都不如資本市場來的效果好。

如無意外,周立齊將成為一名網紅。

在他出獄的當天,幾十家經濟公司到場,有開保時捷來的,有直接帶著幾百萬現金等著和他簽約的。

有人說,一個小偷,有什麼商業價值呢?

其實還真有。

他哪怕去代言電瓶車,都是絕佳的題材。

他只要對著電瓶車說一句:“我都偷不走的電瓶,你值得擁有。”

我相信,這車一定火。

至於直播代言,有很多話題。比如代言車鎖之類的產品,分分鐘秒光,順便聊一聊看守所裡的人生,頗具滄桑。

有很多人反感這樣的人成為網紅,覺得他們的存在帶偏了意識形態。

但我覺得吧,這種事兒,你要辯證的去看。

周立齊二十年如一日的偷電瓶車,啥正經事兒都不做,顯然是背離了主流價值觀的,是錯誤的,也是犯罪的。

這一點不需要展開,他四進宮已經說明問題了。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下他說過的那些話,其實透露出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比如他很自豪的講曾經偷過的電瓶車,不下1000輛。

排除吹牛的因素,我們就算他偷滿了1000輛。

一臺電瓶的價值只有幾百塊,1000個電瓶充其量也不過四十萬。

要知道這是他20年以來的積累,平攤下去,每年只有兩萬塊。

他肯定對社會造成了損失,但這個損失的總額,擺在這裡,你一眼就能看到。

他肯定也有一些獲利,但獲利的總額,你也一眼就能看到。

事實上,如果他願意進富士康,20年下來,賺到的錢,肯定比偷電瓶要多。

但他為什麼不選擇呢?

記者曾經採訪他,問他有手有腳,為什麼不去打工?

他說:“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

記者又問他,那你覺得看守所好,還是家裡好?

他說:“大年三十都不願意回家,家裡也沒有朋友,也沒有女友。看守所裡個個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面。”

我知道讀者的感覺,這哥們太能胡扯了。

我也覺得。

可問題在於,如果看守所四次都教不過來,說明什麼?

說明沒辦法改變這個人。

沒辦法改變這個人,就是在告訴你,社會上一定有一小撮人,他不適應現在的社會模式。

這不是我們特有的。

隔壁的日本,有上百萬蟄居族。

所謂蟄居族就是拒絕上學,拒絕工作,每天宅在家裡,靠父母養,不和社會接觸。

有些人,已經從年輕的時候蟄居到四十多歲,五十多歲,有些人的父母已經過世了,他們的生活面臨問題。一旦遺產花光,將無法生存。

你站在正常人的角度看他,這就是廢人。

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看自己,有很多實際的問題,他克服不了,即便在社會的幫助,或者強制下,依然改變不了。

比如有人覺得學校,公司的壓力太大,他沒有信心面對挫敗,沒有信心展現自我,沒有。

他也沒有耐心去過一種看起來枯燥的生活。

你可以說周立齊為什麼不進富士康,問題是富士康不見得是他能忍受的。

不能忍受也不能去偷呀?

這道理是對的,但很多時候,人世間是複雜的。

你說周立齊四體不勤,卻不肯創造財富,偷電瓶,盜取他人財富為生,這是事實。

可我問你,難道金融市場裡那些炒買炒賣的,他們創造了財富麼?他們的本質不也是竊取他人財富麼?

“我年輕時,人們叫我賭徒,後來我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個投機者。現在我被稱為銀行家,但其實一直在做同樣的工作。”

—— 英國慈善家歐內斯特·卡塞爾爵士

這不是一個笑話,這是一個事實。

法律的本質是管理預期,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或者說消除一切不合理。

後者是做不到的,因為成本制約。

就像你闖紅燈,會被罰,為什麼?

因為高速攝像頭會拍下來你闖紅燈的照片,會成為證據,你不認罰,就會被起訴強制執行。

可我問你,假如來了個外星人,人家速度特別快,超過了你拍照的速度上限。

換言之,你響應不過來,人家已經呼嘯而過。

有辦法罰他麼?沒有。

因為你沒有證據。

如果你非要得到這份證據,你就得升級攝像頭,升級到能夠追得上他速度的上限。

這不需要費用麼?這需要天文數字一樣的費用。

這就是成本,追求一切真相的成本。

你以為英國人不知道歐內斯特·卡塞爾從頭到尾都是個賭徒?

知道。

可那又怎麼樣?

控制他的成本超過了預算,就像那個外星人。

當我們發現控制他的成本超過了負擔的極限,你覺得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是獎賞。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人類一直這麼做。

所以歐內斯特·卡塞爾成為了銀行家,慈善家,事實上,他後來還被女王封為爵士。

就像老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肯尼迪的爸爸。

他是華爾街最臭名昭著的投機頭子,可以說95%的胡搞瞎搞都和他脫不了關係。

可這樣的人,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是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主席。

事實上,被招安的老肯尼迪,一改前態,作為管理米缸的老鼠,他非但沒有監守自盜,反而建立了最嚴厲的法則,打擊了當時華爾街所有的投機者。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它體現了不公平,真的不公平。

但真的只能這麼做。

因為要管理的,從來都是預期,而不是真相。

所謂管理預期,就是告訴大多數人,不可以怎麼做。

比如你偷電瓶,就像闖紅燈,這是成本以內的事兒,抓你並不難,也不貴。抓你,可以阻止更多的人偷電瓶,闖紅燈。

成本合算,所以這麼幹。

至於卡塞爾,老肯尼迪,成本覆蓋不了,搞不定,抓不住。

那乾脆反其道而行之,招安算了,把你捧得高高的。您都是慈善家了,難道還不能自我約束麼?

你看到了,這才是人類社會的真相。

不是不想追求絕對的真相,追求絕對的善惡有報,問題是,成本制約在那裡,做不到。

人類社會從來都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真相。

劉強東在美國,那天晚上的幾個小時,被內外媒體反覆講反覆講,差不多細緻到每一幀畫面,前後長達幾個月。

可是淘寶總裁夫人手撕千萬女網紅,僅僅維持了兩分鐘,這樣可以排得上年度第一瓜的內容,兩分鐘內刪帖的刪帖,限流的限流。

為什麼?

BOSS的力量。

阿里除了馬雲,沒人和東哥一個量級。但東哥旗下沒有媒體,而阿里佔據半壁互聯網。

罵誰,也不敢罵老闆......

很多人都說,在美國想怎麼說怎麼說,很顯然,你沒有上過外網。

你去外網上罵罵人家媒體老闆試試?

分分鐘讓你消失的無影無蹤。

無論你認可還是不認可,這就是當下人類社會運作的方式。

所有光鮮亮麗的路,都是有成本的。

學歷,履歷,資歷,人脈,悟性,天賦,機緣,這裡面哪一樣,是沒有成本的?

可作為周立齊,他是一個弱者,偏偏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你讓他去富士康做工,非常枯燥,他不願意要這樣的一生。

當真堵住周立齊們所有的念想,這樣做好麼?

孫子兵法說:“圍師必闕”。

是告訴你,圍城,一定要留一個缺口,而不能圍死。

你圍死,城內的人看不到希望,這仗打起來成本就很高。

留一個缺口,讓他看到希望,等出去後中了埋伏,可那時候已經心灰意冷了,就投降了。

你理解為什麼存在網紅這種職業。

網紅就是那個缺口。

為什麼有上百萬的橫漂,他們在等什麼?在等那個奇蹟。

當一個人,沒有辦法走主流社會設定的那條路,又不甘心的時候,留一個念想給他,總好過沒有。

既然卡塞爾可以做爵士,老肯尼迪可以做SEC的主席,周立齊為什麼就不能做網紅呢?

前者是因為拿他們沒辦法,後者,是希望他給那些不適應現代社會,又不甘心的人帶來一絲幻想。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類社會一直這麼設計,是出於成本考慮。

用文青的筆法描述。

有時候,留一絲幻想,也是留一絲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