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在買手機時,在手機參數網絡連接那一欄,經常看到3G、4G、5G網絡,如3G網那一欄顯示的是移動3G(TD-SCDMA),聯通3G(WCDMA),電信3G(CDMA2000),聯通2G/移動2G(GSM),4G網那一欄顯示的是移動TD-LTE,聯通TD-LTE,聯通FDD-LTE,電信TD-LTE,電信FDD-LTE,可能有的小夥伴們比較明白這些英文字母代表什麼意思,有些小夥伴就看不明白了,今天咱們就詳細說說這裡面代表的含義。
1G的發展:想了解這些,我們就別嫌麻煩,咱們從頭說起,先說1G,所謂G指的是Generation這個單詞的首字母,好學的小夥伴會查字典,發現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代,一代,一代人;子孫,後裔等,1G就是指第一代無線移動通訊技術,從字面就能理解,無線啊肯定不像電話那樣帶著電話線,它完全脫離了線的束縛,別看就僅僅這一點改變,它可是質的飛躍,如果有線通訊讓人類擺脫了距離的限制,那麼無線通訊讓人類掙脫了外在的束縛,可以隨時隨地的通話。最早這種技術是應用在航空國防等方面,後來才轉為民用。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的公司,摩托羅拉,可以說它是1G時代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武林霸主般的存在。
摩托羅拉公司原名加爾文製造公司(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由保羅·加爾文創立於 1928年,於1947年更名為摩托羅拉。最早生產汽車裡的收音機,摩托羅拉則是這種收音機的品牌。摩托羅拉一詞 Motorola的前五個字母 Motor 表示汽車,ola 是美國很多商品名稱喜歡用的後綴,比如大家熟知的可口可樂 Coca Cola。看到沒,人家的前身是生產汽車收音機的,有豐富的技術積累,這也是它後來變得那麼牛叉的基礎,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功,運氣是一方面,知識積累也必不可少。。二戰時,摩托羅拉與美國陸軍部簽訂合約、協助其研發無線通訊工具。1941 年,摩托羅拉研發出了第一款跨時代產品 SCR-300,就是電影里美國大兵經常背的那一種。SCR-300重高達16公斤,甚至需要一個專們揹負的通信兵、或安裝在車輛和飛機上,然而由於 SCR-300使用了FM調頻技術,使通話距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2.9公里,足以讓炮兵觀察員聯繫到炮兵陣地,也能讓地面部隊跟陸軍航空兵通訊。
到了1973年,摩托羅拉發明了手提電話,我們的無線通訊電話終於從人揹著發展到可以手提著了,可能說手提電話大家都比較陌生,但它有個別名,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那就是港片黑社會老大標配“大哥大”,這玩意在當時可比現在的蘋果拉風,用蘋果的也有可能是窮人,畢竟沒錢了可以賣腎啊,但是大哥大的話,相信我,別說你兩個腎了,就算你天賦異稟四個腎又怎麼樣,全賣了也不夠,所以在當時,只要看到拿大哥大的,直接跪下叫大哥,沒跑。呵呵,扯遠了,咱們接著說。由於大哥大非常昂貴,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普通人是用不起的所以普及率並不高,而摩托羅拉作為模擬通信技術的佼佼者,在移動通信及電腦處理器領域中都是市場先鋒,更在1989年被選為世界上最具前瞻力的公司之一。可惜所有的事物都有著由盛轉衰的一個過程,摩托羅拉未能隨市場趨勢轉型,最終轟然倒下,一代霸主就此隕落。現在我們總結一下1G的特點,它的頻段在800-900MHz,因為用的是模擬語音技術,所以只能打電話,短信什麼的都不可以;信號不穩定,通話質量差;經常掉線、串號、盜號;不同國家通信系統不兼容,而且它的兼容性差,每個國家的標準也不同,各個品牌不能互相通話,也不能打越洋電話。因為1G技術的侷限性,2G的發展刻不容緩。
2G的崛起:1980年代後期,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與數字信號的應用更加成熟,當時的移動運營商逐漸轉向了數字通信技術,移動通信進入2G時代,摩托羅拉壟斷了1G,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霸主,這也意味著第一代通信標準把持在美國人手裡,但是由於通信產業為國家戰略產業,通信標準之爭的背後是國與國、聯盟之間的綜合角力,一旦輸了的一方則須持續向對方聯盟繳納高額專利費,且更容易被對方掌握產業主動權。所以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摩托羅拉已經倒下,現在就看誰能抓住機會,一飛沖天,當然這個時候中國改革開放沒幾年,還完全插不上話,咱們只管準備好瓜子花生爆米花好好看這一場大戲。其實,在數字通信剛起步時,歐洲各國意識到,美國不但是軍事上的霸主,科技領域的技術積累也是雄厚無比,單打獨鬥在技術上將難以和美國抗衡,大家都知道,如果搞群體淘汰制,實力最強的肯定是靶子,現在美國就是那個靶子。既然單打獨鬥不行了,那大家只能聯手抱團取暖啦,還管什麼江湖道義,紳士風範,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一起上吧。美國一看這陣勢,哎,小場面,你們一起上吧,我蕭峰何懼。不好意思,老毛病又犯了。當時歐盟各國想,若各自搞出一個不同的標準、很難在世界上佔主導優勢,乾脆聯合起來統一成一個標準,標準這東西啊,不就是人多、說話大聲拳頭硬的就贏了;總不能全世界只你一個人跟別人用不一樣的,說幹就幹,1982年起歐洲郵電管理委員會成立了“移動專家組”負責通信標準的研究(這個機構就是後來3GPP的前身),並把GSM定為2G的標準,所謂GSM即是移動專家組(法語: Groupe Spécial Mobile)的縮寫,後來這一縮寫的含義被改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向全世界推廣GSM。GSM的技術核心是時分多址技術 (TDMA),其特點是將一個信道平均分給八個通話者,一次只能一個人講話、每個人輪流用 1/8的信道時間。GSM的缺陷是容量有限,當用戶過載時,就必須建立更多的基站。不過,GSM的優點也突出:易於部署,且採用了全新的數字信號編碼取代原來的模擬信號;還支持國際漫遊、提供SIM卡方便用戶在更換手機時仍能儲存個人資料;能發送160字長度的短信。1991年,愛立信和諾基亞率先在歐洲大陸上架設了第一個GSM網絡。短短十年內, 全世界有162個國家建成了GSM網絡,使用人數超過1億、市場佔有率高達75%。可以看出歐盟的這些舉措,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咱們把鏡頭轉到美國這邊,作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美國以一己之力幾乎跟歐盟同一時間搞出了三套通信系統。不得不說美國還是牛叉啊,上來就三套,不服不行啊。而這三套系統,其中兩套同樣是基於TDMA 技術的、第三套則是高通推出的碼分多址技術(CDMA)。TDMA的信道一次僅供一個人使用、八個用戶得輪流使用,容量有限;然而CDMA採用加密技術、讓所有人同時講話也不會被其他人聽到(好比編號1只能與編號1通話、編號2只能與編號2通話,互不干擾),容量大幅提升,而CDMA系統的容量是GSM的10倍以上。
大家用功能機的時候,是不是發現電信手機跟移動聯通的手機是不能通用的,就是因為電信用的是美國的CDMA技術標準cdmax1,而移動聯通使用的是歐盟的GSM標準。
言歸正傳,從上面可以看出美國的第三套系統的先進程度要高於歐盟很多。也就是說如果是兩軍對壘的話,美國這邊的武器要強大的多,不過歐盟這邊人多,所以勝負如何,還很難說。從1950年代起,CDMA就是美軍軍方的通信技術之一。在創始人Irwin Jacobs和Andrew Viterbi領軍下,高通在1989年成功將CDMA 應用在移動通信上。然而高通沒有實際的手機制造經驗,歐洲的運營商們也對它的知識產權不感興趣,這能理解,畢竟大家是敵對關係,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即使是在美國也只有極少數的運營商願意使用該系統,早期有關CDMA的報導都是相當消極的,基站不能達到預期的性能,CDMA手機也無處可買。總的來說,就是技術很牛逼,基站建的不給力,也沒有硬件支持,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應該是美國這時內心的真實寫照啦。那麼這一段時間歐盟在幹嘛呢,歐洲大力投資GSM,短短數年內建立了國際漫遊標準,在全球廣佈GSM基站。自然,CDMA起步較GSM晚了一步,加之美國國內資源分散內部又不團結,CDMA被打的節節敗退,失去了大半江山。摩托羅拉也是在這個時期衰敗的,當數字移動電話漸漸取代模擬移動電話時,摩托羅拉仍在模擬移動電話市場有40%的份額,但數字移動電話卻不到二成。對於數字通信的威脅,摩托羅拉錯估了模擬手機的壽命,當時其高管表示:4300萬個模擬手機用戶,錯不了的!何其的自負,何其的不知變通,當年的霸主怎麼會變成這樣。其實我們這是上帝視角來看的,一個公司一但壯大了,它的部門就比較繁多,應變能力就比較遲鈍,就像動物一樣,體型巨大的一般靈敏度就不行。當時模擬手機是當時摩托羅拉最賺錢的部門,當然賺錢的部門肯定就是最硬氣的部門,它怎麼會同意全部砍掉,把資源全部流其他部門,這就相當於壯士扼腕,摩托羅拉顯然沒那個勇氣,1997年,摩托羅拉終於走下神壇,其全球移動電話市場份額從1997年的50%暴跌到17%。持續了20年輝煌的摩托羅拉終於被一家之前還在造紙、1992年才推出第一部數字手機的公司——諾基亞擊垮。諾基亞開啟了自己的霸主之路。顯然2G時代美國輸了,輸的很徹底。但是它真的輸了嗎,就像好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美國內部不團結,佈局時間短,但是一步落後真的就步步落後,有時候是,有時候很顯然又不是。
那麼美國在3G時代是究竟怎麼實現逆風翻盤,流氓高通怎樣渾水摸魚,蘋果為什麼能崛起,歐美中三足鼎立之勢是怎麼形成的,咱們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