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疫情期間,餐飲老闆們苦不堪言。不僅收入跳樓式下降,更加難言的,是那份心累,畢竟開店休店不由自主,堂食外賣全看政策。連月折騰,要是心理素質與應對政策稍有不足,就會不慎倒下。


然而,如此波動之下,有些店竟然完全不操心堂食,還不上外賣平臺,即便如此還有超預期的營收,他們都做了什麼?


案例一:從“留量”到“流量”的轉化


Alan’s Kitchen是名廚Alan Yu經營的西餐廳,在疫情期間遭受人流量大幅下滑的打擊。對於西餐,其品類並不適合外賣,但在疫情初期,餐廳便迅速調整方向,清晰地認識到堂食不足以維持經營,因此便迅速推出適合外賣的品類,上線料理包與烘焙產品。而這間餐廳並沒有選擇登錄外賣平臺,而是發掘私域“留量”。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如今客流量下降,有些餐廳僅盯著到店顧客,而有些餐廳就如Alan’s Kitchen這樣先把老客戶等過去的穩定流量留住。早在2月初,Alan’s Kitchen便建立粉絲群,在粉絲群裡推廣外賣產品,並提供實時的下單與客服服務。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Alan’s Kitchen的粉絲群,每日都有大量信息

Alan’s Kitchen的外送經理高先生告訴記者,第一個粉絲群不到一個星期就已滿500人,而第二個粉絲群滿員只用了3天,第三與第四個粉絲群的建立將近一星期,前後不超過20天,合共粉絲群人數在1800人左右。如果說第一個群是把老客戶維繫下來,那麼第二三四群就是在第一個粉絲群基礎上開發的新客戶,實現從500人的“留量”到1800人的“流量”的轉化。


對於Alan’s Kitchen來說,這是全新的嘗試,隨著粉絲群的維繫與壯大,2月份的銷量已超出了預期的目標,在疫情最嚴峻的那兩個月裡,雖然無人上街消費,但他們通過粉絲群,每日都要處理大量的訂單與諮詢信息。這種效果,是他們也不曾想過的。


案例二:最受創的品類銷量超預期


在此次疫情中遭遇重創的,還有一系列輕餐飲,如甜品店、飲品店等。然而這間甜品店“玉麻家”的老闆珊珊卻告訴記者,疫情以來的銷量是他們意想不到的。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2月9日,珊珊發佈了開群的信息,但是她並沒有想到會集結到800多人

農曆新年後,本打算開門營業的珊珊,眼見疫情尚未好轉,而堂食放開的政策也時時更改,所以她乾脆暫停堂食,只做外送,並且不上任何外賣平臺。本來珊珊只打算在朋友圈發佈相關外賣信息,後來發現,人們並不會那麼長時間地查看朋友圈的信息,於是在2月9日,她建立起了第一個粉絲群,在裡面發佈每日出售的甜品與產品相關信息。後來進群的粉絲不斷增加,她又建立了第二個粉絲群,在不足一個月內建立起了約800人的粉絲群。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玉麻家的粉絲群每日都有不同的話題熱度

開群后,她家的生意就將完全轉移到網絡上,前一天發佈甜品預訂鏈接,第二天就是備料、製作、發貨,並且同時準備下一天的訂單。如此忙碌之下,在全市均可有序復工之時,“玉麻家”依然決定暫不恢復堂食,因為通過粉絲群,他們家的訂單需求已遠超堂食的60%—70%。


啟示一:不只是建粉絲群就夠了!


從上述兩個案例可見,一間高端西餐廳,一間甜品店,都是在疫情期間深受重創的餐飲品類,但他們在不開店,不上外賣平臺的情況下,通過建立粉絲群也收穫可觀的營收。


不過,

只是建個群就能有這樣的效果?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高先生告訴記者,粉絲群除了起到集中管理客戶群、實時發佈產品信息、實時下單等作用外,也是一個實時收集反饋的平臺。首先,這1800位顧客可以實時交流,如果產品有任何不足,這些1800顧客都能看見,所以如果不是花費大量研發成本才推出的產品,根本不會推廣在粉絲群內。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其次是粉絲群的各位維護人員,每個都是餐廳的高管甚至是股東,他們都非常用心地與粉絲們交流,包括接單、下單、處理售後問題等,形成了十分和諧的氛圍。記者早在2月已加入該群,併購買了數個產品,嘗試整個購買流程,記者發現儘管是500人的群,信息繁多,但是有關訂單與產品問題,相關工作人員都是馬上回復與處理。這對於一個消費者而言,這種簡化、高效的購買過程,確實是不錯的購物體驗。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珊珊的粉絲群,不是單刀直入地銷售產品,而是在群中直播烹飪、購物、消費等心得與技巧。這些,都是珊珊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真誠地分享。久而久之,這800多個客人都參與到這些分享之中,群裡的活躍度隨之增加。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購買了玉麻家外賣的粉絲會在朋友圈發佈信息,進行第二次推廣

記者在2月份加入該群時發現,除群裡除了有訂單信息外,珊珊發佈的與生活相關信息也會引起很高的話題量,一天的聊天信息便達到5000+。換言之,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外賣粉絲群這麼簡單,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這種現象,無疑已增強了一種客戶粘性。


啟示二:連接的客戶越多,營銷成本就越低!


通過這兩間餐廳建立、維繫粉絲群經驗 ,以及記者的親身體驗,我們可以看到,以粉絲群的方式增加私域流量,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營銷路線。在建立粉絲群的兩個多月後,珊珊在早前決定開放堂食,但她發現目前前來堂食的顧客與同期相比減少了60%—70%,粉絲群的的顧客成為了“玉麻家”收入的主力擔當。

不開堂食,不上外賣平臺,疫情期間他們的營收居然超過預期!

高先生表示,隨著疫情慢慢得到控制,粉絲群的顧客消費熱情會下降,需要制定新的目標。而珊珊則指出,蛋糕與甜品並不是人們每天都需要吃的東西,所以會研發出更多適合外賣,需求量更大的產品。從這兩個案例中可見,連接的客戶越多,營銷成本就越低,才能從口碑效應走到裂變效應。


END


圖文 | 羅珊珊

編輯 | 彭柔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