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隨著渡江戰役的勝利,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同時也為解放軍繼續前進南進,解放南方各省創造了有利條件,而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則繼續向中南地區挺進,不過在1949年8月份的時候,其中一個兵團卻從3個軍的編制一下子變為5個軍的建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多出來的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當時四野的四個兵團分別是第12兵團,第13兵團,第14兵團和第15兵團,而在1949年8月突然多出兩個軍的兵團便是第13兵團,我們都知道這個兵團的司令員程子華是五大野戰軍16個兵團中唯一沒有參加授銜的司令員,當時13兵團下轄三個軍分別是38軍,47軍,49軍,而在他率部進入湖南不久,原本隸屬於第四野戰軍第14兵團的兩個軍,即第39軍和第41軍被劃歸到了第13兵團戰鬥序列,一下子第十三兵團變成了20多萬的大兵團的規模。那麼這多出來的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呢?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首先來看第39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這支縱隊在東北戰場上可是一直非常厲害的攻堅部隊,素有“東北猛虎軍”,而這個軍的軍長便是大名鼎鼎的劉震將軍,他出生於湖北孝感,16歲時便加入紅軍,土地革命時期,他先後擔任過任紅15軍團第75師225團政治委員,紅73師政委,紅15軍團75師政委。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抗戰爆發後,75師被改編為第115師第344旅688團,劉震出任政治委員,沒多久344旅組建獨立團,劉震任團長,奉命到冀魯豫邊區開展鬥爭,1940年他又被派往新組建的八路軍第2縱隊第344旅擔任旅長。皖南事變之後,他被任命為新四軍第四師第10旅旅長。

抗戰勝利後,擔任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的劉震率部隊前往東北,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成立後,他擔任司令員,參與指揮了錦州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等,第四野戰軍成立後,他被任命為14兵團39軍軍長,在1949年8月39軍被劃分出去後,他改任13兵團副司令員兼39軍軍長,1955年大授銜時他被授予開國上將。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其次是第41軍,由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改編過來,該縱隊是由山東膠東軍區地方兵團擴大編成的,軍長由吳克華擔任 ,江西省弋陽縣人,16歲時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時期先後擔任過紅5軍團第13師第35團團長紅5軍13師37團團長,多次率部擔負後衛,阻擊追敵,掩護主力脫離險境,出色完成任務,多次受到中革軍委的通電嘉獎。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副司令員、第2支隊司令員,膠東軍區第五師師長,參與了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

抗戰勝利後,率山東軍區首批趕赴東北,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成立後擔任第十四兵團第41軍軍長,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塔山阻擊戰等。


渡江戰役勝利後,四野第13兵團多出了兩個軍,軍長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任第四野戰軍15兵團副司令員,華南軍區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等職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