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和職業發展沒有動力、沒有希望,迷茫和中年危機等現象普遍發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我沒有辦法穿越到十年前、二十年前,去問一問、看一看那時候的年輕人;但那時候的研究者問過、看過,並且記錄過。把每個年代對年輕人的研究放在一起,對比一下用同一問卷所測量的某項特質,看這些年來的變化,通過這種橫斷歷史元分析的方法,我們就可以看出,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往有什麼不同 。

這裡介紹兩個橫斷歷史元分析,是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雖然還沒有正式踏入職場,但也是年輕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容易焦慮

“以前說‘大型車禍現場’大家都會想起超越妹妹,明天之後就會變成‘大型車禍現場:我的presentation’。焦慮成天邊的一朵煙花。”

“雖然已經轉了許多個錦鯉,但想到明天的面試,還是緊張得睡不著覺。”

……

在考試前、上臺做展示前、面臨畢業選擇前,或者什麼都沒發生而就是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會緊張、憂慮、恐懼,但交完考卷、做完展示、拿到offer、那段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時間過去後,焦慮情緒就隨之散去了。這樣某一特定時間或情景的恐懼、緊張、憂慮和神經質的體驗、感受,是

狀態焦慮。如果有人經常體會到焦慮情緒、容易焦慮,那他則是特質焦慮比較高。

一項橫斷歷史研究分析了1993至2009年我國大學生焦慮的變遷。貼心地考慮到大考等特殊時段會帶來額外的焦慮,研究者特意把目光放在了關注“平時”的研究上,最終兩種焦慮的研究都找到了60多個、涵蓋近3萬人。

研究發現,1993至2009年,大學生狀態焦慮和特質焦慮都隨著年代而逐年上升,無論男女;狀態焦慮上升的速度還比特質焦慮更快一些。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院校種類對大學生狀態焦慮的年代效應也可能有影響,醫學生似乎更容易受影響 。

十幾年間,經濟體制劇烈轉型,高校就讀費用增加,大學生擴招,就業壓力增大……也許是這樣的變革讓大學生們更加焦慮,尤其是學制長、壓力大、責任重的醫學生。

而從2009年到2018年,發展的速度並沒有減慢,尤其是快節奏的互聯網企業,那從2009年到現在的大學生呢,是不是又多了幾分焦慮呢?

文獻暫時還沒有給出答案。

現在的年輕人,變得更不自信

以往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而現在的大學生動不動就被批判;我們內心也逐漸開始懷疑自己:我能行嗎?我還有價值嗎?

對自我價值的評判、對自我能力的感知以及對整體自我的接納,是一種對自己的評價,在心理學中叫“自尊”。

研究者分析了1993年至2013年間,83項研究中近5萬名我國大學生報告的自尊情況,並發現20年來,大學生的自尊呈現下降趨勢,無論男女,無論城鎮、農村,大學生自尊的整體情況都是比之前更低的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環境和個人都有作用

而原因,研究者歸因給了“他人的評價和期待”。我們身處在社會中,別人對於我們就像一面鏡子,“鏡子”中的那個“我”是我們所假想的他人評價,我們多少會受到他人評價、觀點與態度的影響。20年來,大學從原本的“精英教育”成為“大眾化培養”,然而大學校園中的知識學習, 並不能幫助大學生有效適應社會實踐與工作, 也因此導致“大學生能力不足”的消極社會評價

。根據鏡中我理論,個體的自尊會來源於外界評價,既然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並不像過去一樣持較為肯定的積極態度,大學生的自尊也在其影響下,整體上呈下降趨勢。

這樣看起來,社會環境和評價的變化,是解釋年輕人變喪的重要因素

不過,環境雖然如此,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依然起著作用。整體趨勢下,人人其實各不相同。

同樣是規劃未來,有人關注自己有多想做這份工作,而有人盤算這份工作有多容易得到;後來,出於渴望去找工作的人升職加薪,承擔了許多重要的項目,把“容易拿offer”排第一位去找工作的人,每年把同樣的工作日重複三百遍。

顯然是後者更容易感到沒有動力、沒有希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雞湯文寫道:看,這就是“格局”的力量!

我們常常在各處看到“格局”這個詞,有人說它是指思想的深度,有人說它是指承受委屈的能力,有人說它是大局觀。字典對“格局”的解釋是“事物的認知範圍”,格局大的人更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更能從長遠考慮。其實,心理學中也有類似“格局”的理論,用以描述“人們對同一事件的表徵的抽象水平”,即解釋水平(construal level)

“格局”有大小,解釋水平有高低,可以按抽象水平劃分。解釋水平高的人,在理解事物時更抽象。心理學實驗發現,高解釋水平的人更容易做到延遲滿足 ,放棄眼前的誘惑而選擇等待更有價值的回報;低解釋水平的人,則更加迷茫。

不過,研究者也認為,這也可能是一種雙向的影響。當我們打了雞血活力滿滿時,是從來不會懷疑自己在做的事情沒有意義的,出現這種念頭,往往是在這些情境下:改了許多遍簡歷還是收到拒信,debug到深夜依然報錯,從早到晚做了一天實驗,發現費了很大力氣收集的數據從一開始就不能用……做這些事情已經讓我們精神緊繃了很久,以至於精疲力竭、自我耗竭(ego-depletion)。當我們耗竭時、本身就無力自控時,我們才更容易覺得“不值得”。

當我們沒有力氣自控時,我們就會變得解釋水平低下,難以去考慮大局、抽象思考,覺得當下的工作沒有意義;而降低的解釋水平,又讓我們更不願意控制自己,進一步阻礙了我們的表現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能怎麼辦呢?

雖然我們有時會疑惑,我們做手頭這些瑣碎的工作到底有什麼用,甚至因此懷疑自己努力的價值,但也許,

開始這樣的思考就已經邁出了提高解釋水平的第一步。

在實驗室研究中,心理學家想要操縱解釋水平,就要讓參與者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參與者“怎麼做”是啟動低解釋水平的方法,而“為什麼要做”,就可以啟動參與者的高解釋水平 。

生活是免不了瑣碎的,從起床穿衣洗漱,到讀書作業實驗,一天裡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無數細小的組成部分,更別說需要數月時間完成的論文、數年時間拿到的學位、幾十年追尋的人生目標。當我們只關注到怎麼做的時候,我們就淹沒在這些瑣事裡;而當我們可以偶爾從瑣碎中跳出來,思考它們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邁上了更高一級的臺階了。

“我什麼要做這件事?”提出這個問題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細節模糊掉,為它找一個抽象而指向目標的解釋。如果今天的任務是完成統計學作業,那麼在翻開教材、看一個艱澀的公式、做幾道計算題的時候,比起抓狂煩躁,想一想“我這是在學一門有用的學科,是為了看懂文獻中的數據分析部分,是在為我自己的研究方法鋪路,是科研路上的一小步”。即便這樣寫出來有一點中二,但相信它,真的能讓我們更有繼續做的動力。

下次再懷疑自己“我做這個有什麼意義”時,不妨溫柔而堅定地回答自己:“我在完成一件大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參考文獻:

[1] 侯佳偉, 辛自強, 黃四林, 張梅, 竇東徽. (2015). 橫斷歷史元分析的原理、方法及人口學應用. 人口研究, 39(1), 104-112.

[2] 辛自強, 辛素飛, 張梅. (2011). 1993至2009年大學生焦慮的變遷:一項橫斷歷史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27(6), 648-653.

[3] 沙晶瑩, 張向葵. (2016). 中國大學生自尊變遷的橫斷歷史研究:1993~2013. 心理科學進展, 24(11), 1712-1722.

[4] 孫曉玲, 張雲, 吳明證. (2007). 解釋水平理論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應用心理學, 13(2).

[5] Yi, R. , Stuppysullivan, A. , Pickover, A. , & Landes, R. D. . (2017). Impact of construal level manipulations on delay discounting. Plos One, 12(5), e0177240.

[6] 張玥,竇東徽,辛自強. (2018). 解釋水平對自我控制的影響. 心理科學進展,26(10), 1878-18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