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纽约如何从1例涨到23万例?

这里的工人每天都显得十分繁忙,他们忙于挖深坑,埋棺材。

“这里”是一个叫做哈特岛的阴森荒岛,位于纽约东北的哈特岛是一个面积只有50个足球场大小的狭长小岛,从19世纪末启用为公共墓地。哈特岛已安葬了一百多万纽约人,包括美国内战的士兵、1918大流行受害者、艾滋病患者……如今,还要加上新冠病毒的受害者,由于死亡人数多,壕沟不得不挖宽挖深,宽到一排可以摆下六副棺材,深到可以叠上三副棺材……

50天,纽约如何从1例涨到23万例?

工人在哈特岛挖掘壕沟。图据 新周刊

据路透社19日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20万例确诊,超15万人死亡。全美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近73万,34726人死亡。纽约州病例占全美的32%,确诊人数超23万,13362人死亡。其中,纽约市确诊人数超过了13万人,8632人死亡。

无论是确诊数据还是死亡数据,美国都居高不下。而有着“帝国州”之称的纽约州,无论是确诊数据还是死亡数据,也远远高于全美其他州,也超过了除美国外的所有国家。

让人们更关心的是,纽约何以成为“疫情中心”?是因为纽约人口密度高?当地人习惯扎堆?国际游客大量过境?还是其他更深层原因?纽约情况的独一无二或只是一个开始,美国各大媒体纷纷聚焦纽约并忧心忡忡。

纽约在3月1日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现在约50天。3月中旬开始,疫情迅速蔓延,新冠病患呈几何级数增长,死亡率不断攀升,纽约州在一周之内成为全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CNN曾总结出几个原因:大量高密度人群,超过800万人的纽约市有着全美最大最密集人口,2010年美国人口调查显示,纽约市平均每平方英里人口超过27000人,是其他美国大城市诸如芝加哥和费城密度的两倍以上,是洛杉矶人口密度三倍以上。这样的人挤人也加剧了病毒传播,主要体现在地铁上拥挤的通勤人群,密集紧凑的公寓建筑群,还有庞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将5个区相当数量的“无车纽约人”日常连接起来。

交通发达的大城市为大量穷人和流浪汉提供了容身之处,疫情袭来后他们成了最受伤的人。据报道,纽约感染者最集中的地区就是皇后区,这里居住着大量低收入工作者,包括环卫工人、货车司机、杂货铺店员、地铁与公交车司机等。纽约地铁因人手短缺,出现大量晚点和取消班次。负责运营地铁的纽约大都会运输署有72000名员工,其中超过6000人感染或隔离,至少41名乘务员死亡。

面对公众和媒体,纽约市长Bill de Blasiociqian还无不幽默地说:“我们习惯了拥挤,习惯了排队,纽约人习惯紧靠彼此。”而纽约州长Andrew Cuomo却担忧地补充道:“这种空间上的亲密让我们更加脆弱。”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在他眼里,纽约除高人口密度,城市文化也占据一定因素。《旧金山纪事报》分析,相较于西海岸,纽约市拥有更年轻的群体,他们夜夜笙歌——纽约酒吧普遍比旧金山要多营业2小时。“当然纽约也许只是开始”,纽约市Weill Cornell医学院教授Kent Sepkowitz在3月就这样预测,接下来数周其他大城市如新奥尔良和底特律或面临疫情爆发。

对愈来愈严重的“纽约现象”,CNN的分析显得与众不同,他们认为纽约有如此多确诊“是因为州政府更加重视疫情”,相较于其他州府,纽约一直在推进病毒检测。3月13日纽约就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许可让28个公共和私有实验室开始检测病毒,不仅是全美第一个采取此行动的州,也是全美第一个检测超过10万人的区域。

由《大西洋》杂志建立的COVID新冠追踪项目统计也间接支持CNN的科学分析:截至4月19日早间,全美已检测370万人,排在首位的纽约检测近60万人,其后是加州和佛罗里达州各都检测了25万人,目前美国日均检测近15万人。

尽管大量检测是关键,《纽约时报》3月底还指出,病毒早在第一个病例发现之前便开始传播。不仅如此,纽约也着重检测城市里的高风险人群——老年群体,这也是确诊数字较高的原因之一。但仍然不够,哈佛大学有专家估计“美国日均检测至少要达到现在3倍以上,才能考虑恢复正常生活”。

50天,纽约如何从1例涨到23万例?

3月30日,中央公园的一块草坪上人们在忙碌着,他们搭建的帐篷远远望去和聚会活动的餐饮帐篷外观接近,这里正在搭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临时医院,设有68张病床,于次日开始收治病患。图据 中新社

除去密度和检测数量,CNN称,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不夜城,也导致纽约疫情与众不同。州长Cuomo特别提到纽约拥有美国最多外来游客到访,“我们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从不怀疑纽约会成为病毒最先到访的地方。”

综合起来看,纽约城的“惨烈”似乎是事出有因且无法避免,《纽约时报》也认为“看起来州政府任何措施都无法阻止疫情扩散”。但也有媒体不买账,美国热门在线杂志《Slate》近日发文称,“关于纽约疫情,没有什么是无法避免的”。

3月13日,纽约留学生Elplaneta在日记中提到,其学校已经有教授确诊,同一栋楼的学生也确诊了。遗憾的是,即使在3月13日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后,联邦与各州配合时依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呼吸机采购过程中。三月底,纽约州长Andrew Cuomo吐槽说,美国50个州都在竞价购买呼吸机,一个比一个出价高,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不但没有介入协调,还参与竞标抬高价格,“就像在ebay上和50个州竞拍”。

不用和其他国家相比,仅仅在美国本土,纽约采取措施的时间并不算早。流行病学家Nicholas Jewell研究表明,如果提前两周实行社交隔离政策美国可以避免90%的死亡病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主任Tom Frieden称如果纽约能提早一周“封城”,早些关闭店铺和工厂等,可减少50%-80%的死亡人数。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4月18日,加利福尼亚州新冠确诊患者已超过3万例,并造成1147人死亡。相比纽约,加州更早采取行动,虽然“封城”仅比纽约早几天,但对于制止疫情扩散是很有效的。除了家中隔离令,加州也更早采取其他指令如禁止大规模聚集和建议远程办公。

归根到底,当灾难来临之际,能活下来的往往是有准备的一方。如果长远地看,加州能更早采取行动也不是偶然,1918年流感大流行,当时的加州算是推广佩戴口罩的先驱,其他州和城市纷纷跟随。百年后疫情来袭,他们依然能记起有效的方法,2020年也让该州政府意识到,迅速响应是拯救生命的关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欺我。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伊恩

编辑 赵瑜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50天,纽约如何从1例涨到23万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