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依賴靈感當不了藝術家,“要像完成訂單般重複訓練”

124.jpeg

邱志傑“寰宇全圖”

“關於藝術,似乎大眾總有些常見誤解。”藝術家邱志傑的新著《實驗主義者》《失敗者》《無知者》新近出版,在線上發佈會上,他拋出一個觀點:三萬年來,藝術基本不講靈感,光靠靈感顯然“不靠譜”,“藝術家要像完成訂單般,並不斷為此而訓練”。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陳嘉映、歷史學家楊念群與邱志傑展開圓桌對話,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範景中在上海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邱志傑認為,常見的誤解有三種:一是認為藝術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其實自我是促成作品的工具,在做作品時,小自我變成大自我,實際上造成自我的發展;二是認為藝術家都是“神經病”,這種誤解主要來自浪漫主義,實際上高手靠方法,所以靈感招之即來,真正的藝術家與科學家非常相近;三是關於“天才論”,怎麼樣判斷是不是天才呢?可以用倒推的方法——做出東西的是天才,沒有作品的不是。“從經驗上講,天才不能幫助一個人做出好作品。一個好的美術學院應該是‘有好的方法’的學院。”

說起新書,《實驗主義者》是邱志傑關於實驗藝術與實驗藝術教育的思考總彙;《失敗者》是他於2003-2016年在中國美院所做的劇場腳本,以及參觀和考察韓國、印度等地所撰寫的藝術筆記和書法、素描和藝術市場等文論;《無知者》是他在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任教期間的教學札記。

“在中國的人文傳統中,一個畫家首先是一個文人,藝術與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評論家李敬澤說,邱志傑既讀維特根斯坦又研習波普爾,這兩個人之間發生過著名的論戰,但在邱志傑身上卻沒什麼矛盾;如何應對這個世界?其實文學家也有這個問題,這個時代所有以人文為專業的人大概都有這個問題。“邱志傑的藝術是總體把握世界的實踐方式,包括他的身體狀態、吞吐量、作為工匠的技藝……方方面面,從身體到心智,是一種全面的實踐方式。”

邱志傑回應,藝術其實是關於出路的,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套路”中,藝術用一種做做看、提方案的態度,抱著“或許還有另闢蹊徑的機會”,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要勇於嘗試。

16_副本.png

《劇透》依據一張明朝古畫《上元燈綵圖》,邱志傑生髮出龐大的《邱註上元燈綵計劃》。其中《劇透》即《金陵劇場角色繡像》,是一套散文、書法、繪畫三位一體的創作,作者將上百個中國歷史上循環出現和對應於人類情感中亙古不變部分的意象定義為“角色”,事涉宮廷、市井、華夷、治亂、文教、武功等,以文字和圖像一一為其製作“繡像”,將各種敘事和想象鑄造成一種奇崛怪誕的文體。

在李敬澤看來,新書《劇透》寫的既是歷史,又是中國人恆常的生活。其中上元燈綵體現了中國“過節”的傳統,實際上就是中國人的恆常生活,《紅樓夢》《金瓶梅》中寫的就是“過節”及不過節的間隙。“上元燈節對於中國人恆常生活的意義是非常有意思的。因此我推薦《十月》雜誌刊登《劇透》文本,跋二《關於一種歷史劇的編撰》獲琦君文學獎。”

圖片

範迪安讚賞邱志傑的劇場實踐,他說,劇場意識,意味著藝術家思考問題的維度要開闊,一邊建構、一邊分析,方不辜負時代的各種機會。他認為,邱志傑的創新得益於國際交流的開放背景。在《邱註上元燈綵圖計劃》中,邱志傑採用視覺考據法,對典故、事件、造型進行訓詁式追蹤,在作“註疏”這件事,注是對元典的解釋,疏是進一步對傳統的新解和新造,如皰丁解牛般,線性讀歷史,橫向看世界。楊念群說,邱志傑對自己不明確定位,不斷擴大邊界,與他的視界、心態的得失有關,“我也不把自己定位在歷史學家,實際上,不斷地有現實和歷史的對話,才能促發出新的想法和發現。”

圖片:出版方供圖編輯:許暘責任編輯:柳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