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还在打仗,可惜并不美好

方方还在打仗,可惜并不美好

方方在武汉封城期间写的日记,越到后来战斗意识越强。她以受迫害者的顽强姿态说“你看我怕不怕你们”,最后一篇更是自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日记结束之后,她在微博中转发支持自己的言论,哪怕那些言论中充斥着谩骂;她对不赞同她的网友坚决回击,有意删除有理有据的质疑,只留下无脑的谩骂,造成自己受迫害的假象。这说明她仍然在战斗并且斗志昂扬。

可惜,既然她宣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那么现在她打的仗,她自己也没有理由称其为美好了吧?(可见她用保罗的话为自己贴金是多么轻率。)她可以继续斗争,但是如果她继续把不那么喜欢她的网友和合理质疑她的网友当作敌人,那么她打的仗就不可能美好。

方方把反对她的人称为“极左”,这让很多网友惊诧和反感。质疑她、反对她的人有各种年龄、身份、立场,理由也不尽相同,很多人根本对左右都不感兴趣,年轻人甚至根本听都没听过极左这个词,怎么可能全都是极左?

她在访谈中解释说:极左只是一小部分人,其他人是“自己贴上来”的。

这样说话是吵架,是强词夺理,不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网友认为方方说他们是极左,当然是从方方自己的文字中得出的结论,方方不会自己找不开心,网友当然也不会,而且网友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很有逻辑:

大前提:反对方方的是极左(方方本人言论)。

小前提:网友甲反对方方。

结论:网友甲是极左。

过程没毛病。我作为网友甲,肯定会这样想,同时认为结论很荒唐。问题在哪里?在方方给出的大前提错了。事实上,反对她的人不一定是极左,可以说大部分跟极左都没有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方方非常擅长这种看似颇有魄力的表达,不由分说的气势常常让读者的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与其共振,读者在激动之下忘记去分析她的话,即使想分析也一时很难进行分析。这就是所谓的金句,方方在日记中生产了不少金句。

如果方方只是像很多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文人那样偏重感性,面对反对者时过于冲动、表述不严谨,那么,当日记结束、武汉解封、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的时候,她在接受访谈时可以耐心地说:

日记是在封城时期的有感而发。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日记中有些表达不够严谨,有些情况没能亲自验证。但是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立场,就是要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经历过浩劫的人,我有自己的伤痛和记忆,这也是一代人的伤痛和记忆。我和很多中国人一样不希望历史倒退。我认为有些人反对我是极左回潮,根据是123……网友尤其是年轻的网友如果有他们各自的理由不认同我,这正是我们坚决维护的言论自由的体现,我为此感到欣慰。对于网友们提出的质疑,我会凭着作家无亏的良知,以一个求真者的坦诚,尽量加以解释123……

但是她没有这样说。按照她已然膨胀的自我感觉和已经固化的认知局限,她也不可能这样说。她没有仔细分析网友反对她的原因,也不愿意接受网友的质疑和监督。她认为网友是“自己贴上来”,对网友的蔑视溢于言表。她是不是认为网友都很蠢、很冲动、没有自己的判断力?这种蛮横态度,如何赢得尊重?身为公众人物而无视逻辑,不管打什么仗都不会美好。

方方在最后一篇日记的小视频中有一段关于文学的话:

“文学千百年来一直都有它的魅力,它更开阔地表达了一种情怀,它经常与落伍者、寂寞者和边缘人为伍,它关心和鼓舞那些被前进的社会所冷落的人。我想文学它从本质上和弱者是心息相通的,所以我会觉得文学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照顾人心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找到同伴,找到参照,找到力量。”

这段姿态很高的话,很容易让读者感动。产生感动的过程,也暗含着一个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文学是关心和鼓舞弱者的。

小前提:方方是搞文学的。

结论:方方是关心和鼓舞弱者的。

推论过程没毛病。但是,这一推论能不能表明方方真的关心和鼓舞弱者?

问题还是出在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完备。

这个大前提不能包括所有的文学。比如说,我从张爱玲的作品中找不到同伴、参照和力量,但我认为这也是高水平的文学。虽然,关心和鼓舞弱者作为文学创作方向,大体上值得肯定的,但它是有偏差的。事实上,很多作家,而且是有名气有地位的作家,并非帮弱者说话,甚至忘了怎么说人话。比如王兆山写“纵做鬼,也幸福”,陈衍德于疫情期间在诗中恶意调侃湖北人,读者都对此不齿。所以,关心和鼓舞弱者的文学,仅指理想状态下的某一类文学,不能包括所有的文学。

在这样有缺陷的大前提下,搞文学的方方是否关心弱者,最终要根据她自己的作品和言行来判断,绝非她自己的这一段宣示加上网友的希望和善意脑补就能得出肯定的结论。有人综合各种信息后认为方方不那么有公心,有人认为方方的作品中并无高超境界和博大的爱,我对一向自称正直敢言的方方知晓韩寒真实水平而并没有直言一事感到遗憾,张颐武说善良的网友被方方利用和欺负了,这些观点有何不可?难道方方一提文学就成了文学的代言人而我等凡人弱者只能纳头便拜,就像常识与大众的经验智慧无关而只能从方方和公知们的仓库里出货才算数?

地位声望越高,影响力越大,则责任越大。担任过湖北省作协主席的著名作家方方的责任,除了以优秀作品促进文化和价值体系建设、回报社会之外,还需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发表意见,以平等地位与读者交流,为创造健康和谐的言论环境作出表率。为此她仅用自己擅长的高姿态的抒情和气势磅礴的煽情是不够的,需要放下身段,耐心地听一听网友的意见(其中反对的意见更需要倾听,因为赞美往往出于激情,而批评则不同于谩骂,必须以理性为支撑、以思考为前提),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对自己不够冷静不够周全的言论加以承认和修正。这才是一个宣称与弱者息息相通的作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如果斗志昂扬的方方坚持与不那么喜欢她的网友为敌,那么不管网友愿不愿意,都被她拉上了战场。我悲观地想:方方年轻时经历过非常年代的洗礼,被她当作敌人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想要使她突破自己的局限也基本不可能,不被她欺负、不被她带到沟里、不被她的气焰压倒就很不错了。远离方方这种近乎凶暴的泼辣言语和近乎蛮横的盲目斗志,很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意表达自己对方方日记的真实想法的原因。

但是从我自己来说,我的敌人不是方方,也不是任何个人,我的敌人是反智、操控和虚伪。

并且我仍然相信良知、相信理性、相信年轻一代,相信真正美好的仗是为真理、正义和人类的幸福而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