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隱形戰機”別誤以為人眼看不見,所有的飛機都是看得見的,所謂隱形只是針對雷達而言,讓雷達捕抓不到或難以發現,就是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隱形”效果,其實更準備的說法應該叫“匿蹤”,在雷達上匿蹤主要依靠外形設計(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和特殊塗料(具有吸收雷達波的塗層)來現實。匿蹤塗料本來是老美獨家絕密技術,1999年在南斯拉夫美軍有一架F117被擊落,從此這些塗料也就被其它國家掌握了。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F117戰鬥機(已除役)

隱形戰機的匿蹤性不是一個絕對概念,而是相對而言的,有匿蹤性也會相差很大,目前世界上已服役匿蹤性能最好的是F22,也並不是說它百分之百不能被發現,只是它要飛得很近以後,雷達才能看到,比方說F/A18E可在300公里發現一般的戰機,要捕抓到F22可能飛近到30公里才行,而發現F35可能在100公里,但都沒意義,它們不會給你機會接近到100公里,200公里外就AIM120發射後掉頭走了,F18迎接來的只是導彈。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F22戰鬥機

所以說先人一步發現很重要,雷達是武器的眼睛,除了視力要好,還要能抗干擾,上面的例子說的是一部雷達的性能,可是更先進的雷達,或許能做到150公里甚至更遠就發現戰機,不同的頻段、不同的波長、不同的偵測方式,可以捕抓到的就不一樣,因此獲得對方隱形戰機的匿蹤參數很重要,而通常也會保密己方的匿蹤參數。


隱形戰機都有放大器,作用就是放大自己在雷達上的截面,是一種故意“現身”的做法,以色列曾經用F35i去炸中東敵軍,就開著放大器進去,讓敵方雷達看到自己,防空導彈一下子全射出來了,然後F35i利用強大的電子戰系統,讓導彈都射偏,此時防空導彈、開啟的雷達位置都暴露了,F35i再把位置標出來給後面的F15,F15上掛的空對地導彈就過去了。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F35戰鬥機


這個戰術有很深的謀算,開放大器一方面是引出防空導彈的方位,另一方面也不讓你收集到它的匿蹤參數,它之所以不自己出手,而是用Link16把數據給F15讓它去炸,是不想打開彈倉,或者它帶的導彈不對地浪費,F35越來越朝著空中作戰平臺發展,已經是一架小型預警機,指揮僚機去攻擊,不到必要時自己不出手。


還有好幾次以色列的F35i飛過其它國家上空,它們的防空雷達居然都沒有反應,這些S300、S400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成功發現並鎖定過F35,更別提能鎖定F22了。可是這些隱形戰機常飛去敵方雷達有風險,萬一某次被捕抓到,那就可以總結為什麼這次能抓住它,多遠的距離高度、什麼波段頻率、哪種雷達模式,然後開發有針對性的改進雷達。


再看看解放軍的隱形戰機,目前已經公佈比較先進的是殲20,單從外形看隱身性能有,但不會很好,注意發動機的噴口設計,幾乎沒有考慮隱身問題,這個地方的雷達截面小不了,再就是沒有處理噴氣的熱源,也是容易被發現的,隱身性還講究不同面,殲20應該正面和機腹具備一定隱身能力,但側面和尾部較少,換言之地面雷達和後方雷達容易發現它。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殲20戰鬥機

殲20已經試飛了很多年,現在生產出來的量卻很少,如果性能很理想早就大量生產了,而為什麼不大規模列裝,原因不外乎三種:1、設計上有先天缺陷難於克服;2、性能上達不到要求;3、關鍵零部件受限。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是發動機,動力、壽命和可靠性不足會很麻煩,此外生產能力也是考驗。國產隱形戰機已經有更先進的項目在研發中,如果裝備一種不理想的浪費錢,還不如把錢省下來研發更好的。


水面艦艇不像飛機,可以靠匿蹤設計躲避雷達,哪怕被導彈鎖定也有機會靠機動性逃脫。艦艇只能靠自身防禦,在反導、電子戰上若有短板,就會成活靶子,生存能力主要靠祈禱不要被人發現,隱形艦艇還處於概念原形試驗階段。


挑戰場景:敵方三架E/A-18G咆哮者電戰機向航母衝來,在300公里範圍利用電磁壓制使雷達、通訊、導彈失靈,空對艦導彈攻擊塔臺,無須炸沉航母都會失去戰鬥力。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E/A-18G咆哮者電戰機

可以說沒有電子戰優勢和反超音速導彈能力的水面艦艇,其它方面再強也是白玩,因為戰場生存能力等於零,除非打打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否則隨便一顆反艦導彈就玩完,艦噸位再大,火力再強也沒用,只是浪費了更多的錢而已。


這兩者形成制海權和制空權,它們是互為前提的,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沒有制海權也就不存在制空權,奪取這兩權有4個關鍵能力:電子戰、隱身性、先進雷達、反導,其中電子戰是核心,獲得電磁優勢幾乎等於一切,敵方等於被戳瞎和吃了中樞神經毒藥,生活都不能自理了,還談什麼打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