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1999年,研究吳宓的專家沈衛威教授在臺北拜訪一位百歲老人,這位老人和吳宓有著幾十年的感情糾葛,想要全面地瞭解吳宓的生平,是不可避開的重要人物。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吳宓)

沈教授靠近老人大聲地問:“大陸出版了《吳宓日記》,裡面有很多關於您的內容,表達了吳宓先生對您的愛慕之情。您有什麼話要說嗎?”老人表情沒有波動,只是冷淡地回一句:“好無聊,他是單方面的,是書呆子。”

沈教授真是問錯了人。老人名為毛彥文,因為吳宓的追求,她的名號在民國大師圈無人不曉。雖然曾經她和吳宓有萬般的牽連,但她和吳宓之間的恩怨十分複雜,和吳宓的往事是她想刻意抹去的生命中中的一個汙點,她斷然不想提起。

1918年,吳宓還在哈佛留學,清華留美同學陳烈勳來信,說自己的妹妹陳心一讀過他的作品,十分仰慕,他希望將妹妹介紹給吳宓為妻。吳宓當時很心動,便答應了。

1921年,他留學歸來不久,便去杭州與陳心一相見。他來到陳心一家裡,在這見到了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一個是未來的妻子陳心一,一個就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白月光毛彥文。

毛彥文和陳心一本是閨中密友,吳宓來的這天,毛彥文來拜別陳心一,準備去北京上學。

毛彥文是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新女性,敢於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她從小就被家人訂婚了,可她卻和青梅竹馬的表哥朱君毅兩情相悅,不肯接受這門親事。

19歲時,迎親的花轎吹吹打打來到了毛家,毛彥文在熱鬧歡快的喇叭聲中打開後門,就這樣與表哥私奔了。

毛彥文和吳宓是第一次相見,吳宓卻早就“認識”毛彥文了。毛彥文的表哥朱君毅和吳宓是在美國的同學。朱君毅常對吳宓提起毛彥文,還經常把毛彥文寫給自己的信讓吳宓看。

朱君毅的講述和毛彥文帶著少女情懷和幾分才氣的情書,讓吳宓越發對她感興趣。時間久了,他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位素未謀面的女子,這次見面,他發現毛彥文本人和她的文字一樣讓人著迷。但“兄弟妻不可欺”,朱君毅和毛彥文感情穩定,他不能多想。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毛彥文)

毛彥文也算得陳心一和吳宓的半個媒人。吳宓在美國時,常拜託朱君毅請毛彥文打探陳心一的情況,毛彥文就成了兩人溝通認識的中間人。

吳宓與陳心一見面後,彼此都有好感,根據吳宓的日記還了解到兩人婚前曾一同泛舟西湖,無話不談,情意濃濃。

是日之遊,較昨日之遊尤樂。家國身世友朋之事,隨意所傾,無所不談……此日之清福,為十餘年來所未數得者矣。

13天以後,兩人就閃婚了。像吳宓這樣浪漫的文人,感情來得快,消散的也快,兩人在熱戀期完婚著實是一個錯誤。

後來,吳宓和朱君毅一起成為南京大學的教授,毛彥文又走進了吳宓的視野。

毛彥文如果一直是朱君毅的未婚妻,吳宓是不敢與好友之妻有牽連的。然而,命運弄人,朱君毅突然以近親結婚有害為由與毛彥文分手了。毛彥文傷心欲絕,請求吳宓夫婦勸說朱君毅,盼著他回心轉意。

但朱君毅態度堅定,此事已成定局。吳宓對毛彥文壓抑已久的愛慕之情終於失去了束縛,他不顧自己有夫之婦的身份向毛彥文表明瞭愛意。

毛彥文自然不會同意,一來她此時還沉浸在失戀的痛苦中,對吳宓並無愛意;二來吳宓是好友陳心一的丈夫,她怎能做起被人唾罵的小三。

吳宓沒有放棄追求毛彥文,但這個浪漫的文人,在追求情人上著實笨拙。在寫給毛彥文的無數封信中,他經常提起自己在美國讀毛彥文寫給前男友朱君毅的信時就喜歡上了她,還詳細到信的內容是什麼,他當時的感受如何。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根本是往毛彥文的傷口上撒鹽。毛彥文更加反感吳宓了。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吳宓和陳心一及女兒)

時間久了,陳心一也知道了這件事,丈夫愛上閨蜜,這對她的打擊非常大。吳宓對自己日漸冷落,對家庭的不在乎,都讓她越來越心冷。兩人最終沒有熬過七年之癢,在結婚第七年離婚了。

離婚在當時少見,學術界大師離婚就更轟動了,吳宓的情感密事成為人們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學衡派的大師一致譴責吳宓私生活混亂,父親更是氣憤地公開訓斥他。

“無情無禮無法無天,以維持舊禮教者而倒行逆施。”

吳宓離婚後,開始更加高調地追求毛彥文,他不怕別人談論,還在報上還刊登了一首表白毛情詩。

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驚聞。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雲。

大家看不下去吳宓如此胡鬧,派金嶽霖去勸說吳宓。金嶽霖勸說吳宓談戀愛也不要如此高調,影響不好,自己知道就好了,我們天天上廁所也不會登報說明啊。吳宓一聽就惱了:“我的愛情不是上廁所。”金嶽霖尷尬地說不出話來了。

毛彥文最終被吳宓鍥而不捨的追求打動了,自己的年紀也越來越大,需要一份穩定的感情。

抱得美人歸的吳宓本該從此過上幸福生活。可是他長著一顆浪漫的心,安穩兩字從來都不是他的人生追求。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吳宓)

他去英國巴黎進行學術交流,毛彥文在美國忙自己的事情。他心血來潮就發電報讓毛彥文去英國找自己完婚,毛彥文想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業,不願去,他就發電報威脅毛,要分手,一改往日的柔情。

毛彥文只好去往巴黎,到了巴黎吳宓又反悔了,把結婚改為訂婚。毛彥文滿腔委屈,當初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現在這個態度又是為何?她帶著哭腔說:“你總該為我想想,我一個30多歲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難道我們出發點即是錯誤?”

吳宓不為所動,甚至還開始嫌惡曾經愛戀的毛彥文。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是晚彥雖哭泣,毫不足以動我心,徒使宓對彥憎厭,而更悔此前知人不明,用情失地耳!

據說他當時忙著和其他女子打情罵俏,國內國外都有他的紅顏。他聽說了魯迅和許廣平的事,又嚮往一段浪漫的師生戀,這也為他下一段婚姻的悲劇埋下伏筆。

“許廣平夫人,乃一能幹而細心之女子,善窺魯迅之喜怒哀樂,而應付如式,即使魯迅喜悅,亦甘受指揮。云云。嗚呼,宓之所需何以異此?而宓之實際更勝過魯迅多多,乃一生曾無美滿之遇合,安得女子為許廣平哉?念此悲傷。”

回國後,吳宓依舊把毛彥文晾在一邊,跑去追求其他人,他以為毛彥文已經是一位老姑娘,只能在那守著自己。

可惜毛彥文一直都不是逆來順受的女子,看到吳宓如此,她無比悔恨當初接受了他的追求。後來她寧願把自己嫁給了大自己20多歲的熊希齡,也不想再和吳宓有瓜葛。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毛彥文和熊希齡)

對於吳宓來說得不到的最珍貴,毛彥文嫁人之後,吳宓居然又重新愛上了她。熊希齡死後,他又故技重施,熱烈地追求毛彥文。毛彥文卻再也不會相信了。

後來一個家道中落、渾身是病的女子找到了年近古稀的吳宓,主動拜他為師,請教學問、照顧他的生活,兩個人最終結婚了。這個女子叫鄒蘭芳,她知道吳宓嚮往師生戀,為了生活便接近他。

吳宓娶了鄒蘭芳後叫苦連天,因為這個年輕的妻子比自己身體還差,整天養在藥罐子裡,沒過幾年就去世了,可他還要繼續撫養妻子帶來的兩個侄兒。鄒蘭芳不是找丈夫,而是找依靠。

這段不幸的婚姻也算是給吳宓的多情一個教訓。

她與紅學大師吳宓訂婚後轉嫁66歲熊希齡,晚年不承認愛過吳宓

(晚年吳宓)

毛彥文原是被追求,後竟然被吳宓冷落,難免感覺自己受了欺騙,是奇恥大辱,這些事她自然不想讓後人知道,所以在她的自傳中很少提起吳宓,也不承認自己曾經愛過他。好像這樣的說辭,才可以撫平自己曾經遭受的屈辱。

吳宓的感情過於氾濫和荒唐,自然不值得稱讚。但更客觀地看,吳宓在學術上做的貢獻不能忽略,品行上他也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善良的人,多次慷慨地幫助別人。雖然他感情上對不起陳心一,但是卻在離婚後還是一直在錢財上救助她。

所以吳宓這樣的人,大概更適合做朋友,而不是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