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01

古裝電視劇《鶴唳華亭》裡,羅晉飾演的太子蕭定權,希望通過自己大婚來大赦天下,以便讓自己喜歡人的父親免於死刑。

在他的提議和各方勢力均衡下,他娶了刑部尚書張陸正的女兒張念之。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張陸正並非是不疼愛兒女的人,但他的眼光和格局卻不怎麼大。他不好好教育兒子,也沒教女兒讀書。

張念之除了讀《女則》,就沒看過別的書,做得一手好女工,性格單純善良,符合那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賢良淑德。

如果沒嫁入皇家,而是找了某個達官貴人的子弟,憑藉孃家的實力和自己的賢淑,大概也能過得不錯。

好巧不巧,她的丈夫是太子蕭定權,一個才子,有較高的文學造詣,還是一個權力風波上的人,親孃逝去,被君父猜忌。

因為沒讀過書,她無法和蕭定權談論詩文,甚至聽不懂對方講什麼,自然沒法與其琴瑟和鳴,所以註定不可能真正與蕭定權成為伴侶。

因為沒讀過書,她不懂政治鬥爭的殘酷,對人性也缺乏基本的判斷,連自保都困難。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在那個時代,女子有德就好,才有沒有無所謂,甚至最好沒有,所以不提倡女子讀書。

為什麼古人講“子不教父之過”,不說“母之過”,我才不信男權社會會幫女性撇清責任,不過是因為女人連文化都沒有,根本不指望母親能教育頂門戶的兒子。

但很多事實證明了,多讀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個女人讀書多了,才能有見識,眼光更長遠,考慮問題也更全面,不會蠢笨到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為什麼男人不希望女人讀書,因為讀書多的女人想法太多,不聽話。

02

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趙麗穎飾演的明蘭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依我看,讀書無用這話,就是騙人的。”

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子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佈。

她的祖母也說“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

“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

明蘭迅速得出結論:

如果女子讀書真的無用,他們還會讓女兒去受這個罪嗎?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是啊,身處權力頂端的人有幾個傻子?

但是“女子讀書有用”只能限在部分人之中,不能成為社會共識,不然有幾個人願意踏踏實實地聽從擺佈:

需要增加人口時,寡婦必須得改嫁,推行理學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不讀書,就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想法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輩子在別人的安排下過活。

父親讓嫁誰就得嫁誰,哪怕他不求上進,貪圖玩樂。

作為妻子要幫丈夫納妾,還要養他和別人生的孩子,還得表現樂意。

不讀書,不明智,你連“為什麼”都問不出。

03

從 2003 年起,我國離婚率連年上漲,據統計,70%的離婚案件是由女性提出來的。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當然,女方主動提出離婚並非一定是男方的責任,或者說不能由此斷定男性都有問題。

但,這個數據能直接地說明一個問題:女性越來越不“聽話”了。

傳統社會里,女性要遵循固有的婚姻規範,比如: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嫁人後就要聽丈夫和婆婆的話等等。

所以,除了個別幸運的女子,很多女性要過著“不停生娃、家務全乾、被婆婆管束、丈夫不順心動輒打罵”的婚姻生活。

這其中,絕大多數女性是認命的,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就好了,自己受的苦讓兒媳婦受一遍就當自己得到補償了。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漢唐以後,民國之前,婚姻的當事人多沒有自主的權利,不好的婚姻裡,男人可以納妾,可以外找,總之有出口,女人只能熬著。

當女性普遍受到教育,讀書多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不會那麼乖巧聽話,不會那麼安於現狀。

一旦女性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會對“男只要賺錢養家,女在工作之外還得家務全包,孩子自己帶”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動搖。

讀書讓女性明白,每個人都有權利按自己的心意生活。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所以,不願在婚姻裡受委屈,甚至衝動離婚,必然大量出現。

當然這並不是說離婚率高,甚至大量女性主動提離婚是絕對值得讚許的,因為早有專家說的很明白,“70%的離婚都離錯了”。

很多夫妻不是因為關係破裂,也不涉及家暴、出軌等原則性問題,僅僅因為一些小事產生矛盾,又不想解決問題,就離婚了之。

但女性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始終是一種進步。

因為不滿足現狀,有追求,有想法,從來都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為什麼很多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因為現在女人越來越不“聽話”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幾個徵婚信息,男性多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男士,比如30多歲,年薪百萬,研究生的學歷,對外貌有要求可以理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他們往往在要求學歷外,希望“性格溫婉”,有的甚至直接說“傳統聽話”。

什麼叫傳統意義上聽話的妻子?大概就像《鶴唳華亭》裡的張念之吧,沒有自我,以丈夫為中心。

儘管她漂亮、賢惠,可是蕭定權並不喜歡她,他對她只有責任,沒有忠貞。

男人想要個聽話的妻子,以便在婚姻處於絕對主導地位,但現代受過教育的女性都希望能在婚姻裡有話語權,最起碼可以共同協商,而不是都聽對方的。

當男性依然希望妻子聽話,但又希望妻子能和自己共同養家,這樣的婚姻必然容易崩塌。

婚姻是兩個人的舞蹈,有時需要節奏同步,有時需要各自進退。

美好的婚姻基於夫妻間的人格獨立,而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女性,絕不是一個“聽話”的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