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民,一個不穿軍裝的老兵

一聲“到”,一生“到”!

當過兵的人,聽到這句話,一定不陌生,甚至會熱血澎湃。一聲“到”,意味著無怨無悔的青春;一生“到”,意味著永遠無法抹掉的軍魂。走過人生四季,褪不去老兵本色,無論何時呼點他們的名字,他們都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響亮地回應。

都說,軍人,是習慣答“到”的人。可有這樣一個人,既不是現役軍人,也不是退伍老兵,一天軍裝都沒穿過的他卻默默地答“到”35年,這聲“到”,或許沒有真正軍人那般正式洪亮,甚至只有“行”而無聲,但它背後承諾與使命的分量卻重若千鈞。

他叫王友民,一位來自陝西渭南的擁軍企業家,一口鄉音,透著西北漢子的質樸和真誠。沒當過一天兵,卻和部隊結下了35年割捨不斷的情緣,看起來讓人不解,細想卻又覺得理所當然——人民與子弟兵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子弟兵與人民群眾本就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王友民說:“我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不穿軍裝的兵!

王友民,一個不穿軍裝的老兵

▲上圖:王友民

這次,能否找到“李吉祥”?長白山深處的那爾轟林場,像是按下了時光暫停鍵,王友民跋涉兩千公里來到這兒時,一切與30多年前似乎沒有太大區別, 看著熟悉的景象,他想,應該可以見到恩人了……

“修鐵路,一米就能掙30塊錢,當時在渭南做臨時工一個月才能掙30元”,在他的講述中,時光撥回到1983年,青年王友民第一次踏上這片黑土地,他是來討生活的。年輕、身體壯、有的是力氣,王友民盤算著一米30,10米就能掙300,一天要是能挖上10米,那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結果一個月都挖不到一米。”如今,王友民再回憶起當時的自己,血氣有餘,經驗不足。頭一次出遠門的他,哪知道東北的三月依舊天寒地凍,一鎬下去,連個坑都砸不出來。幹了3個月,工頭沒給一分錢,其他的工友都陸續回家了,他和兩個小夥伴卻因為沒有路費,只能在長白山裡亂轉悠。山谷裡的北風夾裹著雪花,遠處不時傳來狼嚎,飢餓、寒冷、絕望開始慢慢侵襲他們……

“感覺應該是復員軍人”,冰天雪地中,王友民第一眼注意到“救命恩人”的是下半身穿著的那條黃綠色的軍褲,這位一直被他銘記於心的恩人“李吉祥”於1976年服役於某集團軍,駐守在珍寶島,退伍後來到那爾轟林場工作。

此後的3個月,老兵和他的妻子就把這3個年輕人留在了家裡,管吃管住,分文不取。“李哥和嫂子把家裡的細糧都留給我們吃,他們吃粗糧;我們不吃飽,他們就不動筷子”,王友民回憶起那段日子依然動情,“對待我們,就像對待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一樣!”待他們3人一邊打工一邊賺夠了路費,又一一把他們送上返鄉的列車……

或許冰天雪地中,當王友民看到那一抹軍綠色時,從15歲就埋在心中卻未能實現的參軍夢又湧上心頭,當時年少的他,可能無法對為什麼想當兵下一個準確的定義。而與這對老兵夫妻相處的3個月,卻讓他對軍人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王友民說:“軍人,從此在我眼中更成為一個神聖的字眼,飽含著堅持、奉獻和責任。”

經過30餘年的尋找,王友民終於與救命恩人見面了!老兵的名字並不叫“李吉祥”,而是李成祥,當初是他把名字聽錯了,縱然用一個錯誤的名字一次次尋找,一次次無果,但他卻從未放棄……找到救命恩人時,李成祥當時的境遇非常不好,妻子剛剛過世,孫子面臨上大學,家裡經濟困難,王友民百感交集,握著李成祥的手說:“孩子上學的事兒,我管到底,一定把他供出來!”

跨越30餘年的善行與回報,對王友民來說,一定不是一次簡單的報恩,當他和老兵李成祥的手握在一起時,或許會想起人民子弟兵捨生忘死,在洪水、地震中為老百姓保衛家園,又或許會想起當年老百姓拿著大刀梭鏢支援紅軍打勝仗。老兵,不忘人民;人民,厚愛子弟兵!

王友民,一個不穿軍裝的老兵

▲上圖:王友民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戰士

1980年代中期的王友民經歷了闖東北掙大錢的挫折回鄉後開始了創業,雖然還遠談不上成功,但他卻始終在尋找一個報恩的機會,不僅是對老兵李成祥,更是對所有的人民子弟兵。

1985年,王友民東挪西湊,買了一臺二手印刷機辦起了印刷廠,憑著誠信和苦幹,熬過了創業初期的困難,事業日漸有了起色,想為部隊做點什麼的願望愈發強烈。

“強烈要求丈夫轉業”,這是王友民為部隊印刷紙箱時無意間聽到的,原來兩位軍嫂因為隨軍後找不到工作,缺乏歸屬感,和丈夫鬧了不小的矛盾。不能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他覺得,自己報恩的機會來了——

王友民當即主動找到部隊首長,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先安排了3名軍屬到印刷廠工作。隨著印刷規模不斷擴大,陸陸續續解決了駐軍單位十幾名軍嫂的就業問題,還順帶著多方協調把他們的子女送到附近學校上學。

企業越做越大,王友民也越來越忙,但遇到擁軍的事兒,他從來不會說“不”。創業初期的小印刷廠如今已經發展為涵蓋印刷、製藥、物流、房地產等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安置隨軍家屬和軍人子女也越來越多。

解決渭南籍在外服役官兵的家庭困難、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戰士、走訪慰問邊關哨所、結對資助烈士親屬……王友民說:“怕是再也難以割捨這份情緣,只想把一生的熱情都奉獻給部隊。”

“擁政愛民先進個人”“擁軍優屬模範”“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這些年,“擁軍經理”王友民獲得的榮譽不少,可對於他來說,一疊泛黃的信紙才是他30餘年擁軍路上最高的禮讚。

一名邊防軍人在感謝信中寫道:“您讓數十名駐守在邊疆兩地分居的軍人安心在部隊工作,我們在祖國邊疆的軍人向您敬個軍禮!”一個莊重的軍禮,是來自人民子弟兵最深情的敬意!

面對榮譽和稱讚,王友民的回答和他多年的擁軍行動一樣實在:“能讓軍人在部隊紮實練兵,我就覺得,咱這忙,幫對了,很榮耀!”

王友民,一個不穿軍裝的老兵

▲上圖:2016年末,王友民的物流園區保障部隊拉練

“與過去相比,新時代擁軍有啥不一樣”,這是王友民近些年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不斷深化,“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已成為共識,各級政府對軍人“後路、後院、後代”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而王友民擁軍的腳步一天也沒有停歇。

2016年末,西部戰區駐陝某部隊緊急拉動,夜宿王友民的物流園區,他和園區全體員工全力保障部隊需求,在拉動結束後的覆盤中,此次演練依託社會化的保障模式得到了部隊的認可。

“打仗需要什麼,支前就保障什麼;部隊最缺什麼,支前就準備什麼。”對於社會力量如何服務備戰打仗,王友民顯然有著自己的想法:“依託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物流園區倉儲、場地、運輸設備乃至物資、產品都可以為部隊提供高效保障,企業百分之七十的員工為復轉軍人,可作為預備役補充力量。”

在新時代的擁軍路上,王友民清醒地認識到,產業報國、支持國防,擁軍潛力巨大,可以大有作為。

“我的物流園區基礎條件好,能單獨成規模做好部隊保障,但民營企業各有側重,不能要求都達到這個水平,但可以探索一套精細化聯合保障模式。”這幾年, 琢磨上保障“打仗”這事兒的王友民看起來更像一個兵了,他向駐渭部隊和當地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甲企業有場地優勢、乙企業有倉儲優勢、丙企業有運輸優勢,各企業結合自己的特點做好精細化保障,一旦有任務,可以實行模塊化組合,有效集約,高質量保障。”

前30餘年的擁軍,王友民傾力為子弟兵解除後顧之憂;新時代下的擁軍,他又聚焦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打造一支“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的擁軍支前力量,如今,王友民擁軍的“戰味”越來越濃了。

王友民與部隊35年割捨不斷的情緣,其實就是人民與子弟兵之間那一段永遠都割不斷的臍帶。“是什麼讓我軍總能以小搏大、以弱勝強?是什麼讓我們一次次共克時艱、負重前行,在災難中挺起不屈的脊樑?答案就在,軍民一心!”王友民目光堅毅,如此回答。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李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