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麼?答案或許五花八門,不過從醫學上來說,答案永遠只有兩個:心和腦。

在醫學上,對於人的死亡只有兩種判斷,如果心臟停止跳動,則宣佈其死亡;如果大腦停止工作,則稱為腦死亡。

大腦需要心臟的供血來為腦細胞提供營養,而連接這兩個最重要器官的通道,就是頸動脈。人體供應腦部的血管包括一對頸動脈和一對椎動脈,其中兩條頸動脈供應大腦前部血供(掌管人的感覺、運動及語言等重要功能)為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供血。

那麼,如果這道生命之橋出了問題,會出現怎麼樣的後果?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當發生頸動脈狹窄時,腦供血明顯減少,一旦頸動脈狹窄部位斑塊碎片脫落,就會順血流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導致中風。據統計,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20-30%與顱外頸動脈病變尤其是頸動脈狹窄有關。

中風、心梗、腫瘤,這三大疾病大家一點都不會陌生, 因為在中老年人身上太常見。全國約 1/5 的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而中風佔了絕大部分。

即使中風沒有導致死亡,其結果也常是失語、肢體癱瘓、喪失行動力、臥床不起……

當然,面對如此兇險的疾病,我們仍然可以去預防、去治療。

我們特邀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趙志青教授,帶你從源頭上了解頸動脈狹窄究竟如何發生,指導你科學有效的防治腦中風, 為你答疑關於頸動脈狹窄的所有疑惑。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蛛絲馬跡,發現"頸動脈狹窄"

臨床上根據頸動脈狹窄是否產生腦缺血癥狀,分為"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兩大類。頸動脈狹窄的症狀主要包括:

1. 腦部缺血癥狀:

包括:耳鳴、眩暈、黑朦、視物模糊、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症狀。

2. 眼部缺血表現:

包括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等。在眼科尋求醫生幫助之後,別忘了到"中風預防門診"再評估一下。

3.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症狀:

局部的神經功能一過性喪失,臨床表現為一側肢體感覺或運動功能短暫障礙,一過性單眼失明或失語,一般僅持續數分鐘,多數在1小時內完全恢復,少數在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頭顱CT和MRI(核磁共振)檢查無局灶性病變。

4. 缺血性中風(腦梗死):

常見的症狀包括一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失語、腦神經損傷、嚴重出現昏迷等,這在我們之前的科普文章中已經反覆講過。同時,具有對應的神經系統的體徵和影像學特徵改變。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許多患者臨床上沒有任何上述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徵,這種類型稱為"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有時僅僅在體格檢查時發現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根部或頸動脈行徑處聞及血管雜音。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可以快速發現這種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如今,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尤其是重度狹窄或斑塊潰瘍被公認為"高危病變",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所謂的"無症狀",或許僅僅是因為沒有仔細詢問、缺少一雙能夠"識別症狀"的眼睛!任由頸動脈斑塊發展的結果就是:廣大頸動脈狹窄患者靜靜等待著中風的到來!千萬不能因為"沒有識別",就消極干預,等待中風的發生!

從源頭上了解到頸動脈狹窄的原因和症狀,以及頸動脈斑塊會對身體產生的不利影響才能更好的幫助你加深頸動脈狹窄導致腦卒中,造成嚴重後果的認知,讓你從頸動脈狹窄的角度,對中風有一個新的瞭解。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如何應對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

頸動脈狹窄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頸部表現,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吸菸、肥胖、高齡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等。這些危險因素同時容易造成冠狀動脈、腎動脈、四肢動脈等重要血管疾病。

據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報道,中風已成為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研究表明,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即使接受規範藥物治療,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頸動脈狹窄是腦梗的主要原因,它的發生悄無聲息,帶來的後果極易致殘致死,所以,也被稱為"沉默殺手"。

而時值春天,天氣忽冷忽熱,近期經歷了幾輪降溫升溫過程,幅度可達到十度以上。在這種忽冷忽熱,氣溫不穩定的時候,正是腦中風的高發時期。存在中風高危因素的頸動脈狹窄人群,該如何防控和治療呢?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無非就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但是具體到每一個病人的時候,絕對不是單單的藥物治療或是手術治療這麼簡單。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往往和很多因素有關,比方說是否有症狀,症狀性的頸動脈狹窄和無症狀性的頸動脈狹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雙側頸動脈狹窄和單側頸動脈狹窄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雙側頸動脈狹窄先做什麼手術後做什麼手術也是不一樣的。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其實如果接受了頸動脈狹窄的手術,那麼手術以後也必須要用藥物來預防再狹窄,預防支架內的血栓形成,這也是我們預防腦中風藥物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然,沒有接受手術,我們用哪些藥物、輕度狹窄怎麼用藥、中度狹窄怎麼用藥、重度狹窄怎麼用藥,這也會是你比較關心的問題。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醫生、專家,他們提出了一種叫最佳藥物治療的概念,但是最佳藥物治療往往是依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的。

有些病人說波立維是一個好藥但是會對波立維產生抵抗,有些人對阿司匹林副反應特別強烈,所以藥物的選擇也要依據病人的實際情況。有些病人尤其是在頸動脈放完支架以後,需要做一個叫血栓彈力圖,通過這個血栓彈力圖來看一下他(她)對什麼樣的抗血小板藥物很敏感,根據這個再來選擇合適的藥物。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除了手術和藥物治療,干預頸動脈狹窄,預防中風防勝於治。

我們很少見到有哪一個人因為中風(比方說偏癱、失語、不能動),通過藥物治療、再手術又可以下地活動、又恢復了這種功能的情況極少。這種往往是因為缺血還沒有造成壞死,是一個"分水嶺梗死",介於好和壞之間時通過手術、藥物來使它恢復到了正常。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增加一些鍛鍊,達到預防動脈硬化、頸動脈狹窄的目的,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中風。

一旦真正發生腦中風、壞死,往往就是不可逆的,所以建議頸動脈有狹窄的病人積極地治療,防止腦中風的發生。

為什麼錄製這門課

在工作的這26年中,我一直致力於血管外科的工作。作為一名血管外科醫生,我的使命就是用最安全、最有效、最低傷害的方法,處理、治療動靜脈血管所產生的相關疾病,恢復器官的正常血流供應。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從工作到生活,從技術操作到知識傳播

平時工作中,我一般是通過外科的一些治療手段幫助病人治療疾病,儘可能地讓組織器官恢復正常功能,從而改善病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現在,在這裡,我想將工作中運用的技術手段和積累的經驗或者經歷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避免疾病的“迫害”。

第一,瞭解頸動脈狹窄對腦卒中的影響

我會講到頸動脈狹窄的原因和症狀,以及頸動脈斑塊會對身體產生的不利影響。幫你加深頸動脈狹窄導致腦卒中,造成嚴重後果的認知,讓你從頸動脈狹窄的角度,對中風有一個新的瞭解。

然後,再看看中風的情況,你就知道,如何讓這件“倒黴事”別落在自己身上。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第二,醫學干預

我會從檢查、治療、預防三個層面,來幫你弄清楚醫生的思維方式,讓你與醫生交流時不再“一頭霧水”,瞬間理解他的前後邏輯,讓治療更安心。

何時用藥,用什麼藥?哪些情況需要手術治療,選擇哪種手術方式更合適?你肯定有類似這樣的困惑。所以,你不僅可以把這些解決方案運用到你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也可以告訴身邊需要的人。在這裡,我還會分析那些重要卻又容易忽視的問題,幫助你降低罹患中風的機率。

第三,預防措施

我會探討腦卒中如何預防,從不良生活習慣的改變到醫學干預手段的正確運用,這也是我會跟我的父母親人、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患者講的話。當你有了一個更通暢的頸動脈時,我相信,你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會更低,更能感受到身體健康帶給你的幸福和快樂。

我是趙志青,誠邀你加入我的《疏通頸動脈,預防腦中風》課程。

希望大家可以給朋友們多多分享,多關愛家人。

點擊下方專欄即可購買收聽課程↓↓↓

臨床上,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狀況的病人,有的因為及時、積極的治療,很好地控制了病情;有的因為疏忽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沒有得到正確的救治,造成嚴重的後果。

腦中風是一種可能瞬間就會讓人失去尊嚴的疾病,伴有“嘴眼歪斜、智力低下、癱瘓在床”等情況的出現,更壞的後果是“死亡”。極少且非常幸運的人也許還可以正常生活,但更多不幸的人會深受其害。

我想,“我需要做點什麼”。

中風是我國第一死因!這4個症狀要注意,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願你擁有強健的體魄、睿智的大腦,並對生活充滿信念,可以陪伴家人看盡世間的喧囂與繁華,能更自在、從容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當然,我要感謝所有來我這兒就診過的患者,是他們,讓我積累了豐富的外科經驗並且充實了這門課程。所以,藉此機會將這門課程呈獻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