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近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重磅印发《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示范区金融16条”),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进程再次按下“加速键”。

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凭借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领域多年研究经验,特此推出《长三角金融业发展全盘点》系列研究。本文为该系列第一篇: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对比。

(因部分城市2019年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数据来源:数据基本源自各城市统计公报及统计年鉴,少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


总体情况:沪苏宁杭保持第一梯队阵型,合肥、温州增势明显


1、2018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形势总体稳中有增,但GDP平均增速与2017相比有所放缓

截至2018年年底,长三角地区29个城市GDP总量为18.7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0.8%,与2017年相比基本持平,各城市2018年GDP基本保持正向增长趋势。

然而,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影响,长三角地区GDP总体增速略有放缓,经济总量排名前15的城市2018年平均增速较2017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年长三角城市GDP TOP15

2、沪苏宁杭保持千亿级金融业产值,合肥市2018年增长近两成

2018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业保持稳定增长。沪苏宁杭四城市继续保持千亿级金融业增加值水平,温州、台州、扬州等城市增幅均达两位数以上,其中合肥市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增幅近两成,取代池州成为2018年金融业产值增长最快的长三角城市。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年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增加值TOP15


专题一:合肥市高定位建设长三角西翼区域性金融中心


2018年合肥市加快推动区域性金融业发展,提出利用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主动吸取沪、宁、杭、深等先发城市金融发展经验,以更高定位谋划合肥金融业发展目标和举措,更高标准推动打造长三角西翼区域性金融中心。


1. 打造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018年,安徽省积极申请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大力推进滨湖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位于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基地核心区的云谷金融城将聚焦金融功能汇聚,构建以金融业为中心,涵盖总部经济、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等衍生金融产业的生态体系。服务中国金融业开放、城市金融升级放大的需求。

目前云谷金融城现已引入永安保险、德邦证券、德邦基金、德邦创新资本、上海星联保理、中州期货等7家企业战略进驻。未来,云谷金融城规划扶持约400家企业,目标孵化数千个创业梦想,带动就业约2万人,促进产城融合良性互动,打造区域及城市产业名片。


2. 打造天鹅湖金融商务区

合肥市重点打造有“安徽陆家嘴”之称的天鹅湖金融商务区,未来五年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大对区域总部型分公司、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企业的招引力度,引导金融保险、建筑安装、勘探设计、中介服务、软件研发、大数据、工业设计等业态相对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亿元楼”特色楼宇。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平均金融业占比从6.69%上升至7.04%,整体迈入7%大关。其中,占比超过7%的城市有8个,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池州市。

温州市金融业占比虽未超过7%,但通过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系列创新,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从4.47%上升至6.92%增幅过半,在长三角各城市中表现抢眼。3、2018年长三角金融业占比迈入7%大关,温州市金融业占比增幅过半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比TOP15

银行业:上海保持领先地位,杭州买房热情高涨,长三角整体市场活力与深圳相比尚有差距


2018年长三角区域29个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总计为39.4万亿元,相比2017年增加3.3万亿元,增速为9.1%,相较2017年增速明显提升。2018年长三角本外币存款额占全国存款比重为22.2%,与2017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1、上海存贷款余额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但2018年杭州贷款余额增长俞四成

2018年长三角地区存贷款余额前五名与2017年保持一致,上海存贷款余额在长三角地区依旧保持领先地位。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是第二名杭州存款余额的3倍,贷款余额也比杭州多出一倍。

然而另一方面,杭州2018年存款余额增长俞四成,其中住户贷款较上年末同比增长44.5%,显示出杭州旺盛的商品房需求。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年长三角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TOP15

2、长三角地区存贷比持续上升,宁波、芜湖两地2018年本外币贷款余额多于存款余额

2018年长三角29个城市去除极值后的平均存贷比为81.2%,相较2017年上涨3.3%,平均增速上涨0.9%。其中,宁波、芜湖两地相较2017年出现了全年本外币贷款余额高于存款余额的现象。

自2015年银行存贷比不得高于75%的限制取消后,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有所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但同时其资产变现能力也将会受到影响,流动性风险将有所提升。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年长三角城市本外币贷款余额TOP15

3、深圳2018年存贷款余额低于上海但远高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长显著

2018年12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550.36亿元,同比增长4.1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539.79亿元,同比增长13.41%。

两项指标虽低于上海但远高于长三地区其他城市;且在贷款激增13.41%的情况下存贷比保持在72%的水平,远低于81.2%的长三角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好的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

2018年深圳非金融企业贷款增加4954.39亿元,占深圳2018年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量的69%,这与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连续增长,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有直接关系。


长三角证券行业发展实力悬殊,但风控及盈利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三角地区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证券公司营业总收入的四成;净资产达6895亿元,占全国证券公司净资产的35%。


1、长三角地区证券行业发展实力悬殊,上海占据龙头地位

长三角地区15家上市券商中,上海地区券商共有八家,占比过半。经营绩效方面,4家长三角百亿级营业收入券商中,有3家落户上海,分别是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与东方证券。

与此相比,浙江省及安徽省仅有省会城市各拥有一家证券公司,且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都普遍较弱。


2、长三角地区证券公司风控能力较好,盈利能力普遍良好

在证监会的券商分类中,长三角地区15家证券公司13家超过A级,3家获得AA级评价,在全国范围内表现良好,体现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整体状况良好。

盈利能力方面,共有9家证券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 长三角地区上市券商发展情况一览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长三角地区上市券商发展情况一览

长三角保险业发展总体平稳,但潜力有待深入挖掘


2018年,长三角区域实现保费总收入7145.97亿元,同比下降3%。在保险密度方面,2018年长三角地区平均保险密度为3710.01元,与2017年相比同比下降3%,但显著高于全国2724.49元/人的平均水平。

在保险深度方面,2018年产三角保险深度为3.62%,与2017年一样低于全国4.22%的平均水平。


1、2018年,长三角保险业发展总体平稳,各项数据城市排名基本保持不变


长三角地区城市保费收入排名基本稳定,人寿险收入下降较为明显,上海依然位列长三角地区保费收入榜首,但增速下滑明显。2018年,上海保费总收入相较2017年同比下降11.4%,在长三角29个城市中下降幅度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寿险部分保费收入金额同比下降近四分之一。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7-2018长三角保费总收入TOP15


无锡替代常州挤入长三角保费收入排名前五,同时成为长三角地区2018年人均保险密度最高的城市。

2018年,无锡市保费总收入为374.36亿元,虽与2017年相比下降8.4%,主要原因在于人寿险收入比上年下降11.9%,但依然位列长三角29个城市第五。无锡2018年人均保险密度7529元,位列第一。


专题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人口老龄化现象,无锡推出有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

1. 无锡中华财险创新商业性水蜜桃种植保险

无锡中华财险为无锡惠山区阳山镇长寿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出了全国首张商业性水蜜桃种植保险保单,将为该社的100亩无锡特色农产品水蜜桃应对病虫害、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和桃农稳定增收提供风险保障。惠山区农林局积极引入保险解决方案,为保险公司与广大农户牵线搭桥,并在保险产品创新及主要保险条款制定中作全程指导,推动了产品创新与保险落地。

2. 无锡市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018年12月28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锡政办发〔2018〕154号)。从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实现发展改革成果共享,覆盖范围约560万人。无锡市对在医疗机构住院护理、养老(残)机构护理和社区居家护理三种服务形式的支付标准予以统一,具体会根据参保人员的失能等级评估结果,按照重度和中度的标准分别付费。


2、多数城市保险深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2018年,长三角平均保险深度为3.62%,低于全国4.22%的平均水平,仅为同年全球保险深度的一版。29个主要城市中仅有6各城市保险深度高于4%,长三角地区未来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图 2018年长三角地区保险深度TOP15


作者: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张嘉旭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长三角金融发展盘点(一):总体发展与银证保行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