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自古山西簡稱晉,唯有晉城叫晉城。


晉城市雄踞太行之巔,自古便是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兵家必爭之地,耳熟能詳的上古神話傳說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神農播谷、女媧補天就發生在這裡。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物看晉城,走遍晉城大地,自然山水雄偉壯麗、古堡群落大氣恢弘、古建瑰寶俯仰皆是、魅力鄉村古樸天成。浩瀚的中華文明,在這裡熠熠發光與日月同輝。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西方古堡看歐洲,東方古堡看晉城。晉城的母親河--沁河、丹河流域,星羅棋佈的分佈著117座古堡遺存,現保存相對完好的有37座。太行古堡群雄踞南太行雲巔,和福建土樓群、廣東開平碉樓群,都是地域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綻放的一朵古建奇葩。


有以“皇城”自居的皇城相府,“鐵壁銅牆”之稱的砥洎城和兵洞連城的湘峪古堡,有“九州針都”美譽的大陽古鎮,有中國目前唯一以同族血緣世代聚居的城堡式村落柳氏民居等等,這些歷經宋元至明清、宏偉而精緻的民居瑰寶,構建起中國不可多得的古建博物館,擎起了太行古堡舉世罕見的城堡文化。


太行縱觀八百里,蒼茫大氣峭千刃,欲識太行真面目,需到南端古澤州。太行山最美的一段,恰好落在了晉城。“太行至尊”王莽嶺、“賞月名山”珏山、“北方小桂林”蟒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豔秀麗令人歎為觀止!


截至目前晉城共有A級景區二十五個,已形成了以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為代表的太行古堡景觀群,以國家4A級景區王莽嶺為代表的太行山水景觀群,以炎帝陵、羊頭山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遊群,以歷山、柳氏民居為代表的綠色康養旅遊區,以大陽古鎮、良戶古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示範區。


晉善·晉美·晉城。賞太行古堡,遊太行山水。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晉城。


皇城相府(5A)


樊溪河畔,靜屏山下。每天旭日初昇,編鐘響起,府城門緩緩開啟,一代名相率領相府眾人列隊,用莊重肅穆的開城儀式,歡迎不遠千里前來拜訪的遊客旅人。


這裡就是皇城相府,因為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故名“相府”,又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賜名並親筆御書“午亭山村”,又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太行古堡的典型代表,總面積3.6萬平方米,整座古城堡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總體佈局以“神龜”祥瑞之象組合建造,寓有“千秋永固”之意。內城系明代遺購,外城系清代所建,為依山而建的全封閉雙城堡建築群。古堡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集明清兩代建築藝術精華於一體,融官宅民居、軍事防禦 、中西方文化於一身,再加之典雅別緻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裝飾和大量卓爾不群的皇家御賜牌匾、物件之遺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被譽為“東方第一雙城古堡”。


明清兩代,生活在這座相府內的陳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著述繁多,冠蓋如林,曾出現過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王莽嶺(4A)


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須五嶽攀。”


身處晉城,欲一覽太行風光的雄奇壯美,自然非王莽嶺莫屬。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王莽嶺因“王莽趕劉秀”之典故而得名,是太行山與中州平原斷裂帶中最典型、最精華的地段。


這裡風光秀麗,景色誘人,一年四季皆為旅遊勝地。這裡山上山下氣候迥異,氣象變化萬千,這裡的雲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 “清涼聖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


當您登臨此地,觀茫茫雲海,杲杲日出,俯視中原大地,一如雲中神仙。腳下,坐落著絕壁勝境錫崖溝大峽谷,傳說仙人道士曾在這裡冶錫煉丹而得名。抬頭仰望,7.5公里陡峭曲折的“之”字形掛壁公路,向您展示了當代太行山人不屈的愚公精神。俯首思索,萬丈深谷溝壑縱橫,向您驗證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力量。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王莽嶺景區


珏山青蓮寺(4A)


珏山青蓮寺風景旅遊區,位於澤州縣境內,在晉城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丹河兩岸,該旅遊區由珏山景區和青蓮寺景區組合而成,兩景區相依相偎,上有珏山雙峰攬雲,中有青蓮瑰麗壯觀,下有丹河碧波盪漾。


珏山風景素以險峻、雄奇馳名,古有“晉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稱。珏山月、天下奇,雙峰捧月,絕無僅有,婦孺兼知,自古就有“中國賞月名山”的美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剎青蓮寺坐落在珏山腳下,鐘聲悠揚,紅牆碧瓦,像一朵耀眼的蓮花靜臥在青山懷抱中,古寺內,我國現存唯一的唐代寺觀泥塑垂腿大佛,千年靜思,普濟眾生。


此處風光綺麗,巨嶂橫列,奇峰幽谷,景色宜人。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與優美的傳說故事交疊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奇山、秀水、雄剎、古觀、名木、山花,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呈現出一派深山藏秀的桃源佳境。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寺南莊村


蟒河(4A)


蟒河景區有“秀、險、幽、奇”四大特點,年平均氣溫14℃,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享有“北方小桂林”“山西動植物資源寶庫”之美譽。


這裡一年四季均有迷人勝景,尤以秋天看層林盡染最為賞心悅目。蟒河水從蟒河村東流過,水清如碧玉,奔流似巨蟒;莽山又在蟒河村東流過,水清峰錯列,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有千峰擁黛,萬壑雲飄之象。


景區內懸崖飛瀑直瀉,深谷流水淙淙,百鳥啼鳴林間,野花競相開放。起源古老的珍奇植物青檀、蘭草、山萸樹、領春木、牛鼻酸、紅豆杉星散其間,獼猴、大鯢、麝、金貓、金雕、金錢豹等或嬉驃林莽,或翱翔藍天。望莽孤峰拔地而起,狀如巨塔,水簾洞飛珠成簾、集水萬狀;試劍峰如干將出鞘,鋒芒逼天,蟒湖上碧波漣漪、白帆點點;鍘刀縫好象天斧劈開,石人峰酷似雲遊行僧;窟窿山中通一孔令人稱奇。山色之優美,古蹟之奇異,令人耳目一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蟒河鎮蟒河村

大陽古鎮(4A)


大陽古鎮古稱陽阿,歷經兩千六百多年綿延不斷,積澱出了“煤鐵之鄉·九州針都”、“禮樂之鄉·三晉一鎮”、“仕官之鄉·大陽古鎮”、“陽阿侯國·飛燕故里”的美譽。城池樓閣、古街古巷、官居商宅等建築群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脈絡,是現存全國有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被譽為“秦漢以來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先後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等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大陽還是塊英雄的土地,抗日戰爭時期晉城中心縣委在這裡成立,太嶽軍區械彈所也設立於此,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解放戰爭時期湧現了張書田等革命前輩參加長江支隊,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建立了歷史功勳;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了車元路、韓志才等全國戰鬥英雄。


漫步古鎮中,城池寨堡、長街小巷、官宅商居、樓閣津樑、寺廟祠庵比比皆是,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文化之璀璨、商居之繁麗、風水之精妙,大陽古鎮冠絕三晉大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


炎帝陵(4A)


泱泱歷史,因一種精神而永存,輝煌遺蹟,因一席朝聖而奪目。


人文始祖炎帝為民造福的足跡遍佈天下,大江南北、海峽兩岸都有炎帝的遺蹟遺存,而高平是目前已知炎帝始祖遺蹟遺存最早、最多、最密集、最豐富的地方。這裡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址遺蹟,如神農城、神農泉、神農井、五穀畦、炎帝陵、炎帝行宮、炎帝中廟、秦百里長城和北魏石窟等,多達40餘處。


其中最為亮眼的便是炎帝陵,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修復後的炎帝陵景區,總佔地面積600餘畝,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堂房屋291間。不僅吸引了方圓百十里的本地人,而且全國各省市區、臺灣人士及港澳同胞、海外華僑,還有很多著名學者、專家,高等院校的師生及外國遊客專程來到炎帝陵尋宗祭祖,旅遊觀光。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祭祖儀式,炎黃子孫齊聚高平,共襄盛典。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南


天官王府(4A)


天官王府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任吏、戶、刑兩京四部尚書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現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有四十餘處,涵蓋了居住、祭祀、文化、商業等建築類型。


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國現存並仍然能夠居住使用的各個朝代建築。從我國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兩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到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在這裡無不具備。先後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


歷山(4A)


歷山又名舜王坪,位於沁水縣城西南38公里處的下川鄉,是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出華夏第一部曆法——七十二候,故此山又稱歷山。


獨特的地殼地貌,複雜的地質結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歷山千餘平方公里境內奇峰高聳、峽谷清幽、溶洞成群、高山草甸等,“雄、奇、險、峻”的自然山水景觀和千姿百態,變化無窮的“雲山”、“霧海”景色,構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綺麗風光。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沁水縣中村鎮下川村


柳氏民居(4A)


大唐文興柳宗元遺族世居——柳氏民居歷史文化旅遊區,地處太行、太嶽、中條三大山系環抱之中,位於“沁水煤田”中心腹地的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明永樂四年,柳宗元遺族耕讀發家,始造河東柳氏府邸一進十三院,佔地三萬多平方米,是中國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


古民居建築工藝高超,風格獨特,融明清建築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築風格於一身,同時異常巧妙地將皇宮建築工藝運用到民間,真實地記載了中國百世書香文人做官的歷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的社會發展史,實為中華古民居建築藝術之絕品。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郭峪古城(3A)


郭峪古城與皇城相府隔河相望,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更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蜂窩古堡群。村落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現存傳統院落在建築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藝等方面保持原狀,整體設計和營造均出自當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築文化傳統的真實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又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


古城內有一條連接東門的主街為整個古城的中心線,兩側錯落分佈著各種類型的古老建築,官宅豪華精緻、民居典雅細膩,相互交織的建在一起,彰顯著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人看到百年前小鎮生活的和諧融洽,是中國鄉村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砥洎城(3A)


說起陽城縣的砥洎城,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國寶,因其使用鍊鐵後的坩堝築城是一座真正的“鐵壁銅牆”。


它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為天下罕見的古堡,這裡的民宅建築不僅是華北地區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之代表,且又具濃烈的江南水鄉之特色,是建築史上的稀缺實物資料。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


去年更是圍繞砥洎城排演的《古堡!古堡!》帶給晉城人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創新性地用實景劇的形式讓沉睡的古堡火了起來也活了起來,為晉城帶來了更多的遊客和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潤城村


佈政李府(3A)


中莊佈政李府景區位於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陽城縣潤城鎮中莊村,是沁河流域古堡群中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古建築之一。


“棋盤古院、院院相通”的建築特色獨樹一幟;“機關密室、迷宮地道”的防禦特點令人歎為觀止,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當之無愧的的文化遺產,被譽為“國寶級文物”,現有李府景區、特色民宿和傳統八八宴三大特色。由於其地處山水鄉間,古磚牆壁之厚度和古人設計之精緻,決定了古堡冬暖夏涼的特點,李府明代特色客棧也成為消暑避暑、清涼舒適的最佳住宿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中莊村


湘峪古堡(3A)


湘峪古堡是明朝一代名臣孫居相、孫可相、孫鼎相的故居,是沁河流域古文化走廊中建築年代最早、建築風格融貫中西、建築層數最高、建築工藝技術最先進的摩崖古堡。


當時的城堡建築主持者名叫孫鼎相,因曾巡撫湖廣,提督軍務,且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又因其排行老三,便把自己所居府邸稱為“三都堂”,後因“三都堂”位於古堡內城中心區域,人稱湘峪古堡為“三都古城”。現存主要建築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築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設施。


這是一座以家族式的古堡,欣賞這些以血緣為紐帶聚集的家族社會的遺存,更能讓人讀懂中國農村血緣家族的興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鎮湘峪村


羊頭山炎帝文化風景名勝區(3A)


羊頭山位於高平市神農鎮,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播穀粒民、創中國農耕文明之源,嘗草療疾、開中華醫藥文明之先河,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從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偉大轉折,為人類的歷史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這裡有第一座有記載的古城遺址——神農城遺址;中國農業的第一塊試驗田——五穀畦,炎帝在此培育出的第一種農作物——五穀之首——黍;記載炎帝最早的碑刻——北齊天保二年(551年)的五佛碑,還有炎帝高廟、祭天壇、神農廟、神農井、神農泉等大量歷史遺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魏石窟群。這些規模宏偉的古文化遺存,繪製出一幅始祖“播穀粒民”“嘗草療疾”的輝煌歷史畫卷。


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羊頭山就是中國農耕文明和醫藥文明之“源”,是華夏民族和全球華人之“根”。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景區


長平古戰場大糧山(3A)


大糧山原名摩天嶺,是戰國末期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時,趙國名將廉頗統帥趙軍修壁築壘、駐軍屯糧、點將指揮的中樞之地。


長平之戰留給大糧山周圍的遺址遺蹟星羅棋佈,丹河兩岸的秦壁趙壘處處猶存,頭顱山、骷髏廟、屍骨坑、長平關、將軍嶺、石長城殘基、交戰溝等依稀可尋。登上大糧山,長平古戰場一覽無餘,廉頗屯、營房嶺、廉頗冢、廉頗道等景點盡收眼底。


漢魏以來,直至明清,兩千多年來,眾多文人墨客、良臣賢相給高平大地留下了數百首憑弔那場慘烈戰爭的詩文辭賦,這些古碑石刻,在高平大地分佈廣泛,隨處可見。這是歷史留給高平有別於其他山水景觀的獨一無二的古代軍事、歷史文化旅遊悲壯而宏闊的景觀。“大糧積雪”更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高平市米山鎮米東村北


良戶古村(3A)


良戶古村位於太行山下,炎帝故里,是一座保存完整、建築精美的歷史文化名村。


這裡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山環水繞,得天獨厚,是一處農耕文明背景下最為理想的人居聚落之地,被譽為是一座活著的太行古村落。其突出特點是“三雕”——磚雕,木雕,石雕。石雕的古樸粗獷、磚雕的精緻淡雅、木雕的玲瓏剔透,這在以古建眾多的山西都十分罕見,堪稱中國北方古建裝飾的典範代表。


走進良戶,就像是穿過了時光隧道,走進了宋代,走進了金代,走進了明清時代那個曾經繁花似錦的鄉村,走進了美的世界,走進了不斷的驚喜和震撼之中。


生活融於藝術,藝術美麗生活。用建築留住歷史的溫度、厚度和密度,並使之更加溫潤而鮮活,綿延亙古。良戶,就是這樣一個幾近完美的範本。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清雲寺生態公園(3A)


清雲寺,又稱小七佛寺,坐落於高平市米山鎮南坡村村西的小七佛山上。


寺內有七佛殿、地藏殿、觀音殿、高謀祠、伽藍殿、玄武殿、山神廟等建築,尤以高謀祠為著。清雲寺盛名遠揚,香火興旺,方圓百里的的善男信女們都前來燒香還願,這種盛況實屬罕見。


清雲寺生態公園的建成,為高平民眾提供了一個彙集朝禮、旅遊、休閒、健身等為一體的清淨福地,已成為高平市休閒娛樂、怡情養性的後花園,更是一項“慈善惠民、回報鄉里”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高平市米山鎮南坡村


聚壽山(3A)


聚壽山以“藏風聚氣、怡情養性、安身凝神”而得名,是一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緊密結合、和諧統一、極具特色的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四面環山,中心有一高峰勝似舟航,銘之為“舟山慈航”,以此為中心,其外有普陀別院、聚壽山書院、聚元樓及賢首寺圍繞,此為景區建築群之第一環;由內而外,建有福、祿、壽、喜、財五寶閣,此為景區建築群之第二環;景區最外環由六個別具特色的亭落以及大寶積塔與鐵仙觀組成,由此而構成了聚壽山“三環合抱”的園林式建築群。


聚壽山景區整體策劃以佛教文化、藝術、信仰為主題;以民間星宿文化為輔助;以“太行人家”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橋樑。巧借雄渾的古建古樹,融入獨特的山形地勢,令自然天成的靈山異水和濃郁厚重的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意蘊深遠,盡顯和諧之美,生命之真。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聚壽山景區


可寒山(3A)


可寒山位於澤州縣大東溝鎮,是一座海拔不高但景色秀美的山巒之地。這裡植被茂密、山水相間、雲霧繚繞、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和“清涼避暑勝地”之雅譽,也是三晉大地上不可多得的養生棲息之所。


景區北跨金龍,南翔玉鳳,龍砂左依,虎砂右環,中結崇崗,眾山拱合,虎踞龍盤,旦暮異彩,呈五龍爭珠之勢,正處眾峰結脈之地,頗具濃郁的中華堪輿文化色彩。佔地2.4萬平方米的乾明古寺適當其中,是距今1300年前唐景宗李柷避難之所。


祈福成願,觀風水寶地,體驗堪輿文化,感受盛唐文明,天然養生寶地,盡在可寒山。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澤州縣東溝鎮峪南村


山裡泉(3)


山裡泉不是一座山,山裡泉也不是一處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造就了舉世罕見的地質奇觀,濤濤的沁河水九曲十八灣猶如一條蛟龍雄踞在大山深處。這裡四季皆美,尤以秋季為最。每逢金秋時節,景區內群峰秋色盈金、樹葉流丹、嬌豔似火,瑰麗似霞的幾十種紅葉競相鬥豔,耀眼奪目,呈現出五彩斑斕的絢麗景觀,正是登山賞秋的最佳時機。


風光秀麗的景區、群山壁立的石峰、湍流不息的清泉、碧波盪漾的湖水、豐富的野生資源、美麗動人的傳說、珍貴的文物古建……這裡,環境優雅、氣候宜人、原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是集觀光、娛樂、探險、拓展等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區,是人們旅遊、度假的理想勝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山裡泉景區

孫文龍紀念館(3A)


孫文龍紀念館坐落於陽城縣河北鎮孤堆底村孤山腳下,是為紀念“太行山上的焦裕祿——孫文龍”而修建的紀念類展館,四周群峰環繞,生態秀美,是中國紅色旅遊教育基地、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國家AAA級景區、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山西省最美旅遊村。


孫文龍紀念館始建於1999年,它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完全由老百姓和社會各界自發捐資修建而成。孫文龍同志一生以人為本、以德為根、以業為魂、以民為上,這是他根植民間並具有永恆價值的原因所在。他一生為百姓辦事、為黨的事業奮鬥的高貴品德,已經在許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榜樣。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河北鎮孤堆底村


海會寺(3A)


飲龍泉聖水,覽科舉盛況,登琉璃寶塔,賞十朝古碑。


海會寺景區是一座唐宋帝王兩賜名額的幹年古剎,寺院創建於隋代,唐代已頗具規模,明清是寺院的鼎盛時期。寺院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這裡,曾走出了陳廷敬、王國光等一代廉史。它既是古剎名寺,又是書院學府,也是風景名勝。


景區分為寺廟區、園林區、雙塔區三大版塊。其歷史悠久、古建薈萃、龍泉潺潺、美景怡人,靜靜書院、九曲流觴,無不訴說著海會書院千年滄桑,廉政書院、修心養性,彰顯海會書院今日的輝煌。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


小尖山(3A)


小尖山位於陽城縣西南,為名列陽城古八景之“盤亭列嶂”中千峰列嶂的最高峰,故又名千峰頂,素以“險、峻、奇、靈”著稱。它型如其名,似一柄利劍直刺天宇,像一把尖錐直插雲霄,大有唯我獨尊之勢。西南部峭壁如削,北為陡坡,僅東部山脊上有一條鳥道蜿蜒而上,可通山頂。


小尖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舊石器晚期文化遺物。最早開山建廟時間已無法考證,但最晚也在明末清初。原為道觀,供奉主神玄武大帝。後來佛教入駐,成為佛道並存共享的宗教聖地。雖歷經戰火、匪患、天災、人禍,卻屢敗屢興,香火不絕,綿延至今。香客信眾遍及晉豫陝三省數十縣,成為人們祈福求安的神山聖地。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橫河鎮索泉嶺村


河陽商道古鎮(3A)


潤城鎮上伏古村是山西省迄今保存完好的商道古鎮,古稱“河陽鎮”。


在明清時期,東河陽東西走向的三里龍街是晉商的交通要道之一,村西設有官渡,為古商家西出臨汾運城,東去澤州河南的必經之路,是行人車馬和四方商賈中途歇腳、兌換錢幣、採購營銷、商品交易的大市場和貨物集散地。三里龍街上商人駝隊絡繹不絕,龍街兩旁當鋪、歇腳店、留人起火點、客棧、錢莊等更是一應俱全。


走進河陽古鎮,沿街緩緩而行,一個個店鋪、牌匾,一片片古舊院落,入眼或古風古韻,端莊大氣,或精雕細刻,內建豪華,或殘垣斷壁,風雨、戰火的侵蝕,向世人訴說著古鎮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眼前仿若展開一幅如“清明上河圖”般繁華的古鎮山水畫……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伏村


鳳凰歡樂谷(2A)


國家級地質公園、戶外天堂鳳凰歡樂谷堪稱太行生態峽谷群之經典,景區內山幽水清、潭瀑遍佈、奇峰羅列、風光旖旎、枝蔓纏繞、游魚淺翔、猶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是一處以山、水、崖、洞、林為特色的避暑休閒生態度假旅遊區。夏季流水潺潺,林靜山幽;秋季層林盡染,紅色宜人;冬季冰瀑懸壁,谷底水流不息,山上白雪,山間冰瀑,水下綠草讓人目不暇接,彷彿在季節的瞬間穿越。


#解鎖周邊遊#晉城A級景區值得去的地方,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景區地址:晉城市陵川縣奪火鄉鳳凰村


在晉城,上黨梆子餘味悠揚,耕讀之風傳承至今。

在晉城,道不盡的上古神話,說不完的晉商傳奇。

在晉城,剪紙、泥塑、鐵器、民歌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存豐富,傳統村落和鄉風民俗文化資源保留完好。

在晉城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五千年中華文明冉冉升起,博大堅韌,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天風海濤,大江澎湃,奇峰陡起,雲蒸霞蔚,譜就了一曲史詩般的交響,這鏗鏘的旋律已融入了新的時代,正成為晉城人民奮發圖強,建設美好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如今的晉城,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新一代晉城人在這片土地上,繼往開來,拼搏創新,讓這座古城充滿歷久彌新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