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

can2020


這個問題很好,也很現實,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有作本質的區別,儒釋道,通稱傳統文化,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喚醒我們本有的清淨自性。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用不同的方法,啟發人類的根本智慧,因為人類主流思想,皆是妄想,分別,與執著,把我們每個人的清淨自性埋的很深,不能顯現,如果能去除妄想分別與執著,清淨自性本自具足。而西方文化大部分是信心外有一位上帝,我所做的一切罪過,上帝原諒我的,因為我是他的兒女,因此在靈魂的深處難以突破。阿彌陀佛🙏🙏🙏


知足常樂281674475


感謝和大家分享。

01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源

古代先賢,仰觀天象,俯察大地,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體悟,總結出:中華文化核心是,道。

因此,中華文化源自天地,是對宇宙根本的認識。

空間是宇,時間是宙,時空相融一體即是宇宙。

創世邏輯,應該是:道——無極——太極——時空。此即使中國傳統文化之根。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分支繁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碩果多彩。

倉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中華文化的傳承因漢字而得保障。中華民族綿綿不絕,得益於漢字(天)、中醫(人)、農事(地)的傳承。此即使中國傳統文化之源。

02西方文化之根源

西方普世價值觀,是以資本推動的文化入侵。我曾經相對系統的論證過此結論,做簡單列舉。

西方文化的主流敘述的大致內容:從古希臘文明到古羅馬文明,到漫長的中世紀,然後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之後又產生了工業革命,後來就是民主制度,現代世界的現代性等等。

“十字軍”東征主力軍團行軍圖


11世紀歐洲的“十字軍東征”,前後歷經兩百多年。“十字軍”打到今天的小亞細亞一代,最終發現亞洲的伊斯蘭地區保存了在歐洲早已消失的古希臘典籍。然後把歐幾里得、託密勒、阿基米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重新從阿拉伯文翻譯成了拉丁文或者希伯來文。

“文藝復興”就是對古希臘各種經典著作的再發現,其實質就是由一場浩浩蕩蕩的典籍翻譯運動,引發的文化崇拜和文化認祖。然而,古希臘文明早已在公元前146年,隨著希臘被併入羅馬共和國而結束。

中間的文化斷層,西方美其名曰漫長的“中世紀”。

03西方文化的東方起源

要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必須要以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為前提。

18世紀以來,隨著歐洲的崛起,西歐中心迫不及待地將古希臘文明雅利安化,為自己的“文化根源”強行合理化。

然而更有趣的是,西方學者自己論證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之源是來自高加索人種,是東方人種而非純粹白種人。另外,文藝復興翻譯的典籍,保存在伊斯蘭地區,深受中國和印度的影響,中國的許多發明就是通過阿拉伯世界在這個時期傳到歐洲的

因此,西方文化之根,乃是起源於東方,與中華文化有莫大的關聯。

寫到最後

時代在進步,文化內容也在不斷豐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越來越深入。

但前提是,

第一,打破西方“中心論”的普世價值觀;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源自天地,是核心是根本;

第三,西方文化根源於東方。

只有把握了核心,分清了主次,才能真正的實現文化融合,否則只能是大雜燴。


萬象集


東西方文化差異比較大。謹從本次抗疫中中西方採取的不同策略與民眾的意識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一、凝聚力與自由主義

中國打的是遭遇戰。病毒在武漢遊蕩了近一個月,當“人傳人”被確定後,我們聽到的是中央的一聲令下“封城”!儘管開局不夠完美,但隨之而來的景象歎為觀止:這哪裡是封城啊?分明是封國,14億的大國一夜之間安靜了下來!全國人民一個心願“足不出戶,不給政府添亂。”全國人民聚焦同一個地方——湖北武漢,四萬醫護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全國所有的呼吸機全部搬到武漢。各省“搬家式”運送蔬菜、肉食等生活物資支援居家隔離的武漢市民。

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度時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凝聚力”,這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文化中注入的時代精神。這種凝聚力的效果無需多說,我們都是時代的見證人。

反觀西方文化中“民主與自由”,也使疫情得以自由伸展。我們在封國時,馬克龍還帶這“嬌妻”看歌劇、逛大街;約翰遜搞起了“群體免疫”,自己還“品嚐”了一下病毒的“味道”;特朗普“比誰都瞭解病毒”,傲慢得只剩下了“甩鍋”。而西方的民眾呢?與中國“閉關”不同的是不戴口罩走上了街頭“要自由”!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自由還在,命沒了。”

美國,人口不足中國十分之一,目前的確診率、死亡率均是中國的十倍!但依然看不到拐點

二、“人命比天大”與“優化資源配置”

中國的“凝聚力”文化還展現在“中國速度”上:

幾天之內,兩座“山”戰地醫院拔地而起,收治輕症的方艙醫院威力盡顯,實現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80歲的以上的治癒率是70%以上,多位百歲老人重獲新生。中央的口號是“人命大於天”!

我們被這些奇蹟深深感動的同時,看不明白的是西方:65歲以上的“老人”呼吸機要讓給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比老年人對社會貢獻大。市場經濟中的“選擇理論”“合理配置資源”被用到了人命上。這不是“壯士斷腕”,這是人道主義災難!

三、“人命在我不在天”與耶穌基督

中國文化中自古就有“人定勝天,人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84歲的鐘南山院士親自指導抗疫,73歲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科技公關,開發疫苗。廣大醫護齊心合力,拉回了許許多多臨近鬼門關的人。

西方人在大災大難面前更相信耶穌基督和神。但他們在哪裡呢?紐約州確診迫近30萬,卻只有1萬多人住院治療!真的要好好祈求上帝多多保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