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14歲本該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初中生生活,而這個孩子卻被診斷為癌前病變,此後要不斷地複查、切除。。。。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今天說的病例,這一家祖孫三代都檢出腺瘤性息肉,14歲的初中生,已經是癌前病變(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因為他得了一種遺傳病——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如不加處理,這是一種100%在40歲前癌變的疾病。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因為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息肉病性遺傳性結直腸癌的典型代表,但目前很多人對此重視不夠,認識不夠。


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讓讀者對該病有個系統認識。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中國人常說“命運”,其實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命,二是運。


命是天生的,是先天的,是父母給的,但運就得靠自己

得了遺傳疾病,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身,但是通過了解它,依靠現代的醫療技術,也能改變命運。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言歸正傳,還是從故事開始吧。


男主,尚未到知天命的年紀,因“間斷大便帶血4月”行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多發息肉。為了切息肉先辦理了住院,既然要做腸鏡,那就胃鏡一起做了吧。


結果,胃內多發息肉;十二指腸降段癌前病變(低級別上皮內病變)。


結腸內數十枚大小不等息肉,揀大的切了10餘枚,其中3枚病理提示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即馬上要癌變。


追問病史,男主父親因結腸癌病故,其一姐姐40多歲因結腸癌病故。


所以,我們的診斷的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


因為醫院尚未開展相關基因檢測,未做相關檢查。


後來做膠囊內鏡檢查,排除小腸腫瘤性病變後,行十二指腸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將十二指腸癌前病變切除。


確診後8個月時,再次行結腸鏡檢查,又切除30餘枚息肉。


這一次,結腸明顯的息肉幾乎被切除。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男主診斷為FAP時,我們建議他的直系、旁系親屬,要做胃腸鏡篩查。

男主的兒子因正在上初中,未能來。


前不久,放暑假了,8月10日,男主帶著14歲的兒子來做檢查。


結果,胃內多發息肉,十二指腸多發病變,活檢病理證實為癌前病變(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結腸多發息肉,明顯的十餘枚,但處於萌芽狀態的,就很多了。


我們切除了部分較大息肉。


行膠囊內鏡檢查,小腸內未發現更多腫瘤性病變。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14歲孩子的息肉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特點:


1、結腸多發腺瘤性息肉(至少大於10個);


2、有遺傳性。該家系至少有4名患者。


3,結腸外表現:胃內多發息肉,一般為胃底腺息肉,十二指腸也有腫瘤性病變,單發或多發。小腸腫瘤性病變發病率不高。


4、青年時即發病,隨年齡增長,腺瘤容易發生癌病。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父親的圖片


是哪一個基因突變了呢?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意思就是不分性別,只要攜帶有該基因,就一定會長結腸腺瘤性息肉。


是APC基因,APC的意思就是“結腸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


然而,該基因突變的種類很多,所以,不同患者的表現也不同。


有些人結腸息肉成百上千枚,有些人數十枚。


有些人僅僅有消化道的症狀,有些人還有消化道之外的症狀。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因此,將FAP又分為5個亞型。


結腸息肉數目大於100的,稱為經典型家族性腺瘤息肉病(CFAP);


結腸息肉數目在10~99之間的為衰減型家族性腺瘤息肉病(AFAP)。


還有MUTHY基因突變引起的,稱為MAP(MUTHY基因相關的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還有兩個綜合徵,一個叫Gardner綜合徵,一個叫Turcot綜合徵。


Gardner綜合徵是具有結腸多發腺瘤性息肉、硬纖維瘤、骨瘤三大特徵一類疾病。


Turcot綜合徵是結腸多發腺瘤性息肉合併原發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膠質瘤)。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FAP的臨床表現有腹瀉、腹痛、便血、腹脹。有時可合併有腸道外表現,如頭痛、皮膚囊腫、骨瘤等。


查閱文獻時發現,一部分被診斷為FAP的患者,同時合併有腹壁硬纖維瘤,皮膚纖維瘤等,其實就是Gardner綜合徵。


這一類患者硬纖維瘤是除結腸腫瘤之外,第二位致死原因,所以應予以重視。


不久前,剛給一個完成成人禮不久的女孩做結腸多發息肉部分切除。息肉多而且大,病理多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原位癌)。無意中發現頭上有手術疤痕,追問病史1年前行腦膠質瘤手術。因此,她可以確診為Turcot綜合徵。


這一類患者,有些是以顱腦症狀為首發表現,有些以消化道為首發表現,而且青年居多。


此外,還可以合併有其他系統的腫瘤性病變。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有了上述知識,通過典型表現,診斷並不困難。


但如何治療?


全面瞭解這幾種亞型之後發現,Gardner綜合和Turcot綜合徵預後相對差,所以,應先把這兩種疾病區分出來。


即診斷為FAP患者,行全身系統檢查,主要有神經系統檢查,皮膚及骨骼檢查,腹部的影像學檢查。


確診為某一種亞型後再治療。


如果有條件,最好行基因檢測,包括APC基因和MUTHY基因。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對FAP結腸息肉而言,如果是結腸息肉大於100枚,建議行外科手術切除整個結腸,但很多患者難以接受。


而也有報道,通過定期複查、分批次息肉切除、長期隨訪,也是一種可選擇的方案,前提是息肉數量有限。


如文章開頭的案例,全結腸息肉小於100,採取這樣一種方式,臨床獲益最大。

但如果息肉瀰漫性分佈,成百上千枚,建議直接手術。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對於胃息肉,大部分為胃底腺息肉(良性),但胃內也容易長腫瘤性病變,我們有兩個中年女性患者,胃內均有癌前病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其中一位反覆生長。應予以重視,好在現在內鏡下切除胃內病變不存在技術問題。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目前困擾我們的是十二指腸病變。


有文獻報道,54%~90%FAP患者合併十二指腸腫瘤性病變。我們的FAP患者大多數合併有十二指腸病變,包括低級別、高級別或者癌。有單發,也有多發。


也有多次行內鏡下切除(ESD/EMR),但再複查時又有新的,而且似乎數量越來越多。後來諮詢外科醫生,他們建議行胰十二指腸手術。


那麼,手術的時機怎麼選擇?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也有文獻報道應用部分治療風溼病的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如塞來昔布,可以有效降低FAP患者結腸腺瘤的發生,但這類藥物有嚴重的心血管副作用。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最後,關於FAP患者隨訪及家系成員管理的問題。


一旦確診為FAP,就應當建議其直系(父母、子女)或旁系(兄弟姐妹)立即做胃腸鏡篩查及基因檢測。


確診後管理同FAP患者。


FAP患者應每年複查胃腸鏡,25歲之後還應定期隨訪相關腸外腫瘤。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囉囉嗦嗦寫了一堆,希望傳達給讀者的信息主要有:


1、重視家族型腺瘤息肉病;


2、知道有幾種亞型,特別是兩個綜合徵;


3、重視十二指腸病變;


4、重視隨訪和家系管理。


5、及時干預、及時治療、規範複查。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


14歲初中生查出癌前病變!這種遺傳病40歲前100%會癌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