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華生活被立案調查:存貸雙高、“火線”更換審計機構惹質疑,控股股東評級下調

記者 | 可達 實習記者丨姚汀蘭

因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年審前夕“火線”更換審計機構,因債務風險控股股東評級遭下調,宜華生活(600978.SH)年關難過?

涉嫌信披違規遭立案

4月26日晚間,宜華生活發佈公告稱,4月2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宜華生活進行立案調查。

公告顯示,如果宜華生活因上述立案調查事項被中國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且依據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觸及相關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宜華生活將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

對此,宜華生活表示,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資料顯示,宜華生活是宜華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實木傢俱、木地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主要產品是實木傢俱、實木地板和實木複合地板。

“火線”更換年審機構

根據宜華生活發佈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度該公司的歸母淨利潤虧損約為1.1億元至1.6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2億元至1.8億元。

宜華生活在業績預告中稱,公司北美市場客戶訂單減少,且北美目前仍是其主要的銷售市場之一,難以在短時間內轉移銷售中心,所以造成外銷收入同比大幅度下。

自2004年宜華生活上市以來,2019年是其首次出現虧損。

但在這背後還有更多值得注意的問題,近幾年宜華生活賬上始終有超過30億元的貨幣資金,但奇怪的是理財收入長期為0,獲得的利息收入也偏低。

就以2018年來說,宜華生活截至當年末擁有貨幣資金33.89億元,理財收益0元,利息收入為3022.85萬元,利息收入/現金僅為0.89%。即便是常見的結構性存款,這個收益率也明顯偏低。

不僅如此,宜華生活擁有大量現金儲備的情況下有息債務激增。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宜華生活的有息負債已攀升至64.45億元,與2015年相比,公司的短期借款增加了11.4億元至34.44億元,應付債券增加了4億元至21.97億元。

2月4日,宜華生活宣佈將2019年度財務審計及內控審計機構由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選擇的時間點頗為“敏感”。

控股股東評級遭下調

2019年三季報顯示,宜華生活的控股股東為宜華集團,持股比例29.02%。根據公開信息,宜華集團同時還是宜華健康(000150.SZ)的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24日,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決定將宜華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將“17宜華企業MTN001”和“17宜華企業MTN0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同時將公司主體及上述債項信用等級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中誠信國際表示,下調評級主要是由於“2019年以來,宜華集團主業經營承壓,根據公司相關公告,公司下屬重要上市子公司宜華生活和宜華健康2019年經營均出現虧損;其中,宜華生活2019年度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1.08億元~1.59億元,宜華健康2019年度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12.5億元~16.2億元,業績同比均大幅下滑。宜華集團本部無實體業務經營,利潤依賴子公司分紅等投資收益,預計公司2019年業績亦將大幅下滑”。

中誠信國際同時稱,“截至本公告日,宜華集團本部於公開市場存續債券超過50億元(含2.5億元美元債),2020年內集中到期兌付壓力很大,且公司外部融資環境承壓,可動用貨幣資金有限,流動性緊張,公司償債資金來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此外,截至目前公司持有的大部分宜華生活股權及宜華健康股權處於司法凍結狀態或質押狀態,公司再融資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