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多少軍工企業,製造能力有多強?

優久商務


美國具體有多少家軍工企業,這恐怕連五角大樓都說不清楚,但著名的軍工複合體旗下籠絡著洛克菲勒馬丁、雷神、福特、波音等軍工巨頭,倒是不爭的事實。在美國近二十年的實體經濟"空心化"的過程中,軍工產業是僅存不多的翹楚之一。多數軍工企業雖掌握著核心技術,但原料和配件需要國外配套,比如提純稀土、鋰電池、磁材料加工等。可以說,美國的軍工雖然強大,但離開外來基礎配套也將寸步難行。這是誰都無法迴避的現實。


雉水劍客


美國有多少軍工企業?如果把所有涉及軍工行業的企業算上的話,美國的軍工企業數量可能是全球最多的;同時問其製造能力有多強?這麼說吧過去幾十年“每一年全球軍工十大排行榜上,美國的軍工企業數量至少七八家之多”。

而且美國的軍工企業製造能力有多強呢?從太空中的導航、偵察間諜衛星到空中飛的各種無人機、有人戰機、導彈再到路面的坦克、槍炮到海面的航母、驅逐艦、水下的核潛艇,只要你能想到的武器美國基本都能製造,特別是在一些技術特別複雜、研發難度相當高的武器領域,美國甚至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我們首先說說世界第一軍火公司美國的洛馬公司,洛馬公司是1995年由擅長研發製造各種導彈、飛機的洛克西德公司和擅長航天、航電領域的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而來,合併後也使得洛馬公司成為了一家涵蓋航天、航空、各種類型導彈、無人機、五代隱身戰機的多業務軍工企業,特別是合併後的洛馬公司憑藉各種類型武器的出售和服務也成為了了世界上最大的國防承包商,比如其95%的營業額全部來自美國國防部、聯邦機構和國外軍隊。說起洛馬公司比較著名的軍事武器的話就能明白洛馬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了,比如從美國使用的GPS導航衛星、鎖眼偵察衛星、到SR71戰略偵察機、F16戰機、F22/35隱身戰機、C5戰略運輸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海軍的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陸軍的薩德反導、TMD中段反導都是洛馬公司的產品,而且旗下還有西科斯基這樣世界巨頭級的直升機公司,其擁有包括黑鷹、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這樣強大的業務。

用一句話來形容洛馬到底有多強大吧,每年出口的軍火能夠迅速組建其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洛馬每年編輯的代碼比微軟+蘋果公司還多。

再比如更多人熟悉的波音公司,其實對於波音公司而言,雖然其民航製造業務因為自身醜聞和疫情問題受損很大,但是對於波音公司而言,民航也為並不是其全部業務,因為波音在軍事武器的研發生產上實力也是相當強悍的,比如從陸軍的民兵3洲際導彈到X37空天飛機、再到F15戰機、F18艦載機、C17戰略戰術運輸機、KC46A空中加油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支奴幹直升機、小鳥偵察直升機、魚鷹傾轉翼直升機都是波音的軍工業務,所以對於波音而言,就算其民航業務兩年不開張,波音也能活得相當滋潤。

還有就是幾乎統攬了美國陸軍地面裝甲車輛和海軍核潛艇、驅逐艦製造半壁江山的通用動力公司,其研發的產品包括我們知道的M1主戰坦克、M2步兵戰車、M109自行火炮等很多履帶式底盤的陸軍裝甲車輛基本都是通用動力的產品,包括被賣了超過4500架以上的F16戰機也是通用動力研發後來因為推廣問題而賣給洛馬的。同時通用動力還旗下的巴斯鋼鐵還承擔了近一半數量的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生產任務。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諾格公司了,作為諾斯羅普和格魯曼公司的合併公司,其最出名的產品就是大名鼎鼎的B2戰略隱身轟炸機了,同時包括此前在海軍航母上成功自主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X47B無人機、全球鷹無人機都是諾格的產品,再比如現階段大量裝備包括F16、F15、F22、F35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就是諾格的產品。

而且諾格旗下的亨廷頓造船工業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更是拿下了美國海軍所有核動力航母和一半的伯克級驅逐艦、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大部分軍輔船建造訂單。比如美國海軍從第一艘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到如今最新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清一色的都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承建,同時該公司還承擔所有航母包括中期大修、升級、維護保養、更換核燃料的工作。

當然還有一個隱形企業就是大名鼎鼎的雷神公司,作為美國最大的導彈研製生產商,雷神公司為美國軍隊研製從防空到反導、從反艦到攔截、從戰斧巡航到阿斯洛克反潛、從標準2中遠程到標準6超遠程防空導彈。同時雷神公司美軍各種反導系統雷達、攔截戰鬥部的研製生產單位。

總結而言,事實上美國從事軍工業務的公司有幾千家之多,而且很多還是民營為主、軍用為輔的綜合性公司,這些公司一方面在研發製造各種民用武器來增長業績,另一方面 也通過提供各種類型的軍事武器設備來保證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轉,比如波音就是這個綜合性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同時包括我們知道的微軟、英特爾、谷歌都有軍事業務板塊。


魑魅涅磐


憤怒的士兵和滿倉庫的武器對於軍火販來說,真是美妙的組合——《戰爭之王》臺詞

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霸佔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地位,除卻其殷實的經濟外,擁有大量的高質量軍工企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比較著名的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普拉特·惠特尼公司(航發製造商)、雷神公司、通用動力、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貝爾直升機公司、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目前已被洛馬收購)等等。

而至於這些公司的製造能力有多強?相信無需贅述,只要列舉出他們的一些產品就足以說明問題。首先來看洛馬,該公司始創於1912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位列福布斯榜第145位(2020年)。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產品涵蓋了包括戰鬥機、運輸機、偵察機、導彈、衛星等在內的多個領域。比如美軍目前的主力運輸機方陣(C-2/5/141/130)都是由洛馬設計生產;再比如F-16、F-35、F-22以及早已隱退江湖的F-117A都是洛馬的經典產品。此外還有曾被我們用“竹竿捅下來”的U-2高空偵察機、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等等。

再比如在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上排名高於洛馬的雷神公司(86位),該公司的產品作用更多的是輔助武器實現性能更優。諸如F-15、F/A-18、F-22等飛機上的雷達均是出自雷神公司。此外,著名的全天候多用途中程防空導彈系統愛國者系列也是雷神的產品之一。

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最被外界所熟知的產品就是B-2隱身戰略轟炸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該公司旗下的造船廠是目前美海軍最大的供應商,像尼米茲級這樣的核動力航母都是他們的產品。

這裡特別強調一點,像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和英格爾斯造船廠現在都是諾·格魯曼公司的部分,這兩個造船廠在2011年的時候被剝離後合併成了獨立的亨廷頓英格爾工業公司。

在筆者看來,美國的軍工企業之所以如此發達,很大程度上與這些企業的私有性質以及市場化運作有很大的關係:出於競爭和盈利的考量,他們都努力的在企業效率和產品質量上下工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合同。與之相反的例子就是在一戰前,美國政府也曾自有過一些軍工企業,但由於管理不善導致效率低下,最後都被迫轉給了私人。

此外,美國各大國防承包商圍繞美國政府的需求展開的全面化良性合作也是推動美國軍工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比如一架戰鬥機並不是完全出自一家承包商,而是由好幾家公司的產品組合起來的產物。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