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都是哪些,主要有哪些主張與貢獻?

西北一隻狼o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面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

儒家講求中庸之道,講求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主張依法治國,有人之初,性本惡之說。

農家則以農興國,提倡農業。

墨家主張科技興國。

縱橫家主張外交。

"農家代表人物許行;主張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主要著作是為神農之言


流落江湖的雪刀


諸子百家在漢書中有名字記錄的共有189家,而在隋書和四庫全書等書籍中記載,諸子百家有上千家。其中對當時和後世影響極深的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諸子百家是從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漢書》的記載有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之多,共4324篇著作。而後世的《隋書》《四庫全書總目》等書籍中記載“諸子百家”則有上千家。但從流傳廣大,影響深度來看,差不多有十幾家最為有名。這其中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是三教九流重要的基礎來源。

諸子百家中對當時和後世影響深遠的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他們創造了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各家各派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尤其是先秦時期,形成了百家爭放,百舸爭流的局面。

在先秦社會,各種思想學術碰撞和交流,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和成就,與同時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標誌著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孔子:儒家 春秋 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德治民、克己復禮、有教無類

孟子:儒家 戰國 民貴君輕、仁政、性本善、不違農時

老子:道家 春秋 清靜無為、世界的本原是道、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墨子:墨家 戰國 非攻、兼愛、尚賢、節儉

韓非子:法家 戰國 中央集權。君主權力。

孫子:兵家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武主張“慎戰”。又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主張,認為不管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強弱如何,一定要創造機會,造成我在局部兵力上的優勢,以十攻一,以眾擊寡,全殲敵方。 著有《孫子兵法》

孫臏:兵家 戰國 著有《孫臏兵法》


一顆淚兩種味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面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

儒家講求中庸之道,講求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主張依法治國,有人之初,性本惡之說。

農家則以農興國,提倡農業。

墨家主張科技興國。

縱橫家主張外交。

各有不同又可融會貫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