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會進步,也可能會倒退

2020年,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危機,讓互聯網每個角落都充斥著企業倒閉、裁員、降薪的新聞消息。每個兢兢業業的職場人都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這個巨大的海嘯拍死在收入驟斷的沙灘上。天崩式的開局刷新了所有年輕人的三觀,尤其是85-95出生的這代人,簡直太難了。

改革開放的二三十年來,讓這一代人見證了從貧窮到富有,從落後到進步,未來可期四個字根深蒂固,“生活不僅會進步,也有可能倒退。”,這種情況如同被掃進了歷史的視角盲區,誰也沒想到它竟有一天可以捲土重來。

面對洶湧的疫情,這一代人再次認識到了生活的真相,【原來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工作不但隨時有可能失去,甚至工作只有一份還遠遠不夠!】

【副業剛需】這個詞造出來的時候,我以為是很多人只對自己的收入不滿。如今細想,更多的人怕是早已意識到了,如果沒有副業創收,在主業危機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怎麼延續自己的生活。車貸、房貸、教育、醫療...,只有三十歲的肩膀扛得住這樣的重壓嗎?

【讓自己保持隨時都有收入的能力】,這彷彿是緩解現代社會給芸芸眾生下的緊箍咒唯一的方法,但這真太TM難了。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多看多做,多學多思,保持健康,堅持努力,在變化沒有來臨之前好好積累,以便下次危機來臨之際能更安然對待,這是大多數人需要重視的事情。

生活不止會進步,也可能會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