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告訴你向佛菩薩請教問題時如何頂禮?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玄奘的譯本中,這段經文前面還有“時,諸比丘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意思是說,佛陀應供完後,身體端坐,此時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和大菩薩,親自來到佛前,在佛足下恭敬頂禮,右繞三匝,然後退到一邊安坐。

【頂禮】 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是證悟頂禮,中等者是修行頂禮,下等者是五體投地、以三門恭敬頂禮。此處從顯現上講,是指平時的三門頂禮。 具體應如何頂禮呢?眾弟子一一來到佛前,恭敬地跪在地上,用自己的頭頂觸碰佛的雙足。 這種頂禮方式,根登群佩說,沿襲於古印度的宮廷,眷屬大臣為了表示對國王的尊敬,就請國王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自己用頭頂接觸王足。同樣,為了表達內心的恭敬,佛弟子也用這種方式頂禮世尊。在密宗的《時輪金剛》中,有時上師給弟子灌頂,也要求弟子如此頂禮。

【右繞三匝】有些人對右繞、左繞不太懂。一般而言,左繞(逆時針)有毀壞的過失,右繞(順時針)有興建的功德。關於右繞的功德,佛陀在《右繞佛塔功德經》中講過。

【偏袒右肩】 將袈裟搭在左肩上,右肩袒露於外。 印度人所著衣物,系遍覆全身,到禮佛時才袒露右肩,一方面表示敬意,一方面表示須菩提有意示現權教,所以有隨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的發問。關於偏袒右肩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右手空著好做事,在跟佛走路時,可以用這個手膀,把年紀大的扶持過去。另有說法,認為右手是吉祥的手,左手不是吉祥的手,所以用袈裟蓋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殺人等壞事,都是這右手去做,所以,在佛前上香時,要左手去插,不許右手近佛。但是另外也有一說,插香要用右手,因為右手是吉祥之手。總之,這些都是後人的解釋。上古的許多禮節,有時代及地區的意義,後世那些習慣又加上各種解釋,有花招之嫌。

【右膝著地】 一般來說,弟子在上師面前祈請時,都是左腳掌著地,右膝蓋著地,這樣的姿勢比較如法。右是正道,左為邪道,顯示勸請正法去邪從實,應依謙卑之禮。膝象徵般若智,地象徵實相;右膝著地,正表示般若與實相互相應合。

【合掌恭敬】,合掌是印度當時的禮貌,中國也有合掌,也有作揖。表示恭敬之意。有合權實之掌,而應中道之行的意思。雙掌合一,以表方便權巧與實相究竟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又十指表十法界;合十,表合十法界存於一心之中——事理一如,權實圓融。印度是伸開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實心的合法。那麼“和南”是什麼意思,和南是譯音,意思就是跪拜頂禮,五體投地跪拜,叫做和南。現在須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師先行個禮。佛門的合掌又稱合十,就是兩個手合攏來,亦即合十法界於一心。這裡合十問訊,也是一種禮貌。《十地經》:“三界無有別,唯是一心作。”《華嚴經》也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

《金剛經》告訴你向佛菩薩請教問題時如何頂禮?

【而白佛言】,白就是說話,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時候的說法,後來唱戲的也有道白,唱的時候是唱,不唱的時候說幾句話,就是道白。

總之,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理性雖空,事相上仍不廢威儀禮節。“右膝著地”,右膝表“權”即般若智,地表“實”即真如理,亦即須菩提所問已和真如理體應。“合掌”,是合權實二邊,印證中道三昧,即是大小融通,權實不二。除了表明中道是權實合一,還有三業虔誠之意。

《金剛經》告訴你向佛菩薩請教問題時如何頂禮?

只是一段粗淺的經文,胡跪、合掌等禮節,都包含著無限的般若旨趣。

《金剛經》告訴你向佛菩薩請教問題時如何頂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