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標題添加題不要只看顏值

標題添加題屬於行測片段閱讀當中的常見題型,此類題目在國考、省考或者事業單位中均有涉及。雖每套試卷題量不多,但也屬於高頻考點之一了。很多同學也會覺得這種題型考的不多,沒有必要花心思琢磨,故不重視;也有的同學覺得此類題型較為簡單,不需要花時間去深究,故容易做錯。誠然,我們知道標題添加這類題型,按照我們在中學的語文積累是可以解決一二的,但是要想每道題目都能做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還是需要同學們認真閱讀題幹,仔細分析行文脈絡。大家都覺得這一類題目的主觀性太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給出的答案一般都不能讓大家信服,而大家常見的問題就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太關注標題本身的形式,過於追求比較生動形象的,而忽略了題干與標題主旨內容的統一性。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看一下具體的例子:

例題:精神上的貧困,往往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可怕。有些貧困地區和貧困村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與缺乏窮則思變、窮則思勤的奮鬥精神有一定關係。有些地方主動“返貧”,樂當貧困縣,不願摘窮帽子,有的貧困戶發展農副產業不積極,爭當低保戶卻很積極,從中都能發現“思想貧困”“志氣貧困”的影子。“苦幹不如苦熬”“等著別人送小康”,類似思想可以說都是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扶貧扶志,首先就要對準這些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

最適合做以上文字標題的一項是:

A廣義的扶貧扶志

B可怕的精神貧困

C打好扶貧攻堅戰

D扶貧路上的攔路虎

【答案】B

【中公解析】此題屬於標題添加。根據標題添加的做題思路,首先要確定文段核心話題和主旨。第一句話說明精神貧困相較於物質貧困更可怕。第二句和第三句進行具體的論證,第四句闡明精神貧困的危害,是脫貧的攔路虎和絆腳石,第五句說明需要解決這類精神貧困的問題。文段通過分析屬於總分文段,強調精神貧困是可怕的。所以標題中要體現出主題詞精神貧困。觀察選項只有B是符合要求的。“扶貧扶志”不是文段的核心話題,故排除A;C項過於籠統,沒有突出精神扶貧,故排除;D項這個標題雖然很形象也很與吸引力,但是缺少“精神貧困”的話題,且,只是文段部分內容,故排除。很多同學一看到D項,覺得很有標題的“氣質”,毫不猶豫就選了D,就落入了形式主義的圈套,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我們要給一個文段擬定標題,我們就要知道標題所起的最大作用是什麼。標題最大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就是概括文章的內容。它能夠最大程度的概括這個文段的主要話題或者是主要的內容,我們即使只看這個標題也能大概搞清楚文章所談論的內容。因此,這類的題目,也是一種主旨觀點題。換言之,在閱讀的思路上和我們的主旨題是一樣的。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我們會發現不同類型的文體,標題的形式和風格是略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做題的時候呢,除了按照主旨觀點題思路來做,還要做一些小的方面的補充。這種補充主要是體現在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文段類型上。新聞類文段:提煉導語的主幹成分,要體現報道對象、報道事件和新聞點。議論性文段:尋找論點、作者主觀表達的事情。說明性文段:說明性文段根本上就是給我們在傳播知識,文段是介紹某件事物的特徵、功能、性質等;當然也有可能是給我們說明一個科學原理或者是科學道理,說明性文段的標題通常都是說明對象或者說明對象的具體特徵,我們只需緊抓說明對象,概括主要內容即可。記敘性文段寫人記事為主,一般記事型更多,所以我們標題更多應概括事件,如果這個記敘性的片段中蘊含某個道理,我們則應該優先考慮道理。

在做行測標題添加類題目時,同學們要把握住這個原則,那就是在滿足主題和主旨內容一致的原則下,再選擇形式上具有形象色彩的標題,切忌陷入只圖好看的、生動形象“形式主義”,即不要選擇過於生動形象而忽略了主旨的標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