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White Horse/

想當然的,歲月帶走了許多White Horse 1940的銳氣,但越多時間我和它相處,越能聽見它來自更深處的聲音,讚賞生命之水的美好。如果在多放個幾年,或許就會啞然失聲了,感謝我們還能有耐心地聆聽它。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在威士忌老饕的圈子裡,有一款調和威士忌的的名字經常會被低調地口口相傳,它就是白馬威士忌。在各種品牌威士忌中,白馬威士忌而被譽為鄉土氣息最濃厚的,特別是酒香方面,那股鄉土芬芳,是嗅覺和味覺最大享受。白馬威士忌價格便宜,在世界很多市場甚受歡迎,當年在日本也風行一時,據說是黑澤明的最愛。而如果是早年間的一些老版本,由於傳說添加了許多高年份高質量的單一麥芽原酒,而被認作是一窺四五十年前威士忌風格的最佳選項,其品飲與收藏價值,一直在穩步上升。


在本文中,就讓我們來回望一下老白馬的歷史淵源,也稍稍瞭解下其不同時期版本的各種差異。

White Horse調和式威士忌在1891年由爵士Peter Mackie登記掛牌,然而,其根源又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James Logan Mackie。 Mackie家族當時擁有位於愛丁堡Canongate的白馬旅舍,這也應該是白馬品牌的起點,改旅社至今仍在營業,非常值得探訪。

從1883年開始,Mackie 家族和Graham上尉共同經營Lagavulin酒廠,Peter Mackie 一開始在Lagavulin 當學徒,之後才取代James 成為Mackie & Co.的領導人。Peter被公認是一位相當有品牌意識和遠見的人,在當時就註冊了White Horse的商標。他也以“無情彼得”為名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就和當時有著許多的軼聞和傳說的James Buchanan和Alexander Walker一樣,Peter 也成為了圈中的一位威士忌大佬。

有一個傳言描述Peter 是三分之一的天才、三分之一的自大狂、三分之一的怪人。他在格拉斯哥的辦公室牆上貼著兩句極具智慧的座右銘,當仁不讓、誠信為上。同時他對於Tory政黨的支持,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評論家。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1890年,Peter Mackie和Alexander Edward一起建立了Craigellachie蒸餾廠。另外,他還領導制定了更高的威士忌標準,還大力提倡陳年威士忌的價值。於1908年,他別出心裁地在Lagavulin的老蒸餾廠中建立了一座頗具傳奇色彩的“廠中廠”-- Malt Mill。這個設計一定程度上覆刻了近代化工業蒸餾廠時代到來之前的,艾雷島更為傳統私釀蒸餾廠的樣子。其中包含了更小的炭火蒸餾器,更多的泥煤用於地板烘乾,石楠被加入了糖化過程中。Malt Mill 用自己發芽的大麥、與Lagavulin共用一個糖化槽,另外還有兩個額外專屬的發酵槽。在這裡其實有一個商業的考量,因為1907年Mackie失去了Laphroaig威士忌的銷售權,所以必須建立自己的蒸餾廠來補充這一部分的重泥煤威士忌需求。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1924年Peter仙逝,而公司隨後也被更名為白馬有限公司,直到1927年,公司加入了Distillers Company Ltd,並開始發售在酒蓋處裝飾了圖樣的版本。期間有趣的是,在1924年White Horse銷量突然翻倍,僅僅因為改成旋蓋式而非傳統的木塞蓋,在當時也算是引領風潮的一個小小嚐試。


Malt Mill從不用單一麥芽裝瓶,在大約960年之前,都是用於White Horse的配方中,雖然對於那些調和式威士忌的評價與記錄褒貶不一。一直到1962年酒廠重建時,Lagavulin才拿到配方,但到了這個階段,整個酒廠的發麥這一步驟也都開始交給了專業制麥廠,於是Malt Mill也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被記載到了歷史傳奇之中。如果你看過《天使的分享》這部電影,其中就提到了Malt Mill這個名字,而你也就會意識到這個傳說中的名字所代表的非凡價值。而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也被認為是“老白馬”風格發生較大調整的一個分水嶺。而現在在拍賣市場上較為活躍的“老白馬”,也大都是1960年前的出品,包括標有“by appointment to late King George V”的1940年前的版本,標有“by appointment to His Majesty the King”的四、五十年代的版本,以及標有“by appointment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的1960年前後開始出現的版本等等。


較為複雜的是,這段時間內,還有不少沒有表示這類信息的“老白馬”,多半是供應海外市場的產品,因此判斷“老白馬”的年份,往往都是一件十分考驗眼力的技術活。從1915年起,Craigellachie蒸餾廠獲得認可並開始使用於White Horse的調和威士忌配方中。其他曾經同屬於白馬公司旗下的著名蒸餾酒廠,還包括Glen Elgin,Hazelburn等等,事實上根據介紹White Horse的配方中會包含Malt Mill和Caol Ila,以及其他至少36家蒸餾場的威士忌。更有傳言說在1970年代White Horse發行之前,都有些出色的高年份Lagavulin的裡面。而七八十年代以後甚至於當今的版本,可能老酒的比例已經越來越低幾近於零了。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之前有位圈中大佬,被土豪朋友贈予了一瓶相信是1940年前後的“老白馬”,本著開瓶有益的精神,他也是擇吉日打開進行了一番品鑑,並留下了以下紀錄,在此我們也當一回搬運工,與大家共賞一下“老白馬”之精髓。


當面對著朋友當禮物送我的這瓶White Horse 1940,我可以選擇將瓶子放在架上,靜靜地看著它的容量和價值一個個階段地流逝。不只是對我而言,人人都承認開瓶是一種風險,不過好酒依舊值得及時開來品嚐。這些全都是威士忌的一段旅程。從1940到2016年,用整整76 年的歲月來洗滌和褪盡它的風華,儘管天使忍不住分享了一部分,瓶中陳年的魔力依舊悄悄的影響著它最後的容顏。多麼希望有一些研究報告可以像我一樣描述他們變化的奇妙過程。

開瓶後,我認為聞到了微微瓶中陳年的風味和氧化帶來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救世和禮讚的神韻,在這些日子和一系列不同杯子的品飲後,我整理了一些品鑑筆記。我曾經品嚐過一些威士忌,聞香起來沒有問題,但是嚐起來本質已經改變。所幸這個狀況沒有發生在White Horse 1940。雖然沒有了原本酒精的強度,也少了粗獷的結構,更多的是脆弱需要呵護的細緻。

\品鑑筆記/


顏色:金黃的糖漿色

聞香:恰似一位有教養又誠實的紳士,衣領一開始帶有一絲絲泥煤,而豐富的焦糖和紅苺果香氣靜靜淡雅的等在後頭。許多陳年的調和威士忌給予你層層堆疊的感官享受,遠超過當今的調和式威士忌。餘留在杯中起初有些許阿姆斯特丹葉的香氣,爾後是鹽味鋪蓋而來,或許是鹹魚乾的海洋氣息。橙橘、火柴桿,這些是明顯使用過雪莉桶調和才會出現的風格。顯著的塵埃感正是它等待了多少歲月準備被品飲的證明。

口感:實在的海岸鹹味波濤洶湧,也有來自大地淡雅的泥煤氣息隱約其中,儘管已經被數十年的光陰沖淡許多。隨之,我們像是來到一片綠茵蔥蔥的森林中,混合草本、黑胡椒、桉樹等清香,如迴音般在空蕩蕩的山谷裡暢洋。畫風一轉,因為經過數十年的緣故,意外闖入了熱帶果園,那熟透了的香蕉和芒果,那如此令人愉悅的芬芳。尾韻其中有焦糖香、大地的氣質提示著它來自艾雷島和其他重要蒸餾廠的調合式本格。後來嘗試存放在小瓶裝中,似乎會展現更多的泥煤味在結尾裡,重振風範的一個概念。

轉載自:

https://malt-review.com/2016/10/24/white-horse-1940-the-old-blend-whisky/

如果讓你遇上一瓶“老白馬”,你會選擇打開嘗一嘗歲月的味道嗎?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如果你有故事

別怕麥芽先生沒好酒


別忘掃碼下載麥芽先生APP


麥芽先生|White Horse 1940 老年份的調和威士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