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試假陽性的發生 有五大原因四大解決對策

案例分享:

患者,女,腰椎間盤突出,術後應用頭孢類抗生素,應用前給予其藥物過敏實驗,詢問患者對頭孢類及酒精無過敏史後,按護理操作規範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幹後給予頭孢皮試,注射後20分鐘觀察結果,患者皮試處出現與酒精消毒面積大小一致的侷限性紅暈,直徑達5cm左右, 疑似假陽性,考慮此結果跟酒精消毒液刺激皮膚有關,為安全期間,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並徵得同意後,在對側前臂用0.9%生理鹽水清潔皮膚後, 再次給予患者頭孢皮試,20分鐘後觀察患者注射部位,無上述紅暈現象發生。

頭孢皮試結果判斷標準:

陰性:

皮丘無改變,周圍無紅腫,無自覺症狀。

陽性:

局部皮丘隆起,並出現紅暈硬結,直徑大於1cm,或紅暈周圍有偽足、有癢感,或面色蒼白、出汗、甚至休克。


皮試假陽性的發生     有五大原因四大解決對策


頭孢皮試假陽性發生的原因

1皮試液配置不準確

皮試液的濃度將直接影響皮試結果,濃度越高假陽性率就會越高。臨床中配置皮試液常用的注射器為1ml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配置皮試液濃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器死腔因素,注射器死腔包括3部分,乳頭內部空間、乳頭和針栓之間的空間,以及針梗內部空間,臨床上因注射器死腔,造成配置皮試液的濃度偏高,使皮試假陽性率升高。

2皮試時消毒液使用不當

臨床工作中,皮試前多采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膚,對於酒精高度敏感的患者,往往會因為酒精刺激注射部位而導致局部皮膚紅暈,這樣對皮試結果的判定帶來很大的難度!無法判斷是酒精過敏還是藥物過敏。

3注射方法不正確

注射時與前臂橫紋肌垂直,使皮膚產生機械性損傷,加重了注射部位疼痛,增加了局部皮膚的刺激而造成藥物假陽性率的增加。

4其他因素

(1)保存方式不恰當,藥物放置在常溫下時間過久,造成藥物變質。

(2)皮試觀察時間不夠,由於護士責任心不強,皮試結果不足20分鐘,提前觀察。

(3)護理人員經驗不足,沒有按皮試陽性標準判斷。

降低頭孢皮試結果假陽性的對策

1改進配置方法

為降低因注射器死腔造成皮試液濃度偏高,配置皮試液時,先抽吸生理鹽水,排氣排水後餘0.9ml再抽吸0.1ml藥液的方法。規範操作手法配製皮試液,每次排氣時擰緊針頭,彈氣泡時動作輕且慢。在有液體的部位彈,這樣既達到排氣的目的,又使液體不易掛在針栓的橡膠塞上,影響準確性。


2改善消毒方法

目前護理常規要求在皮試前要使用 75% 酒精消毒局部皮膚,而酒精對皮膚具有刺激性,可使部分病人消毒部位的皮膚髮紅,從而影響皮試結果的判斷,尤其對小兒患者。而使用 75% 酒精消毒皮膚後,用 0.9% 生理鹽水再次擦拭皮膚表面後皮試 ,可大大降低酒精刺激及過敏引起的假陽性率。

3正確選擇位置

選擇最佳注射部位採用腕橫紋上三橫指正中與腕橫紋皮紋平行進針方法。因此處神經末梢分佈最少,機械損傷小,注藥液順流無阻力,可起到微痛或無痛的效果,從而有效地防止疼痛所致假陽性的發生。

4其他措施

皮試液應現用現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護士責任心,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皮試結果要在皮試後20分鐘觀察,皮試後告知患者不要碰觸、抓撓、擠壓皮試部位。平時努力學習護理專業知識,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不斷積累工作經驗。


總之:頭孢類抗生素在應用過程中,出現假陽性是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我們在工作中一定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病人,全面掌握基本護理操作規範,嚴格把握頭孢類皮試陽性指徵,以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準確進行判斷,力爭將皮試假陽性降低到最低水平,為臨床用藥提供可靠依據!

(來源:中衛護研院)

參考文獻:

[1]汪曉風,蘭曉娥.兩種破傷風皮試配製方法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3,29(3):50-51.

[2]孫園園.頭孢菌素類藥物皮試假陽性的影響因素臨床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1):108-109.

[3]張豔,王婷等.藥物過敏試驗假陽性的界定及處理對策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誌,2016, 31(14): 107-109.


[4]李娣. 兩種不同的破傷風抗毒素皮試液配製方法的比較[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1):2040-20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