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昨天立冬,其實我是無感的。昨天金華的天氣更像是秋天,只是早晚冷,白天有太陽,依舊很熱。QQ空間裡跳出了兩年前自己發在空間裡的記錄,去看了一眼,才知道,兩年前立冬那一天我在安徽,公司高層在三瓜公社組過一次員工飯局,是要吃羊肉和餃子,至於有什麼說法我不太清楚,就如安徽人將“跑得快”叫作“摜蛋”一樣。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最早的金義也僅指曾經的孝順付村鞋塘這一塊,雖然雄心勃勃地將義烏的佛堂、義亭和上溪也曾經納入,還包括離孝順較近的塘雅,但結果是,真正開發的也就孝順和付村,孝順以保稅區為主,各種工業為主,付村則是大規模的房產建設,一進金義從四海銘門開始就是各種如插竹筍一般的高樓沿四海大道或者說金港大道展開。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成立新的省級金義新區後,金義的概念開始就開始泛指了,很多新聞和自媒體,以金義開頭,當你點進去卻發現,人家口中的金義其實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義,它們更多指向了現在的金東,確切來說是指向了市區那一塊。傳統的金義更多是指位於義烏和金華的郊區,如果說當初吸引到人們來買房,是因為義烏本身高居不下的房價和教育資源,那麼今天的義烏,則在拼命的補充這個短板,這一點可以從義烏髮布的人才新政強勁的補貼看得出來,當然,還有義烏在拼命的造各種學校。義烏的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人口外流的,即便不是義烏本地人,但對義烏而言,這也是屬於義烏的人口。兩針下去,為金義的房價熱度降了溫,至於後面的金義如何發展,一方面看金華的誠意與決心,另一方面還在於對曾經的金義做配套,做好規劃的同時,不斷通過項目和配套賦能金義新區的東城,只不過,現在金義的熱度的確大不如前,至少沒有還是金義都市新區的時候那麼瘋狂,當然,憑心而論,曾經的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的的確確為現在的金義新區東城板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現在金義新區發展的也越來淡然和從容,如果以前是奔跑,現在是漫步。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當初在金義買房的人,絕多大多數是義烏的外地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多篇文章中提到過,金義的發展不在金華,而在義烏,是義烏外地人的態度。當然,現在也是一樣,你能否滿足生活的需求,是金義新區東城板塊持續發展的動力。有句話我記得很清楚,是有人在物業群中說到,他的大意是說,無論是在付村還是在孝順,這裡的居住環境,都只是高配版的農村生活,如果有什麼期待,也不過是在工作生活的地方有套房子,讓自己不再漂泊讓孩子有書讀。其實我們本就沒有太大期望,只要能趕在孩子上學之前有套房,能順利將孩子送進學校,就已經滿足了,所以,對於所謂的商場,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進去。在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上,沒有人希望是越來越差的,當然,就這麼個環境,沒有也無所謂,反正有超市和菜市場,本來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義烏,如果有,那肯定是最好了。還好,寶龍廣場終於實錘了,這也算是個好消息。至少週末的時候有個可以閒逛和消費的去處。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如果沒有商業中心,在曾經的金義新區,週末首選的休閒之處也只是金滿湖公園,也有叫作滿塘湖公園的,其實是一個地方。作為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兩年的人,能感受到這種變化和環境的不同。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冬天裡的金義新區(東城)金滿湖公園


這裡的圖片都是隨手拍攝,也僅僅只是金滿湖公園的一部分,有很多地方我還沒去過,至少沒轉到過,有些圖片也是首次出現,至少我第一去,因為人多的緣故,外面沒有車位,就只能繼續往裡開,開到有車位的地方,才發現這公園有些地方我真得沒去過。有些人會說,為什麼裡面沒人,我想說,這是我的習慣,在我所有的圖片中,我儘可能地少出現人,或者刻意把人去除,畢竟風景就是風景,要人在裡面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