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行花街,行大運”

過年對佛山人來說,行花街是迎接新年最重要的年俗之一。現在,吃完團年飯逛花市的習慣仍是佛山街坊的“標準動作”。

什麼時候開始有花街?

以前的花街是怎麼樣的?

今天,就與你說說花街的故事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佛山花市源起何時?

佛山迎春花市興起於晚清。當時佛山有四個經營花卉較有規模的私人花園,分別是:蓮花路尾富路坊的柏香園、高基街遇龍橋的愛香園、富民鋪的清香園和新湧口的亦園。當時佛山還沒有公園,這四大花園以花木的栽植和出售為經營目的,免費向居民開放,供客人欣賞和選購。除供應四時花卉外,歲末除夕在鎮內各大圩市出售應節品種。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50年代的蓮花路

民國初期,四大花園及花農為應市民之需,於年三十將應節時花運至昇平街豆豉巷、大圩等處擺賣。20世紀30年代初,佛山開闢馬路後,以昇平路為花市,馬路兩旁擺設各式迎春花卉,肇慶、廣州的花農也來佛山花市出售吊鐘、桃花、臘梅、柑桔及應節時花,形成迎春花卉一條街,行花街習俗自此興起。

佛山花街設在哪?

新中國成立後,以昇平路和快子路口為花市,曾一度遷至蓮花路,70年代遷址在福祿路。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1985年福祿路花市

隨著市區中心向南擴展,道路不斷增多,花街的設置亦不斷向南移。1986年,“迎春花市”自福祿路遷至體育路舉行。遷至體育路的花市,燈飾開始增多,華麗的裝飾燈點亮了佛山的夜空。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1992年體育路花市

隨著佛山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體育路道路狹窄、人流量大,限制了中心花市的發展。為了解決停車困難、疏散通道不足問題,花街在2001年又繼續搬遷至

普瀾二路於是每到歲末,普瀾路就熱鬧非凡,來逛花街的人“擠”滿了街道,年味更濃了。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2008年,佛山花市移至文華路。這次的搬遷,市民意見不一,有人覺得文華路遠離市區,沒有“人氣”,缺乏了普瀾路花街“摩肩接踵”的熱鬧非凡;但也有人覺得花街變得寬敞,更好逛了。但是無論如何,搬遷後的花街仍然“人氣爆棚”。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隨著城市發展和城市升級,作為禪城區南北方向重要交通幹道,每年花市期間封閉文華路對周邊交通造成較大影響。2018年禪城迎春花市再次調整至文華公園內季華下沉隧道上蓋廣場舉行。迎春花市在與保持傳統年俗和配合現代城市的發展之間,不斷注入新活力,尋找著和諧與平衡……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行花街的理由

行花街買年花,重在取其“花開富貴”、“大吉大利”的意頭。年桔,寓意“大吉大利”;桃花寓意“大展鴻圖”;菊花寓意“五穀豐登、富貴長壽”……年三十晚吃過團年飯後,佛山市民扶老攜幼,三五成群去行花街,購買大盤年桔、一枝大花(桃花、吊鐘花等)、一束腳花(菊花、大麗花等)。搭配成象徵富貴吉祥、生機勃勃的年桔花束,以“大吉大利”、“大展鴻圖”的寓意迎接新年。

民間曾有如下一首《行花街》歌謠流傳: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

呢(這)朵紅花鮮,

個(那)朵黃花大,

黃花大呀紅花鮮,紅花鮮呀黃花大,

千朵萬朵睇唔曬(看不完)。

亞媽笑,亞爸歡,人歡花靚樂開懷。

呢枝蘭花香,個枝桃花大,

桃花大呀蘭花香,蘭花香呀桃花大,

千枝萬枝揀唔曬(挑不完)。

“疑是層巒採蜜使,幻成百萬看花人”。儘管時代在變,但每年人潮如織的花市,仍是佛山人心裡關於“過年”的最佳註腳。

【往期回顧】

  • 年俗檔案丨四國語言寫揮春?老牌揮春街注入新元素!

  • 年俗檔案丨集五福搶紅包?這些小年習俗在佛山更流行!

文:佛山新聞網 唐泳茵

圖:佛山市檔案館、佛山新聞網、c2000、小小是個好同志

資料來源:《禪城民風民俗輯錄(一)》、廣東省情網

佛山檔案微信團隊編輯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年俗檔案丨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今年你行左花街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