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袁立主演,來自網絡

最近淚點特別低,趁著放假,刷了一些老片子。偶然看到袁立主演的《母親母親》,就被她飾演的金國秀一角,深深地打動了。尤其是看到一些金國秀對待不是自己親生孩子的片段,特別有感觸。

國秀剛進侯家門,就給雲朗做了後媽。雲朗的親媽如寄在臨死前,將孩子託付給了國秀,希望她能將雲朗當做親生的兒子看待。善良的國秀答應了。但一個大姑娘突然當了媽,國秀還是沒有心理準備的。

雲朗剛剛失去母親,特別排斥國秀,國秀做的飯死活不肯吃,動不動就要趕她走。國秀只好把飯送到雲朗的房間裡,面對著裝睡的雲朗,坐下講了一番掏心窩子的話:“雲朗,我也嘗過失去媽媽的苦……你可以傷我的心,但不能傷你親媽的心呀!”這些真心實意的話讓小云朗默默地留下眼淚,國秀走後,小傢伙終於大口吃飯了。就此,國秀用自己的愛打開了繼子的心扉。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國秀給雲朗送飯,來自網絡

愛來愛往,國秀生下兒子云峰後,因為沒有奶水而焦急,小小的雲朗聽說吃了黑魚能下奶,一個人跑到江邊去抓魚,結果掉到江裡,幸好被人救了。不明就裡的國秀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打孩子,被婆婆指責:“你是有了親生的,就對這個孩子不好了!十個後媽九個狠!國秀被逼急了,掄起雞毛撣子狠命地抽自己的腿,她實在下不了手打雲朗。當聽雲朗說出抓魚是為了媽媽後,國秀激動地抱住孩子連聲道歉。自此,兩人之間與親生母子無異。看到這一幕,真是熱淚盈眶。不得不感慨一句:太難了!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網絡截圖,國秀打自己

生活中離異的男人帶個孩子的,是非常不好找對象的,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後媽不好當。如果一個女人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嫁給一個男人,那的確是真愛。因為愛情可以風花雪月,但婚姻就是柴米油鹽,樣樣需要落到實處。尤其是還要面對一個不是親生對你帶著天然敵意的孩子。

做後媽最難的是分寸感。重不得、輕不得。自己的孩子打了罵了都不要緊,照養粘著你、愛著你;但不是親生的,你重了,口水淹死人,說你心狠虧待;輕了,說你不聞不問不負責任、不上心。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國秀陪著雲燦睡覺,趕走女兒如玉,奶奶來安慰,來自網絡

後媽難當原因之一:你有時得為了繼子女犧牲親子女的利益

很多後媽在有了親生的孩子後,迫於壓力,不得不犧牲掉一部分自己孩子的利益,只因為輿論壓力。因此也造成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親生的孩子,怨恨母親的不公平,對佔有自己資源的同胞產生排斥。

如玉和雲峰就是如此,很討厭雲燦。如玉性格大大咧咧像個男孩子,有一次自己考試成績不及格,而弟弟雲燦卻滿分,因為遭到媽媽的批評產生嫉妒,狠狠地欺負了雲燦。國秀知道事情之後,毫不客氣地把閨女按在桌子上一頓揍,讓她長長記性。國秀的原則是親生的孩子可以虧待,但繼子女絕對不行。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雲燦成績好,被如玉欺負,來自網絡

“小三”走後,跪著將雲燦託付給了國秀。國秀知道雲燦性格敏感、內向懦弱,處處都體貼入微。晚上國秀帶雲燦睡覺,把女兒趕去跟奶奶睡。如玉哭著不肯走,最後硬是給奶奶哄著離開了。國秀還堅持給雲燦做新衣服,讓雲峰撿剩下的穿,因為她知道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內心很無助,需要更多的愛與呵護。國秀一直在小心地呵護著雲燦這顆小小的玻璃心。

想要做一個好後媽,似乎虧待親生的孩子是必須的,這也是經常被人們交口稱讚的地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因為親媽在身邊的孩子,有十足的安全感,心理韌性比較強,能夠經受一些挫折和打擊,而失去親媽的孩子,內心匱乏,處處都小心謹慎,非常容易憂鬱,心思重。

做後媽的女人,難就難在,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曲解,所以她們在對待非親生的孩子的時候更多的客氣與關愛,而對待親生的孩子則有種天然的放鬆感。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國秀關心雲燦,來自網絡

後媽難當原因之二:天然的敵意讓後媽狠毒的言論氾濫成災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對後媽狠毒的偏見從來都不少。“小白菜呀,地裡黃呀,兩三歲上,沒了娘呀,跟著爹爹,好好過呀,就怕爹爹娶後孃呀!……生個弟弟比我強呀,,弟弟吃麵我喝湯呀,端起碗來淚汪汪呀……”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白雪公主》的童話,無一不在醜化後媽的形象。於是孩子們在遭遇到後媽之前,大多心懷恐懼。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排斥後媽的介入,這也讓後媽之路舉步維艱。

另外,周圍的人又都拿有色眼鏡瞧著後媽,看看她是如何對待孩子的。他們的要求是就算孩子給你再多難堪,你也得忍著受著,否則就不是個好後媽。這無形中也加重了後媽的壓力。有些女人為了做個完美的後媽,不惜放棄自己做媽媽的權利,同時也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來自網絡

鄧婕和張國立結婚後,就是這麼做的。張國立離婚的時候,兒子張默才6歲,跟著他,鄧婕為了更好地跟張默相處,放棄要自己的孩子。當年《紅樓夢》中紅遍大江南北的鄧婕,為了名不見經傳的張國立,犧牲了很多,從臺前轉身到幕後,只為做一個好媽媽好妻子。直到多年之後才和張國立一起以《宰相劉羅鍋》出道,為了幫襯這個男人真是不遺餘力。對待張默,鄧婕也是盡心盡力,可惜張默並不領情,不斷爆出吸毒打人等等醜聞,令人頭疼。據報道,張默這麼多年來也從沒叫過鄧婕一聲“媽”,在他眼裡,鄧婕不過是“一個好人”而已。

繼子到底不是親生子,有時候你全心的付出,不一定得到滿意的回報。鄧婕終於想通了,張默成年後,快60歲的她,領養了一個孤兒做女兒,開始享受自己做媽媽的幸福。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2006年鄧婕領養了女兒,來自網絡

想要女人做好後媽,家人的支持最重要

做媽媽是一種修行,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摸索的過程。面對親生的孩子尚且需要不斷磨合,何況是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呢?後媽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需要更多的寬容與愛才能走下去。國秀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婆婆都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不住地誇國秀,“孩子終於又有媽了!”

說實話做親媽我都累得要死,也氣得要死。特別佩服那些願意做後媽的女人。

我的老同學雲,在離婚後就嫁給了個二婚男,那個男人有個女兒,當時孩子已經十二歲,懂事了。同學嫁過去之後,待小姑娘還是不錯的,雖然孩子不叫她媽,只叫阿姨,但也彼此相處融洽。後來雲生了個兒子,小姑娘做了姐姐,非常照顧弟弟。到了青春期之後,小姑娘開始叛逆,有了衝突,但畢竟不是親媽,雲有時候是非常為難的,管多了孩子不聽,不管又被周圍人認為不用心。

最讓雲傷心的不是周圍人怎麼說,而是老公的態度,他自己對女兒的事不聞不問,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雲。雲被氣得進退兩難,索性放手,加上自己兒子小,也實在是沒有精力去管。

雲經常跟我抱怨做後媽的苦,她說:“我自認不是個狠心的女人,對孩子也是不錯的。該買的東西從來都不心疼,對她夠意思了,但他們家還要求我更多,實在是累!”

如果雲的老公和公婆平時能像國秀的婆婆那樣做,對雲的付出表示感謝與支持,那麼雲這個後媽會做得很開心的。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來自網絡

很多時候,人們習慣去要求別人,卻從沒有想過自己該做點什麼。做後媽本身就要面臨著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再得不到親人的支持與理解,只是一味地指責,那麼後媽之路就會越發艱難。

後媽和繼子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要以母子/母女相稱,靠的就是彼此付出真心、彼此包容與理解,還有周圍人的幫助與協作。

女人願意做後媽,大多是出於對一個男人刻骨的愛。如果你是一個男人,遇到這樣一個女人,應該心存感激。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朱自清和陳竹隱,來自網絡

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謙去世之後,留下了5個孩子。就在這時,二十八歲的陳竹隱出現在他的生活裡,她非常敬佩朱自清的才華,同意與他交往,希望自己能夠幫助他照顧家庭,以便朱自清能夠更加專心地做好學問。頂著巨大的壓力,兩人結婚。

但一個生性活潑、極有才華與個性的年輕姑娘,一下子成為全職媽媽,而且還是5個孩子的繼母。可想而知,陳竹隱的內心是如何的失落與煩躁,一度兩人之間發生了矛盾,陳竹隱甚至有了離開的想法。

幸好朱自清冷靜思考後作出了自我調整,經常抽出時間多做家務,分擔陳竹隱的壓力,同時經常陪她到外面走走,看看風景、唱唱崑曲、聽聽戲。兩人之間的陰影漸漸消失,之後陳竹隱生下一個男孩,但她對待前任留下的5個孩子依然一視同仁,彼此相處融洽。陳竹隱師從齊白石,專攻工筆畫和崑曲,為了朱自清,她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只為了給朱自清一個和諧溫暖的家。朱自清去世後,陳竹隱也一樣對孩子們沒有絲毫分別,儘自己的所有來幫助他們。一個後媽做到這份上,非常難得。

人心都是肉長的,後媽的付出往往比親媽還要多,如果不是因為中間有個男人作為愛的連接,女人哪裡能無緣無故地愛上一個陌生的孩子。想要女人心甘情願地對孩子好,首先得這個男人懂得對老婆好,體貼她、感激她的付出。不能在孩子那裡碰了釘子,還被男人當做若無其事。

從《母親母親》看後媽的困境從何而來,做個好後媽有多難

國秀,來自網絡

看完了《母親母親》,深感國秀的偉大。雲燦的一句“你不是我親媽!”就把國秀多年來的付出給傷得體無完膚。

沒有血緣關係的愛有多苦!她們的付出有時真的不被看見。這種超越了本能的愛才是“人間大愛”啊。

致敬每一個願意為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傾心付出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