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比賽換五人?FIFA醞釀新規或改變足球

足球運動從誕生之日開始,規則就在不斷改變中。許多被球迷認為是天經地義的規則,其實歷史並不久遠,比如紅黃牌和換人,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產生,後者更是經歷了從只能換一人到可以換三人的升級。

一場比賽換五人?FIFA醞釀新規或改變足球
一場比賽換五人?FIFA醞釀新規或改變足球

正是因為這樣,進一步的改變也是可以預料的。近日英國多家媒體報道,國際足聯有意增加換人次數,把現行的可換三人增加到五人。此事一旦成真,對足球界的影響也許意義重大。

1 積極——更易彰顯球員個性

國際足聯的動議當然是有其合理性的。現代足球運動的賽事密集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以往,運動員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輪換?那就意味著比賽質量下降。不輪換?球員疲勞過度容易受傷。久而久之,會出現很多比賽出工不出力的情況。如果增加換人名額,顯然可以在不太影響比賽質量的情況下增加球員休息時間。

從戰術角度來講,更多的換人意味著更多的嘗試與冒險。如今的職業足壇已經明顯標準化,由於擔心被對方打擊弱點,相當多的球隊選擇使用沒有明顯弱點同樣也很難有明顯優點的同質化球員組隊,導致比賽日益變得呆板乏味。

如果一場比賽有五次換人機會,也許裡克爾梅這樣重攻輕守的技術大師會更有亮相機會?也許40歲的貝克漢姆也更有機會在比賽最後關頭被換上去發個定位球?一切皆有可能……

一場比賽換五人?FIFA醞釀新規或改變足球

2 消極——體能狂也許更有用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可以更換五個人,意味著換掉半支球隊。

這就帶來另一個擔心:也許體力型的怪物會比技術大師得到更多機會。畢竟即使在這個時代,也沒有哪支球隊可以把瘋狂地搶逼圍執行90分鐘。但執行60分鐘的就有不少了,甚至45分鐘?

是的,諸如克洛普這樣崇尚高位逼搶的教練,很可能要求球隊始終保持全速逼搶的節奏,然後在球員體力跟不上的情況下大量換人——最為極端的例子是半場一次性換下四人。設想一下,誰能頂得住一支體能幾乎無極限的多特蒙德或者利物浦的猛搶?

樂觀地說,比賽節奏會大大加快;悲觀地說,也許技術型球隊將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一場比賽換五人?FIFA醞釀新規或改變足球

3 歷史——總在不斷演變中

足球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一切應該不會那麼樂觀,也不會那麼悲觀。換人制度1954年才出現,英國更是要到十年後才接受,最初只允許更換傷員,後來擴大到所有人;最初只允許換一個人,1986年才允許換兩個,真正可以更換三人的現行規則其實要晚到1997年才出現——那個時候,現在很多老資格的球迷已經上大學了……

其餘的規則更改也挺晚。紅黃牌制度是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上才得以使用,剛剛來得及看貝利一眼——實際上這個規則就是因為貝利1966年被踢傷導致巴西隊出局而來;門將不能用手接回傳球,居然是1992年才執行的,也就是說此前搶逼圍戰術是毫無意義的——逼得太狠的話對方直接傳給門將用手拿,還搶個什麼勁兒呢?

也許十年後,五人換人制度就將和今天的紅黃牌規則一樣,成為球迷們心中的理所當然……

圖/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