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抒情,宋詩窮理

為什麼說唐詩抒情,宋詩窮理?先來看看唐宋兩位領軍人物分別對同一事物的描寫,面對廬山,李白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詩抒情,宋詩窮理

太白抒發的是飛流直下,一瀉千里的盛唐氣勢;而東坡就要把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原因給你講講清楚。

再來看看同是登高感懷,唐人王之渙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宋人王安石說“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唐詩抒情,宋詩窮理

所以讀到很多詩時,都不用去看詩人是誰,都能輕易判斷是唐詩還是宋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用想這都是宋詩。

至於像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樣沒有彎彎曲曲講道理,直抒胸臆,定是唐詩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