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散戶應該如何學習期貨基本面分析?--估值和驅動

什麼是估值,什麼驅動,估值+驅動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期貨基本面分析呢?

估值就是對現貨和期貨的估值。既然是估值就一定要有參照物,比如現貨:高利潤率代表現貨高估,低利潤代表現貨低估。為什麼是利潤,因為按照基本面邏輯,高利潤的產業必然會加快生產,後期必然下跌。同理,低利潤的產業,必然會加快去庫存,後期必然上漲。

期貨的估值按照基差率(基差/現貨),通過基差率來判斷期貨相對於現貨是低估還是高估。所以我們可以使用利潤率指標來進行絕對估值,使用基差率指標來進行相對估值。從估值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做多低估品種,做空高估品種。

驅動就是供需平衡的驅動,其中一個指標庫存消費比(本期期末庫存/本期消費量)。庫存消費比較高,說明驅動向下;庫存消費比較低,說明驅動向上。所以需要制定商品的月度供需平衡表,來實時追蹤庫存消費比的變化情況。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庫存消費比這個指標對所有商品進行驅動分析,然後針對不同行業的品種,可以結合產業自身特點,選擇開工率、產能利用率等指標輔助分析驅動作用。從驅動的角度來說,做多驅動向上的品種,做空驅動向下的品種。

如何把估值和驅動結合起來形成策略呢?當估值與驅動指向一致的時候,我們採取單邊交易策略;當估值與驅動不一致的時候,我們採取套利或對沖交易策略。所以我們進一步對不同象限的品種可以採取這樣的策略搭配:


第一象限:高估值驅動向上——>套利或對沖

第二象限:低估值驅動向上——>單邊做多

第三象限:低估值驅動向下——>套利或對沖

第四象限:高估值驅動向下——>單邊做空

第二講 散戶應該如何學習期貨基本面分析?--估值和驅動


需要注意的是,高估值驅動向上的品種如果選擇做跨期套利,通常適合做正套;低估值驅動向下的品種如果選擇做跨期套利,通常適合做反套,尤其是結合倉單有效期的規定來做反套。

下一講,介紹盈利性和流動性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