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在初唐文学当中,初唐四杰最为出名,初唐四杰指的是“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的《戏为六绝句》中就这样赞扬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而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初唐四杰的创作有非常多的共同的特点,创作年代相当,也都努力摆脱齐梁文学的奢靡之风,积极开拓思想题材、探索诗的格律形式;都年少而才高,都是失意之士,官小而名大,具有浪漫的性格和行径。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首先介绍一下王勃,王勃6岁能文,9岁写了《指瑕十卷卷》汉代有一本书叫《汉书注》是颜师古为《汉书》作的注释,而王勃的书则指出了颜师书中的错误。9岁的孩子大约就是现在的二三年级,能写出这样的大部头作品,说明了他一定看了有很多书,也非常聪明。王勃13岁学医,三年后,写了著名的《黄帝八十一难经序》,丰富了祖国的医学,在诊断学和针灸学方面,有精彩的论述,对医学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王勃23岁任参军,25岁获罪,罢官获罪原因是他的一个家奴叫做曹达,犯了命案,逃回王勃家里,王勃偷偷把他藏了起来,后来王勃因为害怕,又把这个人杀掉了,等事情被揭发出来,王勃就获了罪。他的父亲也被罢了官,被贬到了交趾县,相当于今天的海南。在王勃26岁的时候,他去海南省父,第2年归途中,在海上溺水而亡,很年轻就去世了。但是王勃留下来的篇章,可以说是篇篇佳作。作为诗人,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宦游生活,还有我们熟悉的《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在《唐之言》中说王勃写《滕王阁序》年十四,当时镇守南昌的是叫彦公的一个人,这个人是附庸风雅的文士,经常召集一些文人雅客到滕王阁写诗,后来想要把在滕王阁写的这些诗编成集子,需要写成一个序,彦公猜想大家一定会推举他,或者他女婿孟学士来写,所以,他们头一天就把草稿给写好了。第二天到滕王阁大家都推说让彦公或孟学士来写这个序,结果一个青年站起来说,他要写。这个人就是王勃,当时彦公非常生气,一甩袖子走了,走的时候说写一句报一句,然后进屋了。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这时候王勃开始写,第1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第1句话报进去,彦公说此老生常谈,谁写滕王阁不先介绍一下地点!于是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彦公听到之后,沉吟不语。一直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彦公骤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正像彦公估计的一样,我们提到初唐,一定会提到王勃,也一定会《滕王阁序》,这首序诗意盎然,辞藻华美,格律严整,写景壮丽,叙事贴切。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初唐四杰中还有一个很著名的诗人,骆宾王,大家几乎都会背一首著名的诗歌《咏鹅》,这首诗简明简短,以至于我们经常会把它当做一首儿歌,其实《咏鹅》这首诗歌,无论从色彩还是意境都是非常优秀的。骆宾王少年时家境贫困,被推举到到王府做幕僚,王让他写一个自叙状(自荐信),骆宾王写的全是缺点,可以看出骆宾王性格迥异于人。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后来骆宾王游历四川,写下了《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当时卢照邻在四川当官,娶了妾室郭氏,郭氏有孕时卢照邻接到回京的调令回京了,说过一段时间来接郭氏,但卢照邻一去未归,郭氏女子生了一个孩子,孩子不久夭折,郭氏女子不久也去世了,骆宾王对此事看不惯,写了《艳情诗代郭氏答卢照邻》与卢照邻绝交了。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闻一多先生说过,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这个“帮知心女子打负心汉”就是上面说的这回事,那么杀人和革命呢?年过半百的骆宾王曾经参加徐敬业起兵,在徐敬业起兵时,为了宣传,他写了《讨武曌檄》,写了武则天的很多缺点,像穷兵黩武,乱杀无辜,内围之乱等,号召人们反对武则天,重建周王朝,这篇檄文用了对仗、用典、夸张等表现手法,气势磅礴,笔端带有感情,极具说服力。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据说,武则天看后,问宰相这是谁写的,宰相回答说骆宾王,然后武则天又问宰相“安得此人?”,就是说你为什么没有先得到这个人,所以可以看出,武则天对于骆宾王的文学水平和政治影响是认可的。后来武则天一定要他的头,后来有人送给了武则天骆宾王的头,但是有的人认为这并不是骆宾王,认为骆宾王其实是归隐了。《讨武曌檄》,写了很多名句,比如“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这些诗句都特别具有煽动性。

初唐四杰,我们先只说这“两杰”,是你知道并喜欢的吗?

初唐四杰力图冲破梁齐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广大的世界,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为五言奠定了基础,并使七言发展到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